APP下载

第五讲:说而能明真能耐

2014-09-05蔡明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2014年7期
关键词:叶脉书签鹦鹉

【激趣妙语】

你可以洋洋洒洒写一本大书,但你未必能把一支每天使用的钢笔说得明白。

说明只不过是一种表达方式,但如果没有说明的根基,议论、抒情、描写的大厦就会摇摇欲坠。

把一件事说明白容易,但把一种事物说明白却往往不那么容易,而把一种事理说明白就更不容易。

说明文,“说”是前提,说什么,如何说,说得如何,特别有讲究。而“明”是目的、是效果、是境界。你不说我还清楚,你一说我便犯起莫名的糊涂,这是说明文写作的大忌。

生活中,谁都不能不读说明书,无论是因为病了要服药,还是因为生存生活需要学习某一门技术,比如用电脑,都不例外。如何写一份让读者能一读便懂的说明书,既是一件责任重大的事,也不是一般人能胜任的重要工作。

【佳作双娇】

佳作1:

叶脉书签的制作

翻开书,一张云纱般的叶片夹于书页之间,轻轻的、薄薄的。叶片上,红、黄、蓝、绿……各色映衬,缤纷绚丽。叶脉纵横交错,呈现出一种自然的图案美,这就是叶脉书签——一幅大自然的杰作。它不仅实用,而且给人以美的享受。

那么,如何制作这种精美的叶脉书签呢?主要分四步:

1. 选叶。

选叶是较关键的一步,书签是否耐用,主要取决于此。

选叶要选叶片较厚的,例如梧桐树叶、蓖麻叶等。这样的叶子上表皮及角质层较厚,有较强的韧性,基本可以避免书签因日久天长而发生断裂。掐叶时要注意从叶柄部掐起,且不可从叶片中撕去一部分,这样做出来的书签才完整、美观。另外,还要注意叶片面积的大小,若采用小叶片,例如杏树叶,不仅难制作,而且定型后会影响美观。

2. 去叶肉。

这是整个制作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它的成败将直接影响书签质量的好坏。

将采集到的树叶放入清水槽中浸泡,时间要加以控制。据试验,梧桐树叶浸泡两天即可,蓖麻叶则需要三天。标准是叶肉是否浸透,从外表观察,即叶片有无明显发厚。时间过长,叶上表皮、角质层和叶脉将腐烂;时间过短,叶肉又很难除去,会影响制作。浸完后,一手捏叶柄,一手一边蘸着水,一边小心翼翼地将叶肉连同下表皮等叶组织(即叶片反光率差的一面)抹去,注意一定要手轻,因为浸泡后的叶上表皮层、角质层和叶脉极其柔嫩,很容易被划破。基本除去叶肉后,还要在清水槽中再次清洗,做法与上面相同。

经过这一步骤后,便能得到一张叶脉书签的“雏形”了。

3. 染色。

这是美化书签的一步。

用镊子夹着“雏形”的叶柄,将其平放在一层脂棉上。注意叶脉向上,这样才能在叶片上涂覆颜料。

接下来的步骤是上色。所用颜料既可以是水彩颜料,也可以是水粉颜料,但颜料不能凝固,否则,颜色是无法均匀地呈现在叶上表皮层、角质层和叶脉上的。上色时,所用的毛笔笔头要半干,颜料要浓稠,运笔时要用笔尖轻轻涂抹(若“大肆挥毫”则会即刻把那些组织划破)。色调可自主选择,既可以是单色,也可以是多色。如果选择后者,由于受到叶上表皮层、角质层和叶脉上的水分的影响,多种颜料之间会互相渗透、晕染,从而使整个叶面变得五彩斑斓、鲜艳美丽。

完成这一步骤后,便可以看到这张书签的大致面貌了。

4. 干燥、压平。

这是使书签定型的一步。

要将上过色的叶子稍微晾干,随后,用两块面积大于叶片面积的干净玻璃(如果不干净,书签上会有污点)把它夹于中间压平,直至它变平、变干后即可取出。

经过这一步后,一张精美的叶脉书签便呈现于眼前了。

朋友,如果你对制作叶脉书签感兴趣的话,不妨按以上的方法试一试。只要你认真仔细地去做,就一定能拥有这五彩缤纷、绚烂美丽的“大自然杰作”——叶脉书签。

(此文原获“金狮杯”首届中国青少年奥林匹克作文大赛初中组一等奖,作者不详。有改动。)

佳作2:

昆虫标本的制作

昆虫标本,可以使人一目了然地观察到昆虫的形态结构,比图片直观得多。如果做得好,还可以作为艺术品长期收藏。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制作标本前,首先要采集标本。

采集标本主要有三种方法。一种是网捕。网捕是在一个长竹竿头上安一个铁圈,圈上缝一个长布袋。要用网口迎着昆虫,用力一兜,将昆虫兜入网内,然后急速转动捕网,使网布叠到铁丝架旁,封住网口,这样,昆虫就成了瓮中之鳖了。对付水里游的,就要用网捞,方法和网捕差不多。而对付那些背覆硬壳,反应又不很灵敏的昆虫,则可以直接用手捏。

采到昆虫后,为防止它们相互碰撞咬伤,也为了制作方便,要投入一定剂量的药物将它们窒息。

制作昆虫标本主要有两个步骤。

第一步是插针、风干。对不同种类的昆虫,要采用不同的方法。

像蝶蛾、蜻蜓等翅膀大的昆虫,首先要在展翅板上展翅整姿,因为在采集和使其窒息时,它们的翅膀有可能变形,影响美观。展翅板是中间有槽的木板。先用针把昆虫的躯干部位固定在槽内,把翅展平,使左右四翅对称;然后用纸条压在两对翅上,纸条两端用针固定在木板上;再对昆虫的触角和足进行整理。整理好后,放在通风无虫的地方,等翅干燥定型后取下。

对那些翅膀不易变形的昆虫,就可以直接插针风干。但是,为了不破坏昆虫的内部结构和不影响观察,插针的部位有严格的要求。膜翅目,如蜜蜂,插在中胸偏右;同翅目,如蟋蟀,插在背翅基部上方偏右;半翅目,如臭大姐,插在背翅棱状部前方;若是蚊子一类的小型昆虫,则不用针插,直接将其贴在三角厚纸片的尖上即可。

第二步是放盒。

昆虫风干定型后,将昆虫连针取下,固定在标本盒的底部。标本盒是顶部透明的盒子,可从上部观察。一个盒内可以放一个或多个标本。但放多个标本时一定要注意分门别类,最好将同一“目”的昆虫放在一起,还要注意盒内的标本要码放整齐、疏密得当,不要让人看了有眼花缭乱之感。

完成了上述工作,昆虫标本就制成了。

盒内最好放上樟脑,以防虫蛀。标本应放在通风无尘的地方,这样就可以长期保存了。

(选自邹野《初中写作学习指导》,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有改动)

【说文论道】

欣赏这两篇关于“制作”的说明文,不禁想到2013年淮安市的中考作文题:

书签是夹在书里用来标记阅读的,它让阅读更加方便。书签取材广泛,哪怕是用过的一张车票,喜欢的一片树叶……皆可成为书签。书签大都画面随意,文字简洁,富有哲理,体现着设计者的匠心。

一枚小小的书签往往承载着动人的故事,寄托着别样的情愫。书签还具有一定的隐喻意义,引发着我们无数的联想……

请以“一枚书签”为题(也可根据上面材料自拟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既然“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那么,假如某位考生在考场上就写一篇说明文,写“一枚书签”的制作过程,蔡老师相信,只要文章写得还可以,他一定会得一个非常好的分数。

在蔡老师的体会中,写说明文其实是一件最不容易的事。

许多同学都喜欢互赠小礼品,特别是那种亲手制作的小贺卡、小标本、小书签、小绒球等。对方接到这份饱含真情与创意的礼品时,都会特别开心。但当对方提出,“你把制作的方法告诉我,我也来亲手做一件”时,我们的同学,往往比较为难。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有动手的能力,但没有动笔动口进行准确、有条理、清楚的表达的能力。我们缺少的,就是“说而能明”的真能耐。

这里提供的两篇关于“制作”主题的说明文,就是非常好的借鉴范例。

不妨就《叶脉书签的制作》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第一自然段,小作者扣住“叶脉书签”的特点,先用描述性的语言,说明它的轻薄如云纱、色彩绚烂、叶脉纵横交错等自然美的特点,又用“杰作”一词引起读者的兴趣;然后,用“主要分四步”的提示语,清楚地表明下文说明的重点和说明的顺序。

接着,小作者用1、2、3、4的序号,再次清晰地标出制作的步骤。在说明每一道程序时,他总是先用几个字准确概括工序名称,然后,依次展开说明。

而在说明美化书签的两个步骤时,小作者有意识地做了详略处理:详写上色,略写平放。而对于干燥和压平,因为这两道工序几乎是同时进行的,所以小作者将其放在一起进行说明。

像这样的说明,既尊重了制作的客观过程,也注意了详略处理。

当然,有的时候还需要讲清制作的原理,并交代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这一点,在上面两篇说明文中也都有所体现。

【前车之鉴】

鹦鹉

鸟类一直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不仅样貌漂亮、叫声动听,而且十分机灵。现在,就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我家那位可爱的小动物吧。(既然已经从鸟类起笔,也就无须再绕回到“小动物”了,直接点出说明对象“鹦鹉”好了。)

鹦鹉的种类很多,有华贵高雅的粉红凤头鹦鹉和葵花凤头鹦鹉、雄武的金刚鹦鹉、涂了胭脂似的鸡尾鹦鹉、五彩缤纷的亚马逊鹦鹉、小巧玲珑的虎皮鹦鹉、姹紫嫣红的折衷鹦鹉、形状如鸽的非洲灰鹦鹉。(这里需要加一个“等”。)

但一直觉得,我家的鹦鹉才是最美的。不信?听好了。(这样的语言,尽量少用在说明文中。)我家的鹦鹉,头顶是金黄色的,渐渐往下,由黄到绿,等到了尾端的时候,则变成了深蓝色。乍一看,还真像是一位头戴皇冠、身披华丽裙衫的公主般高贵华丽。(这句话有点杂糅,应拆成两句表达。)

如果说仅仅只有(“仅仅”和“只有”重复。)一身华丽的外表,是远远不够的,它那副天生的好嗓子,才是真正出彩出众的地方。

每天清晨,当人们仍是半睡半醒时,它就已经开始练声了。“叽叽叽叽”,一串串银铃般的声音便传了出来。有的鹦鹉还会说话,可以说出好多句子,甚至可以唱歌,这便是鹦鹉如此招人喜欢的一个原因吧。(没有说明家中鹦鹉的鸣声特点,也没有说明家中的鹦鹉是否会说话。这一段文字在表达上有点玩暧昧。)

它还很机灵。每当它感觉到危险时,便会一动不动地站在那,一双圆圆的眼珠子瞪得大大的。但只要它感觉到没有危险了,便又开始活蹦乱跳起来。这样可爱的小家伙,真是想不喜欢都难呀。(想要展示自家鹦鹉的机灵,但结果只写了危险和安全两种情况下鹦鹉的表现。)

千百年来,历代诗人同样也爱鹦鹉:“色白还应及雪衣,嘴红毛绿语乃奇。年年锁在金笼里,何以陇山闻处飞。”“竟日语还默,中宵栖复惊。身囚缘彩翠,心苦为分明。暮起归巢思,春多忆侣声。谁能拆笼破,从放快飞鸣?”(引这些诗句的意图是什么?是否弄明白了两首诗的意思?与介绍自家的鹦鹉有什么关系?)

如果你家也有这样一只可爱的小动物,我想,你也会被它所吸引的,因为,它是那样机灵和讨人喜欢。

让我们一起来爱护和保护它们吧!

[总批]这是一篇初一学生的文章,应该说,能写成这样已经很不简单了。其一,这位同学查阅了许多关于鹦鹉的资料,并能剪辑编排到自己的说明文中去;他还查阅了许多关于古代诗人咏鹦鹉的诗歌,也用到了文章中。其二,他并不是泛泛地介绍鹦鹉,而是以自家的鹦鹉为说明对象,举一反三;在说明时,又能从色彩、声音、机灵的反应等角度进行说明,有一定的层次。这些,都值得肯定。

但这篇说明文也非常明显地存在许多不足。比如:开始时有点绕,结束时概括得有点仓促,说明时缺少一定的逻辑架构,甚至连“鹦鹉学舌”这一最为主要的特征都是一笔带过。还有,倒数第三段的诗歌引用,到底是想肯定人们笼养鹦鹉,还是想提倡让鹦鹉回归蓝天、回归大自然呢?

说明小动物,特别是说明鸟类,也是一种能耐。蔡老师推荐一篇文章,同学们可到网上搜一下:《蝉的自述》。

【深度对话】

问:什么是事物的特征?如何才能确定事物的特征?

答:这是两个问题,也是关乎同学们能否写好说明文的关键问题。能否把说明文说明白,其实,就是看能否把说明对象的特征说得明白。如果抓不住特征,或者虽然抓住了但没有抓住最主要的特征,即使再怎么说,别人也不会明白。

举个例子:

苍蝇和其他昆虫不同,只有一对翅膀而不是两对,有一对小小的棒形平衡棒代替后翅。平衡棒的作用是有助于苍蝇飞行时保持平衡。

夏天,苍蝇常常飞进人们的住房。许多家蝇在圈舍四周和垃圾堆上滋生,它们传播各种各样的病菌,所以,不能让它们落在食物上。

家蝇在粪肥和其他腐败的东西上产卵。卵孵化成没有脚的幼虫,就是蛆。每只雌蝇每次约产900个卵。天气暖和时,只需三个星期,蛆就可以育成蝇。

这样的说明首先就抓住了苍蝇的形态特征,有了这样的说明,我们便能从外形上将苍蝇与其他昆虫区别开来。接着,作者又进一步抓住苍蝇生理、生活习性方面的特征加以介绍。比如,“平衡棒”是如何平衡的,这是关于生理机能的说明;飞进住房、传播病菌、滋生繁殖等,这是关于生活习性方面的特征。有了这些,便叫作抓住了说明对象的特征。由此可以看出,事物的特征就是它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如何才能确定事物的特征呢?首先,要对事物有全面、深刻、透彻、科学的研究和了解,离开这一点,一切都是枉谈。了解和研究的方法很多,观察法、阅读有关资料、上网查询等,都不失为比较便捷的方法。

其次,要了解事物的特征主要指什么。一般而言,主要指说明事物的形态、结构、性能、功用和使用方法等。

通常情况下,介绍人物,主要应抓住人物的“经历特征”,尤其是有成就、有价值的生活阶段来加以介绍。介绍动物,主要应抓住动物的形态和生理特征,有时还要介绍其生活习性等。教材中的《松鼠》可资借鉴。介绍植物,主要应抓住它的形态、用途等。

问:如何确定说明顺序?

答:通常情况下,说明文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再说什么,并不是可以随心所欲的,更不是想当然的,而是要根据说明目的和被说明对象的特点进行安排。

比如,说明事物的发展过程的,往往以时间为说明顺序。《中国石拱桥》就是如此。说明实体事物的形状和构造的,往往按空间位置安排说明顺序。说明制作过程、操作过程、实验过程一类的说明文,往往按照步骤或过程的顺序来说明。《活板》一文就是如此。如果是事理说明文,一般采用逻辑顺序,也就是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来安排说明的先后顺序。《沙漠中的奇怪现象》一文就是这方面的范例。

当然,这里所说的都是一般情形,真正写作时,同学们要根据具体对象和内容来确定说明顺序。有时,一篇比较复杂的说明文往往会综合运用多种说明顺序,切不可拘泥。

【写作有约】

1.请认真观察图1,写一篇说明文,要让别人能按照你写的文字材料买到正品的凌美钢笔。

2.埃·奥·卜劳恩,德国漫画家,他所塑造的善良、正直、宽容的父子形象深深打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请仔细观察图2《引人入胜的书》,然后,写一段说明文字,向没有见过这幅作品的人全面、准确地介绍这幅作品。

【相关链接】

请把你对第一道题的写作与下面的文字对照一下,看看你的文字是否符合科学说明文的基本要求。同时比较一下,你所写的文字,会是图3中的哪一种?

这是一支除笔夹外,基本通身乳白色的钢笔。

笔帽外形是标准的圆柱体,长度大约占整支笔长度的45%。笔帽上的笔夹由银色金属条组成“U”字形状。它的末端,也就是“U”字底端,呈微微上扬的舌头状。

笔杆和笔帽的形状不同,是一个多面体,其中一个面是一个并不规则的矩形。“矩形”的宽度约0.6厘米,两条长边在靠近笔帽约5厘米的地方,合围成括弧状。顺着括弧往笔杆顶端方向,是一个足球场似的斜坡凹槽,它的“直线跑道”约1厘米,底部为黑色,宽度约0.2厘米。在这个矩形中,从接近笔杆顶端约2厘米的地方开始,向右倾斜地阴刻(内凹的雕刻为阴刻,外凸的雕刻为阳刻)着品牌“LAMY”四个加粗黑体字,字的高度即为矩形的高度。

【下讲预告】

为文务必讲道理

编者的话:

同学们,在这一年中,蔡明老师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和具体详实的例子,给大家做了《写作从留住岁月开始》等五个专题讲座。现在,你们是否觉得写文章不再那么难了?是否看到作文题时会跃跃欲试呢?暑假后,蔡老师将继续和同学们分享写作心得,请记得关注《初中生世界》八年级“快乐语文”哦!

猜你喜欢

叶脉书签鹦鹉
透明书签
小鹦鹉
最美叶脉
把“照片印”在叶脉上
十一月书签
叶脉书签
熟辣烘鹦鹉
贰月书签
笼中的鹦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