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社会主义一软政治/中性立场”
2014-09-04邹跃进王跃龙
邹跃进+王跃龙
在艺术史上有两类艺术家是不可忽略的,一类是艺术流派的开创者和代表性画家:另一类是不仅独树一帜,而且也没有跟随者的艺术家。作为艺术家的马堡中无疑属于后一种类型,这使他的艺术在九十年代以来的艺术发展中占有独特的位置。
马堡中艺术的独特性在于,他的艺术不同于和他年龄相仿的艺术家们所属的三个流派:首先,与政治波普艺术相比,他政治(软、中性)但不波普;其次,与玩世现实主义相比,他现实(更锐利)但不泼皮,甚至比最典型的现实主义艺术的态度更加严肃;第三,与新生代相比,他关注现实,但不调侃,且尊重某些普世的价值标准。
也许是马堡中特立独行的艺术特征,使我们在官方的全国美展中看不到他的作品,因为官方的评价体系、审美要求和政治原则与他的艺术追求格格不入;我们同样不能在以学术追求为根本目的,具有半官方性质的油画学会出版的中国油画全集中,找到马堡中的作品,尽管水平一般的油画作品也人选其中。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流行的艺术观、审美标准和创作方法的拒斥,恰恰说明艺术家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这种品质,我们称之为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我想正是马堡中的这种艺术品格,使他能在主流艺术之外大有作为。
我之所以认为马堡中在当代中国艺术格局中的地位是独特的,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理由:
首先,他独创了一种个人化的造型观和方法论,即在超级结构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创造了一套他称之为“网络造型”的语言体系(参见《超级结构主义一“网络造型”》和《马堡中1》两本书)。我以为在艺术造型基础理论和实践上,马堡中的这种学术创新的精神和贡献是独一无二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正是他的艺术创作是建立在自身艺术语言的深入研究基础上的,所以,从一开始,马堡中就是站在一个较高的学术水平上进入油画艺术创作的。
其次,正如许多人所知道的那样,在中国当代艺术家中,马堡中是第一个把目光放在冷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变化方面的艺术家,他创作的“事件系列”、“卡拉尼什科夫……47突击步枪系列”、“打击系列”和“篡改系列”等作品,都是对二十世纪1989年冷战结束以后世界各地爆发的战争、政治突变、种族仇杀等各种暴力,以及地缘政治的各种冲突所做出的强烈反应,它们表达了作为艺术家和知识分子的马堡中,对我们面临的动荡不安的世界的深切关注。我认为这种关注从根本上说,也体现了马堡中对中国社会变革带来的急剧变化的反思。事实上,在全球化的今天,所谓的“蝴蝶效应”已在方方面面体现出来,这既是马堡中的这些反映世界巨变的作品得以可能创作的条件,也是其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得以产生的情境。
在马堡中看来,社会主义阵营的变化,使世界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此他用“后社会主义”的观点来诠释他的艺术方向。他认为所谓的“后社会主义”开始于中国1978年后改革开放的历史,它是对世界变化的响应,也影响并最终改变了世界。就此而言,马堡中是第一个表现中国改革后对世界上的许多重大变革和事件产生了深远影响的艺术家。
第三、马堡中在艺术中对自己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强烈政治色彩,采取了一种他称之为“软政治…中性(间)”的评价立场,它类似于社会学家韦伯所说的“价值中立”。但我必须强调指出的是,马堡中的“软政治…中性(间)”的艺术评价立场,并不是没有价值判断和标准,而更类似于韦伯的“价值关联”概念,它是让被客观描绘的对象,在相互关联中使它们呈现各自的价值和意义。
从上面的简短陈述中,我们能发现马堡中艺术的基本特征是:坚持独特、个性化和有难度的绘画语言:强调崇高和悲剧性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的观念表达;关注历史和当代世界中重大的事件和重要的人物。我认为正是马堡中艺术中这种“三位一体”的有机组合,使他的油画创作在当代艺术格局中占据了一个独特的位置。从马堡中的油画创作看,充分体现了他的艺术特征的代表作是《中国/中国》和《志愿军总部》。在《中国/中国》这幅中,他准确地把握了两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治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第一次以“平视”的态度表现了政治领导人物的正常形象,在主流艺术之外创造了表现中国领导人的形象的新方法,在先锋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志愿军总部》则是将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还原到一种新的“中性”或“中间”的立场,它无论在观念和技术层面都全面超越了“新中国革命历史画”的既定方式,在客观的历史和主体的认识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或者说新的张力关系。
诚然,马堡中还需要更加有力的作品来进一步证实自己的艺术观念的力量。正如批评家殷双喜所说:“马堡中作为一个艺术家的真正价值还未被完全认识和发现,作为他自己还没有真正把全部的智慧、力量、才华展现在世人面前…期待他新的作品早日身现于世”。不过马堡中对自己的艺术是充满自信的,他说:“世界给我一个机会,我给世界一个机会”!
我们期待着这进一步变为现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