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仲勋拍板中国首部反腐话剧
2014-09-04梁秉堃
梁秉堃
习仲勋说:“你们的胆子要大一点,不要怕。对于不正之风就是要暴露。暴露它是为了纠正它。现在这方面的问题很严重,一定要解决。当然,也可能有人对这个戏有意见,那也没什么。”
1980年初春,乍暖还寒,时任中宣部部长的胡耀邦,在京西宾馆主持召开“剧本创作座谈会”,我有幸参加了这个历史性的盛会。
胡耀邦鼓励“敢想敢干”
座谈会上,胡耀邦要求文艺工作者做到八个字——敢想敢干,百折不挠。他说:“我们的队伍太小了,我们不是一支大军,是一支小军……十几年来,我们这支队伍受到很大损失。有些同志因自然规律而凋谢了,有的同志则是被摧残死的……”
说到这里,他突然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激情地举起双手:“单凭这一点,我们的党就要发誓,坚决不许对文艺作品妄加罪名,无限上纲,而把作者打成反革命!”
会场里先是一片沉寂,顷刻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不少人流下了难以控制的热泪。我的心跳也加速了,眼睛也红润了,时至今日,这一场景还常常浮现眼前。
那时候,我刚刚按照北京人艺的安排,下到京棉三厂体验生活,搜集素材,准备创作。在那里,我发现了许多新型的社会问题和矛盾,但到底要不要通过文艺作品真实地反映出来,我有些犹豫不决。
事实上,我对历史的教训仍然心有余悸,一想到要触碰某些领导干部的阴暗面时,不自觉想起文革带来的后果而战战兢兢。直到胡耀邦那番热情洋溢的讲话后,我的想法终于有了转变。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渐渐认清了一个理念:作家只能在矛盾冲突当中,来表现我们时代的本质和社会的本质。不敢触及生活中的阴暗面,写光明面也不会有真正的力量。
我打定主意,就以棉厂为背景,写了部反映当时腐败问题的话剧,名为“谁是强者”。北京人艺通过剧本后,在1981年秋冬组织了排演。由林兆华担任导演,吕齐、修宗迪、严敏求、李士龙等主演,可以说,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部以反腐倡廉为主题创作的话剧。
但也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演出以后的经历是曲折坎坷的,主创人员包括剧院领导,都有些心神不定,大家莫名地紧张,惟恐在政治上“越过雷池一步”,乃至担心会遭到“枪毙”的噩运。
剧本“离经叛道”,舆论“一反常态”
1981年11月25日,首场试演开始,观众踊跃,一票难求,观后的普遍反应也很热烈。然而,我们的心却是高悬着放不下来,没有中央领导的表态,戏就不能正式开演,我们找到北京市文化局协调,但负责人也没法儿拍板,只得跟我们一起干着急。
这时候,有人对这部戏提出了批评,认为它破坏了干部的形象,与“四化”唱反调。
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各家报刊对于这场首演的报道“一反常态”:迟迟不发消息,不谈观感,不作评论,甚至按惯例召开的观众座谈会也没有组织,一切都处于“冷处理”状态。
我有了不祥的预感。戏在演出以后毫无反响,如同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那种感觉最能折磨人。
其实,《谁是强者》的剧本里描写的并非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只不过是写了棉纺厂厂长袁志成,在扩建新车间当中,遭受到相关单位的要挟、利用、盘剥,逼迫他向不正之风就范、投降;面对“关系学”的重重包围,他也一度动摇做了让步和妥协。可是,当袁志成违心地去给“关系户”供电局上供(仅仅是一条毛毯)时,又实在容忍不了对方的胡作非为,终于拍案而起,痛加指责,扬长而去。结果,纺织厂自然还是得不到增加供电,新车间也开不了工。
戏里最大的、要批评的对立面人物,只不过是市轻工业局的党组副书记。但在当时看来,这就仿佛是“离经叛道”的。
那时的批评类文艺作品中只能写一点农村生产小队长、大队长的毛病,连写老干部的毛病都是犯大忌的。我们剧作家还处于一种“帽子很多,胆子很小,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被动状态。
首演之后便没了下文,导演林兆华发了一通牢骚:“讲心里话,我对反映现实斗争的戏,是有创作热情的,甚至偏爱。但现实总给我一个感觉——搞一出现代题材的戏像是后娘生的孩子,而演一台中外名剧,一是不需审查通过;二是宣传部门不遗余力地宣传;三是也容易出名。”
与此同时,许多好心人也对我进行规劝:最好回避现实生活中尖锐的、不易解决的矛盾;表现现实生活矛盾,分寸不好掌握,只能是吃力不讨好;社会问题提出得再正确,解决的方法再恰当,也会显得虚假、浪漫,观众根本难以相信……
如此种种,我也就没了信心,只等着上级下达“停演”的命令,卸妆、回戏了。
习仲勋一语定命运
1981年秋,在广东为改革开放“杀出一条血路”的习仲勋,刚刚调回北京,出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
为了“拯救”《谁是强者》,12月16日夜,我们邀请习仲勋来剧院看戏,演出完后他到后台看望了大家。他拍拍我的肩膀说:“这个戏很好,真实、深刻,现在很需要这样的戏。党风问题不解决社会风气问题也解决不了,‘四化还怎么搞?”
习老的一席话让我心里踏实了不少,感觉暖暖的。他紧接着说:“我们的党已经有60年的历史,有光荣的传统,有力量战胜不正之风……你们的胆子要大一点,不要怕。对于不正之风就是要暴露。暴露它是为了纠正它。现在这方面的问题很严重,一定要解决。当然,也可能有人对这个戏有意见,那也没什么。”
差不多同时,时任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副部长的贺敬之也来看戏,他的意见与习老一致:“照我看这是一个很不得了的好戏。好好宣传一下这个戏可以打消一些人的顾虑。难道写了尖锐的矛盾就是否定共产党?怎么能那样对待中央的文艺政策呢?”
就这样,《谁是强者》的命运峰回路转。
《人民日报》和《文艺报》联合召开了数十人参加的首都文艺界人士座谈会,连续畅谈12个小时,对本剧进行全面评论与探讨,既肯定了成绩,又指明了需要改进不足。
“座谈会纪要”在《人民日报》上全文刊登,随后掀起了巨大的观戏热潮,观众络绎不绝,剧团应接不暇,只好排演了两组人马同时演出,一口气连续上演了134场。
据不完全统计,仅1982年上半年,在全国范围内就有1000多个剧团演出了这部戏,成了不折不扣的文艺“热点”。其后,本戏又接连获得“全国优秀剧本奖”、北京市的优秀剧本一等奖和优秀演出一等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