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最高规格纪念胜利日

2014-09-04

环球时报 2014-09-04
关键词:纪念活动纪念胜利

●本报驻日本、韩国、德国特派特约记者 刘军国 孙秀萍 李大明 青木 ●本报记者 杜天琦

图片说明:3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来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中国举行最高级别的抗日战争胜利纪念。”3日,随着中共中央政治局7名常委齐聚位于北京西郊卢沟桥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世界许多媒体的目光被带回到69年前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以及至今仍被那段历史“打了死结”的中日关系上。这是中国首次迎来法定抗战胜利纪念日,透过“罕见高规格”的纪念,日本媒体感受到中国“提升对日严厉的舆论氛围”。但面对这种氛围,日本当局并没有表现出悔意,而是使出面对历史时最擅长的辩解“本领”。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表示日中关系重要的是“面向未来”,并称战后日本“作为和平国家所走过的道路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这番话给人感觉日本像是69年前一下子从石头缝中冒出来的,与之前的罪恶毫无关系。不愿做出实质改变,日本却期待着对华关系能够走出僵局,而11月将于北京召开的APEC峰会被他们视为最好的机会。北京的深秋会是中日“解冻的季节”吗?在分析人士看来,要得到肯定答案,日本必须拿出一样东西——诚意。七常委罕见出席纪念仪式“中国最高领导层全员出席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活动”,韩国纽西斯通讯社以此为题称,3日中国在卢沟桥附近的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纪念仪式,包括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内的7名政治局常委全部出席。有分析认为,中国最高领导层全部在纪念活动上露面,是要表明中国党政军领导层在警惕日本右倾化问题上同心同德。法新社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及中共其他6名政治局常委周三罕见地公开出席抗战胜利69周年纪念活动。这是今年早些时候北京立法宣布9月3日为抗战胜利纪念日后的首次纪念。1945年9月2日,日本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将第二天确定为胜利纪念日。北京研究人员估计,日本侵华共造成2060万人死亡。外界纷纷强调了中日关系紧张的大背景。美国《商业周刊》说,习近平领衔出席最高级别抗战纪念活动,在中日两国关系因主权纠纷不断紧张之际,中国要唤起对日本侵华历史的记忆。一些老兵、学生、军人等当天也参加了纪念活动。美联社3日称,两年前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后中国对日本的愤怒抨击飙升,随后日本政客参拜靖国神社让中国的谴责进一步升级。北京谴责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并力图通过重新回忆战争历史来强调日本军国主义问题。英国广播公司以“中国高调纪念抗战胜利‘威慑日本右翼”为题称,中国媒体表示,高规格纪念抗战胜利是“体现大国担当”,回击日本右倾化举动。日本NHK电视台用“仪式盛大”形容这次纪念活动。报道称,围绕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和解禁集体自卫权等问题,中国多次批评“日本右倾化”,从今年开始还把旧日本军杀害很多中国士兵和市民的“南京事件”(即南京大屠杀)开始的12月13日定为国家追悼日,看来目的是通过设置这些纪念日,“提升对日严厉的舆论氛围”。共同社在报道中说,习近平政权把明年定为“抗战胜利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年”,正加强用历史问题对日本的攻势,也有通过纪念活动鼓舞“爱国心”的目的,谋求加强对共产党的凝聚力。不少日媒强调,中国领导人没有在纪念仪式上公开讲话,这与习近平今年7月在“七七”纪念活动上发表讲话有所不同。NHK电视台称,这似乎是考虑到了今年11月安倍将前往北京出席APEC峰会,一定程度上顾虑到日中关系。“习近平在纪念日呼吁日本面对历史”,路透社以此为题报道了习近平3日下午在纪念抗战胜利座谈会上的讲话。他强调,中国将一如既往致力于发展中日关系,坚决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决不允许否认和歪曲侵略历史,决不允许军国主义卷土重来。日本应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未来负责的态度,以慎重态度严肃对待和妥善处理历史问题,认真汲取历史教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日本每日新闻社前驻德国记者村田信彦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日本此前一直将与中国之间的战争称为“日中事变”,试图将战争限定为两国间的普通纷争,这其实反映了日本故意矮化中国抗日战争的作用,中国的抗日战争其实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五大战胜国之一,中国最高领导层全部出席抗战胜利纪念仪式,可以让国际社会对于中国在世界史上的地位以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再次确认。日本政府则是另一番态度。据日媒报道,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3日就中国抗战胜利纪念表示:“这是中国国内的活动,作为(日本)政府不发表评论。”他同时又说,对日中两国来说,面向未来发展合作关系的态度才是重要的, “关于历史问题,日本政府的立场没有改变,(日本)战后作为和平国家所走过的道路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对日历史战全方位扩散”对于安倍政府的表态,日本道纪忠华智库首席研究员庚欣3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它既有正确的一面,也有虚伪的一面。一方面,日本这些年来确实在和平发展。但最近一段时间,日本政府的主流,如首相以及主要大臣,不断把日本在历史上犯过的错误重新拿出来进行辩解和否认,这是一种不符合历史和解趋势的修正主义。欧美国家这些年来一直在搞历史和解,而作为犯错在先的日本却逆潮流而动,这是一种历史倒退。庚欣表示,中国高规格纪念抗战胜利,不仅是对日本而且是向整个世界表达中国的政治姿态——即以举国重视的姿态回顾历史、面向未来。在一些分析人士看来,3日的纪念活动只是中国一系列抗日纪念中的一环。香港《南华早报》题为“抗战胜利纪念月开始”的报道称,抗战胜利纪念同时也开启了繁忙的一个月日程,本月随后还有两个重头纪念活动:“九一八事变”83周年和新设立的9月30日烈士纪念日。中国民政部周一公布了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其中94人属于国民党部队,此外还有10名外国人,包括日本和平主义运动人士宫川英男。报道称,媒体监管部门要求各大电视台到10月底都要播放抗日爱国剧。韩联社称,作为海峡两岸和解的象征,包括抗日老兵在内的名台湾代表也出席了3日的纪念仪式。当天香港、澳门、台湾也以不同方式纪念抗战胜利69周年。韩国《世界日报》说,中国的对日历史战正全方位扩散,一些地方出版了介绍南京大屠杀的辅助中小学教材,而韩国外交消息人士证实,中国已邀请包括俄罗斯和亚洲各国领导人在内的多国共同参与明年的庆祝世界反法西战争胜利70年活动,敦促国际社会巩固二战胜利成果。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称,中国搬出一长串历史账单,希望激励民众“民族复兴”的责任。与中国纪念“七七”抗战全面开始和9月3日抗战胜利不同,日本对二战的纪念更多以“受害者”而非加害者身份出现。除了8月15日“终战日”,日本每年纪念最隆重的当属8月6日“广岛原爆日”和8月9日“长崎原爆日”。《环球时报》记者2日与一名日本资深媒体人交流,谈及中国将举行抗日胜利纪念活动时,该人士表示,日本本来就不愿意报道中国的正面新闻,3日关注的重点将是安倍内阁改组。他说,安倍自2012年12月出任首相以来一直没有改组内阁,却偏偏挑了中国纪念抗日战争69周年的这一天改组,不排除有让日本舆论将重点都集中在自己身上,干扰中国纪念仪式在日本影响的用意。中日能否迎来“解冻的季节”3日的安倍内阁改组传来一些中日关系的“利好”因素。路透社称,安倍周三任命两名同中国关系友好的资深议员担任自民党要职,这似乎发出希望缓和与北京冰冷关系、并能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峰会的信号。其中,谷垣祯一被任命为自民党新干事长,69岁的谷垣祯一属于支持改善对华关系的自民党温和派;同样同中国关系友好的资深议员二阶博俊则被任命为自民党总务会长。日本《朝日新闻》称,安倍起用这两个人的目的是因为他们和中国有“管道”,以此向中国释放改善关系的信息。“中日是否迎来解冻的季节?”《日本经济新闻》网站3日以此为题称,尽管当前状况依然严峻,不过已开始出现摸索修复关系的动向,契机就是7月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与习近平主席的秘密会谈。8月10日,安倍第二次执政以来中日外长首次进行会谈也是得益于此。而下一个焦点则是中方是否希望尽早打破中日关系的僵局,具体来说就是中方是否愿意做出一些让步,在11月于北京召开的APEC会议上实现中日首脑会谈。中日两国政府均未公开此前外长会谈的内容。据了解大致情况的安倍内阁官员透露,“中方并未降低对日方提出的条件”。尽管中国并未对外公布,但中国将安倍承诺不参拜靖国神社、日本承认钓鱼岛存在争议作为首脑会谈的条件。上海交通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王少普3日对《环球时报》表示,日本虽然多次表达中日首脑会谈的愿望,但一直都没有对阻碍中日首脑会谈的问题做出实质改变。日本如今不承认钓鱼岛存在争议,安倍还频频在历史问题上进行挑衅。如果日本不解决这两个问题,首脑会谈并没什么意义。庚欣说,中国人一向都秉承“来的都是客”的原则,所以日本提出与中国会面,并不是没有希望,关键要看日方的诚意。中日僵局的症结点主要是双方不能把彼此当成敌人。尤其是日本政府,不能将中国的发展视为威胁。如果日方不改变这一点,中日间的问题很难得到解决。▲

七常委全部出席

日政府消极回应

中国最高规格纪念胜利日

●本报驻日本、韩国、德国特派特约记者刘军国孙秀萍李大明青木●本报记者杜天琦

待和妥善处理历史问题,认真汲取历史教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日本每日新闻社前驻德国记者村田信彦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日本此前一直将与中国之间的战争称为“日中事变”,试图将战争限定为两国间的普通纷争,这其实反映了日本故意矮化中国抗日战争的作用,中国的抗日战争其实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五大战胜国之一,中国最高领导层全部出席抗战胜利纪念仪式,可以让国际社会对于中国在世界史上的地位以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再次确认。

日本政府则是另一番态度。据日媒报道,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3日就中国抗战胜利纪念表示:“这是中国国内的活动,作为(日本)政府不发表评论。”他同时又说,对日中两国来说,

猜你喜欢

纪念活动纪念胜利
特别的纪念
坚持就是胜利
新黄
为纪念中俄建交 7O 周年
我也来两圈
坚持
50岁
胜利的手势
受邀者 安倍晋三
日纪念广岛核爆64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