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每一个人都需要改造

2014-09-04

航运交易公报 2014年18期
关键词:航运业绩民营企业

最后一家相关企业的年报拿在手里,终于可以长长地舒口气。尽管人们知道:第一,即便一拖再拖,但无论如何年报都是要出的,“丑媳妇总要见公婆”。第二,结果其实没有悬念,所有公司业绩预报早已在手里传了好久,不会有奇迹发生。可是,工作人员仍然如临大事,终于,2013年企业业绩在2014年年中快到之际“盖棺定论”。在这里,不准备讨论企业业绩最终披露的时间节点问题,只要坚持在某个可预见的时间点披露,不会影响市场人士对企业经营状况的把握。当前的上市企业业绩报告的公布制度比起十年二十年前不知要好多少,当然,还没有进化“完美”。作为行业媒体应该更关心企业的业绩,而实践中我们更关心的是实际运行,企业在股市的表现只能作为参考,因为正如市场普遍认同的——中国股市并不完全按照企业的实际状况评估其价值。同样,在这样一个时代,经过包装的财务报表本身说明不了企业的自身问题,也不足以说明市场问题。所以人们很困惑,应该用什么标尺去衡量市场中的企业?如何向市场传递真正的企业价值以及达到某种高度的企业价值理念和途径?如何通过这些企业的表现来确定市场究竟处于怎样的形态,以及如此形态的市场又是怎样反过来影响企业的运行?

的确,市场上流传着很多指数,但是这些指数与实体企业运行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作为指数的“读者”并不能通过这些指标完全有效地找到表述企业状态的语法。所以,在航运领域,包括港口和造船领域,对于市场,更多的企业是在“瞎子摸象”。如果说企业的盲目造成的是一家企业的灾难,那么,承担向企业“输血”的金融机构如果存在盲目行为,造成的将是一系列的挫败。

一家国有银行的航运部门负责人曾私下对《航运交易公报》记者说:我们不怕央企有什么问题,国家的企业总要活过来。我们的钱是国家的,它们的也是国家的。但是,钱给民营企业就不好说,它们说倒就倒,影响民营企业生存的因素太多,风险不可控。打个比方,民营企业老板出车祸,相关企业基本上隔夜就倒,救都没救。国有企业领导“死”多少、“倒”多少,企业还是企业。两种企业风险完全不一样。

我听了很震惊,原因有二:第一,金融领域专业人士的风险评估思路居然如此“简洁”,一言以蔽之,还是国有“命硬”。说明金融领域对市场主体的风险评估手段还是以直观定性推测为主,更可怕的是,这样做恰恰最有效。这不仅是市场的失败也是专业的失败。第二,人们一直说国有企业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只有一二三四甲乙丙丁条,但是,从现代企业制度角度看,中国的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更缺乏企业制度,甚至连“古代企业制度”都没有,仅极少数企业在这方面做了努力。

所以,考察企业时,真的觉得有太多的环节不是法律和经营手段的问题,而是文化启蒙和社会改造问题,而遇到这类问题,人们就显得束手无策。其实在这样一个行业之隅,提什么“国策”,未免显得迂阔和无自知之明,我想,整个社会,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存在改造需要,不仅是市场和行业、企业。endprint

猜你喜欢

航运业绩民营企业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一图读懂业绩说明会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朗盛第二季度业绩平稳 保持正轨
主要业绩
三生业绩跨越的背后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