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职古典诗词教学与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014-09-04孟慧华
孟慧华
摘 要: 我国被誉为诗的国度,足以说明诗词对我国文化的重要影响。中职古典诗词教学作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程,强化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重点研究强化古典诗词教学效果以促进中职学社审美能力培养的措施。
关键词: 古典诗词 审美能力 民族文化
一、引言
我国有着悠久灿烂的古典诗词文化,又被称作诗的国度。诗词在我国有着深远的影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根源。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这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诗歌文化就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文化基因。目前中职语文教育同样非常注重古典诗词教学,并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古典诗词超过80篇。这说明了当前中职对古典诗词教育的重视程度。这也充分说明了学好古典诗词对于审美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创新古典诗词教学,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一)品味诗词的语言韵味
诗词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是因为其精练的语言背后往往表达非常丰富的美学韵味,这对于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显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学习李清照如梦令中的一句“应是绿肥红瘦。”时,很多学生就表达了对于颜色的表述的准确性疑问。老师可以根据这个疑问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式教育,让他们感受到肥和瘦在表达颜色上的不同体验。让学生联想“肥”的感觉,油腻而光洁,丰满而润泽。这体现了树叶的繁茂且圆润。而瘦则能够有效表达花朵的稀疏和凋零,也能够表达诗人对花朵的怜惜之情。仅仅通过这两个字就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同时对于景致进行了极为精妙的描述,让学生感悟了其中的语言之美。
(二)让学生感知诗词意象
诗词的意象极为丰富,这些意象往往只能够通过心灵的感知获得。其实诗词中的很多意象都是通过诗人的艺术加工而展现出来的犹如精美的画面,能够让人领悟。而且古典诗词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很多典型意象,被赋予了很多特定的意义。比如在古诗词中,“柳”这个语言就是一个典型的形象,古人常常将“柳”喻为“留”,因此就有了杨柳依依的惜别不舍的意象。折柳和吹笛就和恨别及乡思等同起来。对于这些意象词,在教学中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古典诗词中进行寻找,很多学生找到了王之涣的《凉州词》,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等著名的以柳喻别离的诗句。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这些诗句的意象及潜在的文化内涵,从这种貌似平常的语句中感受到美,从而培养鉴赏美的能力。
(三)感受诗词的意境
所谓意境主要是指通过文学作品中描绘的客观景象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意境。具有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审美效应,进而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代入感,并在情感上受到文学作品的感染。老师在教学古典诗词时,必须引导学生欣赏古典诗词的意境的审美,让学生利用自身的联想力和想象力感悟诗词中独特的意境之美,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比如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就曾用细腻的语言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出早春时节的风景大片。一面湖水堪舆堤平。微风拂过的湖面荡起层层微波。如一面吹皱的轻纱随风飘向远方。堤旁的树枝拥抱着黄莺,黄莺在这里争相嬉戏歌唱,仿佛在告诉人们春天已经来到。南方的候鸟重新回到了这里,燕子在快乐地构筑自己的小窝。缤纷繁茂的春花已经遮住了行人的眼睛,而葱绿的嫩草才刚刚掩盖了马蹄。在中职课堂教学中,完全可以据此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体会到“早莺争暖树”、“新燕衔泥”及“乱花迷眼”的自然美景,通过美景和心情的融合,自然体会到作者此时的愉快心情。
(四)感悟诗词的意蕴
在古典诗词中,很多语言都有语带双关,既能够展现自然的美景,更能够体现哲学韵味及审美意蕴。诗词教学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感悟和体验的教学,通过让学生感受诗词的意蕴体会这种意境之美及情感之美,甚至能够据此感悟哲学之美,进而形成和读者情感上的交融。
要想学好古典诗词,一定要对诗人的创作背景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从而体会其风格的变化及相应的审美意趣。比如王摩诘在安史之乱之前是王右丞。年纪轻轻就已经官居高位,但是由于安史之乱,被迫成为降臣,此后就开始对官场厌倦,40岁之后,他开始一心向佛。纵情山水,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田园生活,因此王维的山水诗就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独特审美。杜甫作为“诗是吾家言”传承者,年轻时一直践行“下笔泣鬼神”的创作特点。其诗文立意新颖且别具一格。但是同样受到安史之乱的影响,在48岁时,他开始颠沛流离,体会到民间疾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出了著名的《三吏》和《三别》,创作达到了巅峰。在解读诗词体会诗词意蕴时,必须代入这些作者的生活感悟来体会,从而让自己的认识变得更加深刻。
三、结语
古典诗词在中职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提高中职学生审美能力更是如此。教学古典诗词时,一定要从意蕴的感悟,体会到语言之美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从而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坤.高中古典诗词教学初探[J].语文天地,2011(09).
[2]刘春燕.吹皱一池春水——谈高职作文教学的探索[J].文理导航(中旬),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