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灸结合康复训练干预中风后尿失禁的护理观察
2014-09-04沈晓红
沈晓红
(江苏省泰州市中医院 护理部, 江苏 泰州, 225300)
中风是临床常见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1]。尿失禁是中风后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32%~79%[2], 中风后尿失禁不仅给患者带来直接的痛苦,也是发生压疮、泌尿系感染、抑郁症等的直接原因,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进程和生活质量[3]。本院自2012年7月对中风后尿失禁患者采用雷火灸结合膀胱功能康复训练,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2月本院脑病科收治的中风后尿失禁患者40例,均符合以下条件: ① 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4],并经脑CT和(或)MRI扫描确诊; ② 意识清楚并伴不同程度的尿失禁。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46~85岁,脑梗死15例、脑出血5例;对照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44~89岁,脑梗死14例、脑出血6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轻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雷火灸结合膀胱功能康复训练。2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雷火灸方法:采用重庆赵氏雷火灸研究所监制的灸条,用酒精灯点燃2根灸条,火头向下放入雷火灸特有的双孔灸具上,并用大头针固定好,置于患者腹部神阙至曲骨位置,用深色浴巾把整个灸具盖上,施灸25 min。施灸过程中注意观察病情,灸具距离施灸部位的高度以患者能承受的温度为最佳。双侧肾俞、膀胱俞、三阴交、百会、四神聪施以雷火灸手法操作,先行5或7数温和灸,灸至皮肤发热、微红,然后再对准上述穴位行雀啄式点刺手法,以患者感觉灸火有针刺感为度,刺5度。(注意及时去除艾灰,保持红火)。1次/d,每周灸5 d,10 d为1个疗程。观察组每天对患者进行膀胱功能康复训练: ① 排尿功能肌控制力训练:指导患者交替收缩和放松腹肌与盆底肌,每次收缩时间持续10 s,共重复20次,此法主要增强排尿反射弧的敏感性; ② 排尿反射训练:轻叩耻骨上区、牵拉阴毛、轻轻刺激大腿内侧,挤压阴茎,听流水声、饮热水等辅助措施。轻叩耻骨上区时要轻柔,不要重复叩击,重复叩击可引起膀胱尿道功能失调,叩击频率以50~100次/min为宜,每次2~5 min。该训练的目的是发现或诱发“触发点”,利用排尿反射机制诱发逼尿肌收缩; ③ 辅助排尿法的训练:有腹肌、盆底肌增强法和水出入量控制训练法。腹肌、盆底肌增强法:让患者坐在床上,腹部放松且上身前倾,屏气尽可能用力使腹压达到膀胱、直肠和骨盆底部,同时使髋、膝关节屈曲,尽可能使大腿贴近腹部,协助加大腹压。水出入量控制训练:训练每次饮水量400~500 mL,根据季节不同可以适当增加或减少饮水量,使饮水和排尿时间间隔训练到1~2 h。
1.3 判定标准[5]
痊愈:小便时有尿意感,并完全能自行控制;好转:小便基本能自行控制,但偶尔有失禁;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按照判定标准,观察组中风后尿失禁痊愈及好转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疗效比较[n(%)]
3 讨 论
中医学认为,脑为髓之海、精明之府,肾主骨生髓,开窍于二阴,司二便;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肾与膀胱相表里,尿液排泄由膀胱所主,但有赖于肾的气化才能完成,中风后尿失禁由元神失用、肾气不固、膀胱失约所致,病位在膀胱,与脑、肾关系密切。王清任《医林改错,半身不遂论述》提出“若半身不遂兼小便频数,遗尿不禁……此时气虚不固提也”,治疗宜开窍醒神、补脾益肾、固摄膀胱。《医学入门》记载:“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灸疗与针刺都是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络的功能而起作用,中风后患者所致的小便失禁,是由于肾阳不足、膀胱气化失常,通过灸气海、关元穴,可达到补元气、益肾阳、调气机之功,从而达到调节机体各器官组织功能的治疗目的。临床患者中风后尿失禁,多属虚寒性质,《灵枢·本输》篇说“遗溺则补之”,明确了本病应以补虚为主,故灸法手法多用补法。
赵氏雷火灸是以经络学说为依据[5-9],集针、灸、药外治法于一体。灸条以艾绒为主,并加入多位名贵中药,其燃烧时的物理因子和药化因子,与腧穴的特殊作用、经络的特殊途径相结合,可产生一种“综合效应”。雷火灸具置于神阙至曲骨之间,对任脉之神阙、关元、气海、中极等均起到作用。气海为元气之海,温补下焦元气,鼓舞膀胱气化;神阙穴为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通过任、督、冲、带四脉而统属全身经络,联系五脏六腑;中极为膀胱摹穴,是膀胱之气结聚的病位,能调节膀胱功能,善治膀胱约束无权之尿失禁,又能通利膀胱水道而促进膀胱的排空;关元位于下焦,为膀胱之所,为小肠之募;足三阴、冲任脉之会,通于足少阴肾经,而能补益肾气,温补下元而增加膀胱的约束机能,协同中极加强膀胱的贮尿功能;肾俞、膀胱俞均属背俞穴,能调节肾与膀胱功能、补益肾气、固摄膀胱;百会、四神聪具开窍醒神之效。以上穴位旨在醒神通窍、肾气充足、膀胱约束有权,则小便自控。
本研究在雷火灸的同时配合膀胱功能训练,膀胱功能训练的目的是维持膀胱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功能,重新训练反射性膀胱[10],应尽早开展,以防止护理并发症的发生,还可明显促进患者的康复。诱发逼尿肌收缩,这样可使之形成一种习惯性的反射,在需要正常排尿时逼尿肌可发挥其收缩排尿功能。排尿功能肌控制力训练和辅助排尿法的训练,目的是训练腹肌、盆底肌张力,增加腹压,促进排尿。
通过临床观察,雷火灸配合早期膀胱功能训练治疗中风后尿失禁,有助于膀胱周期性的扩张,可刺激膀胱功能的恢复,减少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临床疗效满意,且此法于体外应用,患者易于接受,易于操作学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伍丹, 许燕玲, 蒋伶俐. 干扰电疗法治疗脑卒中尿失禁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临床医学工程, 2008, 15(10): 15.
[2] 卢涛, 梁玉宏. 卒中与大小便失禁[J]. 国外医学: 脑血管病分册, 1999, 7(2): 90.
[3] 赵惠, 徐金枝头. 穴足运感区配合电针八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 2013, 29(2): 25.
[4]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拟定标准[J]. 中华神经杂志, 1996, 29(6): 379.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48.
[6] 蒋洁明. 雷火灸治疗过敏性鼻炎48例[J]. 上海针灸杂志, 2002, 21(3): 20.
[7] 秦少福, 周红娟. 雷火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 2013, 29(6): 39.
[8] 赵时碧. 中国雷火灸疗法[M].上海: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8: 155.
[9] 王军, 魏齐, 马巧玲. 三圣汤加减配合雷火灸治疗老年顽固性腰背痛52例[J]. 陕西中医, 2012, 33(8): 1011.
[10] 许素芄, 朱阳月, 林辛霞, 等.脑卒中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J].中国护理杂志, 2004, 3(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