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哌卡因硬膜外规律间断注射对分娩镇痛产妇瘙痒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的影响

2014-09-04王金金汪文妮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18期
关键词:罗哌卡因硬膜外

田 甜, 刘 菊, 王金金, 汪文妮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1. 干部心内科; 2. 护理部, 江苏 南京, 210002)

实现产程无痛,且对宫缩、产程无影响,是无痛分娩的基本理念。低浓度局麻药物阻滞痛觉神经纤维,高浓度局麻药物阻滞运动神经纤维,是无痛分娩实施的理论基础。因此,局麻药物浓度的选择,是实现无痛分娩的关键。复合阿片类药物可有效降低局麻药物浓度,在充分镇痛的同时,尽可能避免对运动神经的影响,同时延长局麻药物作用时间[1]。但是,阿片类药物用于分娩镇痛大大增加了产妇瘙痒发生率[1-4],部分产妇甚至因抓挠导致皮肤出现划痕、出血。从临床护理工作角度出发,希望寻找一种有效缓解瘙痒、提高产妇满意度的给药方式。本研究观察了硬膜外规律间断注射罗哌卡因对产妇瘙痒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5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收治的40例有分娩镇痛要求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年龄24~32岁,平均(27.61±1.05)岁;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标准(ASA)Ⅰ或Ⅱ级;单胎,头位,妊娠≥36周,宫口3~5 cm; 产前无服用镇静、催眠药史;无神经精神类疾病史;出、凝血检查未见异常;无穿刺局部部位感染及剖宫产术适应证;产妇或家属均签订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2组产妇年龄、身高、体质量、孕龄、镇痛前宫口扩张度以及硬膜外穿刺间隙无显著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产妇均于分娩镇痛前开放上肢静脉通道,以10 mL/(kg·h)速率输入乳酸钠林格氏液。监测心率、血压、胎儿心率、宫缩强度及穿刺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经L2~3或L3~4行硬膜外穿刺,头端置管3~4 cm, 回抽无血无脑脊液确认未误入血管或蛛网膜下腔。观察组给予0.15%罗哌卡因,对照组给予0.15%罗哌卡因+0.4 μg/mL舒芬太尼,分别注射试验剂量5 mL, 观察5 min后,追加各组药液负荷剂量10 mL。酒精涂擦法测试温觉消失平面,待产妇温觉平面到T10, VAS<4后接电子镇痛泵,启动开关。镇痛泵设置:无背景剂量,锁定时间15 min, 冲击剂量6 mL, 规律间断注射冲击剂量为6 mL/60 min。规律间断注射时间自注射试验剂量75 min后开始。嘱产妇爆发痛即VAS≥4时,追加冲击剂量6 mL。若镇痛期间产妇追加冲击剂量,则从追加时点起间隔60 min后,重新计时开始规律间断注射。宫口开全时停药,待胎儿娩出后继续给药直至会阴侧切或裂伤缝合完毕。

1.3 观察指标

记录产妇瘙痒、皮肤划痕情况以及产妇对无痛分娩满意度及瘙痒情况满意度评分;记录镇痛前(T0)以及镇痛后(注射试验剂量开始计时)10 min(T1)、20 min(T2)、30 min(T3)、60 min(T4)、宫口开大7~8 cm(T5)、宫口开全(T6)时疼痛VAS评分,并在镇痛60 min后,每1 h记录1次,至分娩结束;记录产程、新生儿体质量、出生1 min、5 min时Apgar评分;记录镇痛期间产妇主诉呼吸困难、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2 结 果

2.1 2组产妇瘙痒发生率、皮肤划痕发生率及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产妇瘙痒发生率为0, 对照组为60%(12/2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对照组2例产妇因瘙痒抓挠皮肤出现划痕,观察组无1例出现此情况,但2组皮肤划痕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 观察组产妇瘙痒满意度评分中位分数为10分,四分位数间距为0,对照组为5分,四分位数间距为1,观察组产妇瘙痒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组无痛分娩满意度评分中位分数均为10分,观察组四分位数间距为0,对照组四分位数间距为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产妇镇痛前与镇痛期间各时点VAS比较

与镇痛前相比,2组产妇在实施分娩镇痛后疼痛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 但2组间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产妇镇痛前与镇痛期间各时点VAS比较[M(Q1-Q3)]

2.3 2组产程及新生儿体质量、Apgar评分比较

所有新生儿均在出生1 min、5 min时Apgar评分>7分,2组的产程、新生儿体质量以及出生1 min、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产程、新生儿体质量及Apgar评分比较

2.4 2组不良反应比较

2组产妇无1例主诉呼吸困难, 2组中各出现1例低血压、呕吐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随着分娩镇痛给药模式的不断改进,硬膜外规律间断注药方式与硬膜外持续注药方式相比,前者注药速度快、注射压力高,药液扩散更加广泛,且抑制爆发痛效果更佳[4-5]。鉴于罗哌卡因麻醉效能维持时间可长达2 h[6], 因此,硬膜外规律间断60 min注射罗哌卡因给药模式,理论上可在无阿片类药物辅助下延长作用时间。另外,已有研究[1-4, 7-8]报道不同罗哌卡因药物浓度成功用于分娩镇痛且未影响产程,表明可在无阿片类药物辅助情况下,在已证实安全有效的浓度范围内选择较高浓度罗哌卡因,实现有效镇痛的同时避免产妇瘙痒发生,提高产妇满意度。

本研究结果表明,与硬膜外规律间断注射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相比,硬膜外规律间断注射单纯罗哌卡因可显著减少产妇瘙痒发生率(P<0.01), 且无1例因瘙痒抓挠出现皮肤划痕破损。2组产妇对分娩镇痛的满意度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 但是对皮肤瘙痒满意度评分而言,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提示皮肤瘙痒的治疗和护理是提高产妇整体满意度及护理工作中重视的问题之一。由于分娩期间,药物使用慎重,对于产妇出现的瘙痒症状,临床护理工作更多的是给予安慰、向产妇解释是药物正常的副反应,可自行消失。对护理工作而言,协助麻醉医生与产妇经历无瘙痒且有效的分娩镇痛,也是实现人性化管理的重要环节。同时,本研究设置规律间断注射时间为60 min, 目的在于无阿片类药物辅助情况下,在罗哌卡因麻醉效能消失前给予再次注射,以有效维持镇痛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复合舒芬太尼相比,硬膜外规律间断60 min注射0.15%罗哌卡因6 mL也可有效抑制爆发痛发生,表明无舒芬太尼辅助情况下,硬膜外规律间断注射单纯罗哌卡因可实现持续镇痛,避免产妇可能因经历多次爆发痛而引发焦虑不安情绪,对胎儿造成不利影响,且未延长产程,与国内外研究结果一致[7-10]。

综上所述,无舒芬太尼辅助下硬膜外规律间断60 min输注0.15%罗哌卡因镇痛效果确切,且可减少产妇瘙痒发生率,提高产妇满意度,符合治疗人性化的护理理念,值得推广应用。

[1] George R B, Allen T K, Habib A S. Intermittent epidural bolus compared with continuous epidural infusions for labor analgesi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Anesth Analg, 2013, 116(1): 133.

[2] Capogna G, Camorcia M, Stirparo S, et al. Programmed intermittent epidural bolus versus continuous epidural infusion for labor analgesia: the effects on maternal motor function and labor outcome.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study in nulliparous women[J]. Anesth Analg, 2011, 113(4): 826.

[3] Wong C A, McCarthy R J, Hewlett B. The effect of manipulation of the programmed intermittent bolus time interval and injection volume on total drug use for labor epidural analgesia: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Anesth Analg, 2011, 112(4): 904.

[4] 何亮亮, 徐世琴, 汪福洲, 等. 规律性间断硬膜外注射用于病人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背景给药法的效果[J].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9, (11): 1050.

[5] Hogan Q. Distribution of solution in the epidural space: examination by cryomicrotome section[J]. Reg Anesth Pain Med, 2002, 27(2): 150.

[6] 徐建国. 疼痛药物治疗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246.

[7] Fettes P D W, Moore C S, Whiteside J B, et al. Intermittent vs continuous administration of epidural ropivacaine with fentanyl for analgesia during labour[J]. 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 2006, 97(3): 359.

[8] 李展纯, 林三瑜.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可行走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J].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0, 28(2): 182.

[9] 贾兰芹.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2012, 14(13): 148.

[10] 裴晓红, 童成英. 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应用及舒芬太尼适宜浓度探讨[J]. 实用医学杂志, 2012, 28(3): 466.

猜你喜欢

罗哌卡因硬膜外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小剂量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混合痔术中的效果比较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
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