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干预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生活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4-09-04吴琳,周东,屈红,刘红
吴 琳, 周 东, 屈 红, 刘 红
(1. 三峡大学校医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2. 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北 宜昌, 443000)
中国慢性肾病发病率超过10%,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改善患者的身心状况及纠正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知,减轻其负性心理,对于提高患者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认知行为干预是心理护理的重要内容,对于纠正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知、提高治疗积极性和依从性具有积极的意义。本院2013年2—8月对3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60例慢性衰竭患者,男33例,女27例;年龄22~73岁,平均(47.5±12.8)岁;病程0.5~2年,平均病程(1.0±0.5)年,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24例、高血压肾小球动脉硬化15例、糖尿病肾病12例、慢性间质性肾炎4例、多囊肾5例。纳入标准: ① 均符合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标准;② 家属或患者均履行知情同意手续; ③ 意识清楚,具有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配合完成问卷调查; ④ 发病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完全独立; ⑤ 身心状态稳定; ⑥ 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排除标准: ①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② 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活动性系统疾病; ③ 伴有其他脏器严重功能障碍者,如心力衰竭、恶性肿瘤、肝功能衰竭; ④ 严重感染等; ⑤ 无法合作,精神病患者。将该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的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 2组的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入院指导、随机健康教育、治疗性操作、基础护理以及并发症预防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认知行为干预。
1.3 认知行为干预
1.3.1 评估:对患者的病情、文化程度、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经济收入、疾病治疗的认知程度、心理状态、健康知识的需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1],找出影响患者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制定认知行为干预计划。采取切实可行的教育方式,将30例患者分为5个小组,每组6人,进行小组集中干预。
1.3.2 认知干预的内容: ① 领悟认知:通过护患交流、小组座谈等形式,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慢性肾衰竭疾病相关知识,如疾病的定义、发病机制、病因、类型、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危害、治疗方法、并发症、预防以及预后知识等[2]。告知患者日常治疗常用的药物种类、疗效以及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服药注意事项,强调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鼓励家属督促患者服药。介绍治疗过程中需定期监测体质量、血压、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指标等,指导患者及家属了解化验结果的意义以帮助患者及时补充治疗过程中丢失的维生素、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编印通俗易懂、便于患者自学的医学手册,以供其阅读。定期反馈,遇到问题进行及时沟通、妥善解决。教育过程中要耐心、热心、细心和关心,多采用提问的方式,评估患者的掌握程度,对未掌握的部分进行强化教育; ② 重建信心: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和具体情况,进行启发、诱导、访谈的形式改变患者的错误认知,时刻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说服和鼓励,嘱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3]。分析患者不良情绪的来源,帮助患者进行自我调节,转移不良心境。对年龄大的患者多采用一些安慰性的语言,做患者的家人,多进行关心和交流,减轻其焦虑感、恐惧感和住院的孤独感,提高治疗依从性。对年轻的患者多采用鼓励性语言,与其做朋友。邀请有自我管理经验的患者介绍护理经验,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 ③ 饮食指导:通过测量患者的体质量、身高、上臂肌围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制定营养方案,确保为患者提供合理的膳食。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列出食物清单,标明每种食物成分的含量,尤其是钾、钠的含量,指导进行低脂、低磷、低盐、限水饮食,嘱其使用有刻度的水杯饮水,少饮水[4]。如做菜时使用限盐勺最后放盐、可做成糖醋味以减少食盐的摄入量,适当补充钙、铁剂、微量元素。根据患者肌酐清除率调整蛋白质的摄入量,选用含蛋白质尽可能低的如米饭、麦淀粉等食物作为能量来源,药物治疗的患者摄入量0.6~0.8 g/(kg·d), 血液透析者1.0~1.2 g/(kg·d)[5]。
1.4 观察指标
① 生活方式: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进行评价,内容包括自我实现、健康责任、营养、运动、人际关系及应对关系6个维度,每个维度按照1~4等级,计为从不、有时、经常、总是如此,共52个条目,分值52~208分,得分越高说明生活方式越好; ② 健康信念: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健康信念调查表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对疾病的重视程度(重视、不重视)、按时服药的重要性(了解、不了解)、对医护人员的信任程度(信任、不信任),该调查表的Cronbach′s 系数为0.92,重测系数为0.88; ③ 生活质量:采用36条目简明健康量表(SF-36)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量表包括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以及总体健康状况5个方面,每个方面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④ 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包括治疗、环境、心理、宣教、服务5个方面,20个项目,满分10分。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2组患者生活方式及健康信念比较
观察组在自我实现、健康责任、营养等生活方式方面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健康信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生活方式及健康信念比较±s)[n(%)]
2.2 2组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比较±s)
3 讨 论
慢性肾衰竭是肾内科的常见病,是由于肾功能失去调节能力不能维持体液及电解质平衡而发生的一系列的临床症状。慢性肾衰竭的患者治疗周期较长,且并发症多,除了经受身体痛苦之外,还要经受巨大的精神创伤。由于慢性肾衰竭疾病的不可逆性、治疗的特点、患者社会角色的变化以及高额的治疗费用等因素,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低于普通正常人群。有研究[6]显示,慢性肾衰竭患者治疗期间往往伴有自我感觉不良,对生活失去信心,自我评价较低。大多患者都希望从医疗工作者处得到足够的健康知识以提高自我护理的能力,建立生活的信心,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心理、社会、精神因素在护理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各方专家学者也致力于此类问题的研究。认知行为干预是指通过改变或影响个体已有的认知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使患者树立正确的认知行为的治疗方法,最终可帮助患者缓解病情、治疗疾病来促进健康的一种护理干预方式。有研究[7]显示,认知行为干预不仅能够帮助患者增强对自身疾病的认识,而且能够改善患者的不利健康的行为,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自我控制感。越来越多的学者把认知行为理论更加系统化,并广泛地应用于其他疾病的治疗。邵小红[8]对43例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结果发现,该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刘丽言等[9]研究显示,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改善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液透析患者的认知,提高治疗依从性,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本研究对接受认知行为干预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评估,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文化程度、社会经济状况、家庭背景等,制定认知行为干预的计划,从影响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入手,对患者进行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健康信念好,生活方式好,生活质量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一方面与认知行为干预改变了患者的认知方式和认知-情感-行为三者的和谐,使其能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并对自我身心健康有正确的判定有关[10]; 另一方面与认知行为干预的实施帮助患者树立健康观念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建立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改变其生活习惯,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治疗积极性,促进患者自觉采纳健康行为有关。
[1] 马文霞.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肾衰竭患者治疗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 中国医药导报, 2013, 10(11): 145.
[2] 邢伟, 吴艳青, 宋延锋, 等.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干预与生活质量[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 15(5): 901.
[3] 马志英. 慢性肾衰竭患者实施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探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10): 41.
[4] 范桂华. 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健康教育体会[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 16(14): 44.
[5] 刘荣丽. 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作用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1(7): 797.
[6] 李祥清, 袁红. 血液透析诱导期教育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34): 4006.
[7] 陈秀羽, 王旭斐, 杨秀华, 等. 认知行为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 2012, 28(20): 30.
[8] 邵小红, 石红荣, 潘月敏, 等. 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护理康复, 2012, 11(12): 1164.
[9] 刘丽, 矫健梅, 安丽伟, 等. 认知行为干预对诱导期血液透析病人心理状况的影响[J]. 护理研究, 2013, 27(5): 1230.
[10] 王新歌, 樊少磊, 张守梅, 等. 认知行为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 中华护理杂志, 2013, 48(8): 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