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护理

2014-09-04郭志蕾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7期
关键词:胆管炎梗阻性化脓性

郭志蕾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护理

郭志蕾

目的 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116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 以患者住院尾号为依据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8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 观察组患者则行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针对性临床护理干预后其治愈好转率为98.28%, 对照组患者经常规护理干预后的治愈好转率为82.76%,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中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 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值得推广和应用。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临床护理;治疗效果

为提高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治疗效果, 探讨护理干预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中的应用价值, 对收治的116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及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两种护理方式,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16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9例, 女57例, 患者年龄最小为31岁, 最大为79岁, 平均年龄56.4岁;按患者住院尾号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8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 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病情观察、体温护理、维持有效护理、引流管护理、营养支持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 并对两组患者的治愈好转率为进行对比。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针对性临床护理干预后57例患者治愈好转, 占98.28%, 1例患者病死, 其死亡率为1.72%;对照组患者经常规护理干预后48例患者治愈好转, 占82.76%, 10例患者病死, 其死亡率为17.24%,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外科急腹症, 该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致死率高等特点, 是一种严重的胆道感染, 患者多伴有腹痛、黄疸、寒颤、高热等症状, 甚至会发生休克, 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1,2]。现阶段临床上通常将手术治疗作为该病的主要治疗方式, 然而为有效的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 降低患者病死率, 在行手术治疗的同时还应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3]。本院为提高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治疗效果,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观察组58例患者行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其护理方式具体如下。

3.1 病情观察 护理人员应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液体出入量, 同时应进行认真记录, 从而为补液治疗提供依据。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认真观察患者切口部位是否有胆汁外溢、渗血等现象发生, 且要认真对患者的大便形状进行观察,了解患者大便是否有隐血、柏油样便等现象发生, 同时认真观察患者是否有休克现象发生, 若有异常现象发生应及时告知主治医生, 并且协助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理。

3.2 体温护理 护理人员可利用冰袋对患者伤口进行冰敷,且可通过温水擦浴等方式降低患者体温, 避免患者体温快速升高。同时护理人员还应严格遵照医生嘱咐给予患者降温药物及适当的抗菌药物治疗, 从而达到促进患者体温恢复、控制感染病灶的目的[4]。另外, 护理人员还应耐心的向患者讲解降温的重要性, 从而逐渐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使其积极主动的和医护人员进行配合。

3.3 维持有效呼吸 护理人员应认真对患者的呼吸速度、频率等进行观察, 且要定期对患者的动脉血气、血氧饱和度等进行监测及分析, 从而及时掌握患者的呼吸功能变化情况, 并以检测结果为依据选择最佳给氧方式, 从而确保机体组织氧供应充足。

3.4 引流管护理 多数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在行胆总管探查术或切开取石术治疗时均须放置引流管。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要加强对引流管护理的重视, 认真对引流管进行消毒清洁, 且要认真观察引流管是否有扭曲、折叠、脱出等现象发生, 并要认真观察引流管周围是否有胆汁渗出现象发生, 确保引流管通畅;同时还应确保引流口周围皮肤干燥卫生, 且应利用酒精对该处皮肤进行擦拭, 一旦有引流管不畅现象发生应及时查找原因, 并进行相应的处理;若有引流管渗漏现象发生则应及时对引流管进行更换;另外,护理人员还应认真对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引流量等进行观察及记录, 若有引流液异常现象发生则应及时告知主治医生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3.5 营养支持 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应进行一段时间禁食, 若患者在手术治疗24 h后病情明显好转、生命体征基本稳定, 且胃肠道通畅则可给予患者适量易消化、流质饮食, 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则可给予患者适量易消化、低脂、高蛋白饮食, 且要嘱咐患者禁食辛辣、生冷等食物,同时还应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此外, 还应嘱咐患者戒烟限酒, 且不可饮浓茶、咖啡等。

综上所述,观察组患者经针对性临床护理干预后其治愈好转率明显高于行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说明将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中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值得推广和应用。

[1] 赵开飞.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46例.实用医学杂志, 2013, 29(14):2355.

[2] 程三放.急诊内镜治疗在老年患者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中的应用.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3, 22(6):638.

[3] 顾彬.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细菌及抗生素敏感性分析.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2, 21(12):1371.

[4] 龙昊.103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手术治疗分析.重庆医学, 2012, 41(5):451.

453200 河南省延津县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胆管炎梗阻性化脓性
胆道闭锁Kasai术后胆管炎的诊治及预后研究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与健康人粪菌群的对比
程良斌教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临床经验
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疗效及不良预后的观察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化脓性感染的诊治一例
硬化性胆管炎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输精管结扎致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显微外科治疗(附28例临床报告)
新纤维化相关因子SFTPA2在梗阻性肾组织中表达及与肾纤维化之间关系的研究
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治疗研究
梗阻性黄疸实施64排螺旋CT诊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