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身说法在减轻心外科患者焦虑情绪方面的探讨

2014-09-04张东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0期
关键词:心外科护士情绪

张东辉

现身说法在减轻心外科患者焦虑情绪方面的探讨

张东辉

目的 探讨现身说法对心外科患者焦虑情绪方面的影响。方法 心外科择期手术(年龄>20岁)患者60例,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30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健康宣教, 实验组在护士健康宣教基础上加上患者的现身说法, 采用Zung焦虑评分量表(SAS)来评价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结果 实验组焦虑发生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的现身说法能明显减轻心外科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有利睡眠和患者的康复。

现身说法;心外科患者;焦虑情绪

心血管疾病急、危、重患者比较多, 它作为当今社会常见的一种疾病, 已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健康, 据统计死亡率已跃居首位,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 手术对心血管疾病的治愈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心外科患者往往病程时间比较长, 手术需要在体外循环下进行, 是最重大的手术之一,患者对心脏方面的手术比较恐惧, 面对手术, 很多患者担心麻醉、手术有无风险及意外、预后、花费等, 晚上睡眠需要借助镇静药。研究表明,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情绪障碍发生率相当高, 达40%~50%[1], 尤其是抑郁和焦虑占一大部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患者的心理健康日益受到护士的重视,为了能进一步的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 提高患者的认知, 让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手术, 尽快的康复。作者在尝试众多形式健康教育情况后, 结合心外科疾病的特点, 采取了以患者现身说法式为主的健康教育模式, 收到较好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1月3日~12月26日住院需进行择期手术患者60例, 男35例, 女25例, 年龄20~68岁(意识清晰, 无认知障碍), 平均年龄48.65岁, 文化程度:文盲1例, 小学20例, 中学22例, 高中8例, 大专7例, 本科2例。疾病涉及先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等。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 收集两组患者资料进行对照, 两组患者年龄、文化程度、性别、疾病种类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时, 做一次问卷调查;术前, 由护士给予两组患者健康宣教, 要求护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予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手术配合等相关知识, 宣教后第2天, 对照组护理常规不变, 实验组在护理常规基础上增加患者的现身说法(现身说法的患者作者选取的是手术成功,乐观积极配合治疗的患者), 由手术成功的患者给实验组患者讲解有关疾病和手术的相关知识, 并让其自发组织聊天, 由这些患者来回答实验组患者的有关疑问和顾虑。

1.3 评估指标 分别在入院时, 护士健康宣教后, 向两组患者发放Zung焦虑评分量表(SAS), 和自制评分表(比如患者的睡眠状态、饮食情况有无改善等)要患者来回答, 并予以填写(文盲患者可由患者回答, 护士代填)。在术前, 即患者现身说法后再让两组患者分别填表和回答相同的问题, 表当场收回, 前后给予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实验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 对手术恐惧、焦虑、担心手术预后, 一半以上的患者失眠, 1/3的患者需借助安眠药来促进睡眠。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护士健康宣教后能不同程度的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 但患者还比平均焦虑水平高,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在增加现身说法的患者焦虑程度明显减轻,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1 入院时SAS评分比较( x-±s)

表2 护士健康教育后SAS评分比较( x-±s)

表3 患者现身说法后SAS评分比较( x-±s)

3 讨论

焦虑情绪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2],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影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合并焦虑情绪的患者往往治疗依从性差, 不能很好地配合医生治疗, 导致疗效降低,疗程延长;②影响患者预后;③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这种情绪使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状况进一步下降, 生活质量包括躯体能力和社会功能进一步降低;④使医疗花费增加。

而手术作为个体生活中较强的应激源, 常导致个体生理和心理产生强烈的应急反应[3], 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反应可影响患者的手术效果和术后康复, 对于心外科的患者来说,更是如此, 因此对手术前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和干预是临床护理的重要内容[4], 随着医学模式的变化, 护士也逐渐认识到患者的心理变化对患者疾病转归的重要性,于是在患者住院后护士会采取多种措施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可对于心外科的患者来说, 护士给予的健康宣教比较空洞, 另外对于患者来说, 医务人员采用的各种疏导方式, 都有精心安排的痕迹, 患者一进入这种独特环境, 马上意识到这是作为受教育者正在被安排接受教育, 认为这是安慰性的劝说, 其效果自然大打折扣[5]。于是作者采取了成功病例现身说法这一措施, 无需特意让患者去做宣教, 而是告知患者, 哪一床的患者, 和你做的是同样的手术, 你可以去咨询他, 这样由患者和患者来进行交流, 这种交流方式比护士的健康宣教有许多优势:①在患者面前, 有现实的例子, 他们之间有很多的共同感受和想法, 由患者来回答患者提出的疑问, 会更有说服力, 患者也会更容易接受,疑虑也会慢慢消失;②能够很好的融入患者的生活,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③他们病情相似, 有同病相怜的感觉, 患者会更容易接受现状, 也能以平和、积极的心态面对手术, 能有助于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期和手术恢复期。

综上所述, 尽管心外科患者心理负面反应如焦虑等情绪比较大, 但作为护士只要用心去探讨, 就能找到减轻患者焦虑情绪的方法, 像患者的现身说法, 再结合护士的健康宣教,就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焦虑情绪, 使患者尽快的适应住院环境,坦然面对手术, 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手术, 顺利度过手术期和手术恢复期, 早日康复。

[1] 徐桂娟.心血管疾病与抑郁障碍:共同概念引出的新问题.中国临床康复, 2005, 9(11): 146-147.

[2] 胡大一, 刘春平.焦虑抑郁障碍与心血管疾病.中国医刊, 2006, 41(3): 53-54.

[3] 刘俊杰, 赵俊.现代麻醉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796, 807-808.

[4] 卓雅淑.术前心理干预对胆囊切除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当代护士(学术版), 2006(5): 88-89.

[5] 曹晓娜, 吕兰芳.癌症义工“现身说法”在住院癌症心理障碍患者中的实施体会.护理学报, 2011(21):23.

2014-04-16]

450008 河南省胸科医院心十三病区

猜你喜欢

心外科护士情绪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胸心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小儿胸心外科重症监护室专科护士岗前培训中“(1+1)3培训”模式应用效果研究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人文关怀在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