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用于腰椎管狭窄治疗的疗效评价
2014-09-04樊彦伟卫星吕宏乐刘全喜
樊彦伟 卫星 吕宏乐 刘全喜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用于腰椎管狭窄治疗的疗效评价
樊彦伟 卫星 吕宏乐 刘全喜
目的 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用于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69例腰椎管狭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 治疗组采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进行治疗, 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临床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治疗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12.87±2.10)、临床治疗效果(85.71%)、术后并发症(2.86%)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0.74±0.13)均显著优于对照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15.32±2.41)、临床治疗效果(79.41%)、术后并发症(11.76%)、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1.32±0.9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用于治疗腰椎管狭窄, 能有效提高该病治愈率, 减少术后并发症,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腰椎管狭窄;疗效评价;治疗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腰椎退变性疾病之一, 是患者腰部骨骼或软组织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形态变化及组织结构变化, 神经根及马尾神经受到刺激或压迫而出现系列临床症状[1]。椎板切除是临床上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常规方法, 尽管患者也能取得不错的临床疗效, 但此术式需要去除患者后方张力带结构, 从而导致椎弓丧失完整性, 降低了腰椎稳定性;与此同时, 后方张力带结构的切除使得植骨床面积相应减少, 从而增加了患者植骨不融合及二次手术的风险。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椎板切除后, 瘢痕引起神经根和硬膜周围粘连, 也是引发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 failure back surgery syndrome, FBSS)的重要原因之一[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资料, 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用于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69例均为本院2009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腰椎管狭窄患者, 年龄38~69岁, 平均年龄(51.3±3.7)岁。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患者35例, 其中男17例, 女18例;对照组患者34例, 其中男17例, 女1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严重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全身麻醉诱导, 悬空腹部, 取患者俯卧位, 术中采用常规方法诱发电位检测。术者通过透视对手术节段椎弓根位置进行标记, 分别在椎弓根近、远端及上、下缘各部位0.5~1.0 cm处, 长约4.0~5.0 cm的后路正中切口。切开患者皮肤后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向两侧游离, 旁开1.0~2.0 cm切开患者腰背筋膜, 对最长肌与多裂肌钝性分离后由间隙进入, 显露关节、关节突及横突, 进针点为横突与关节突外缘中线焦点, 弓丝及椎弓根螺钉开口;将4枚导针插入后进行透视, 到达合适位置时将导针取出, 将患者减压侧骨的骨道用蜡进行封闭备用, 安装固定棒, 将椎弓根钉植入非减压侧椎体, 圆棒连接、固定, 恢复患者椎间隙高度。然后显露减压侧的部分关节突关节及椎板, 植入Pipeline微创通道后, 通过骨刀凿除手术节段下关节突, 在显微镜下采用枪钳咬除或骨刀切除部分上关节突, 切除黄韧带后显露椎间盘及神经根, 摘除游离的髓核及处理椎间隙, 将咬碎后的减压所取骨块植入椎间融合器及椎间隙前方, 夯实后, 在患侧椎间隙植入椎间融合器, 撤除显微镜后, 对椎间融合器与内固定物位置透视观察后, 按原骨道植入减压侧椎弓根螺钉,在该侧安装连接棒, 锁固并抱紧双侧椎弓根螺钉, 术后常规留置引流管, 最后缝合切口。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进行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有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临床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临床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
3 小结
本研究结果表明,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用于治疗腰椎管狭窄, 能有效提高该病治愈率, 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翟明玉, 郭润栋, 王春萍, 等.经椎间孔入路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8, 16(21): 81-83.
[2] Wu RH, Fraser JF, Hrtl R.Minimal access versus open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meta-analysis of fusion rates Spine, 2010, 35(26): 2273- 2281.
2014-04-30]
454000 河南省焦作市焦煤集团中央医院骨科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