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山皮影“皇家仪仗队”

2014-09-04吴丽荔

文物天地 2014年7期
关键词:头茬影人仪仗队

吴丽荔

唐山博物馆改扩建后,在基本陈列上根据唐山特有“冀东三枝花”皮影、评剧、乐亭大鼓为内容,筹备了具有唐山地方特色的民俗展览。在皮影展厅里,有一组皮影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展示大规模影人、场景灯箱展板的皇家仪仗队。这里面所有的影人及场景道具均为清代至民国早期作品,12米的展线展示了皮影演出中皇家出巡的壮观景象。就唐山皮影而言,按唱词对皇家仪仗队的描述,此组皮影并不全,但它是目前为止已知保存最完整的一幅皇家仪仗队作品,价值尤为珍贵。

所用皮影分类介绍

皇帝、皇后重大节日出行时,才能有幸目睹皇家仪仗队的壮观景象。我们可以看到这组皮影仪仗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前边是威风凛凛御林军护卫;中间是皇帝、皇后分乘的龙辇、凤辇;后边是文武官员护驾随行。这里的牌、旗、武器在唐山皮影里称为执事,手拿执事者均为皇帝的御林军。执事只有权高位重的官员可用。肃静执事开道,其后的飞虎、飞豹、飞龙旗以示皇家威严。兵器均为象征性礼器,有托天叉(又名三股叉),锤、钩连枪、朝天蹬;三山五岳(代表可以执掌乾坤)、日、执掌(代表可日、月、山河、乾坤);金瓜(手拿此兵器的人称为金瓜武士);令旗、令箭(皇帝发号施令用),执笔(也叫判),龙扇、凤扇、黄罗伞、执扇等象征皇家的权势和威严。

龙辇、凤辇:又称銮驾。满朝銮驾,皇帝皇后用,半朝銮驾西宫、东宫娘娘用。皇后的銮驾(凤辇)上装饰的凤凰为两只,西、东宫为一只。唐山皮影里龙辇、凤辇都由象来拉,马都拉车。牵象者为太监。随后的文臣武将一般为朝廷的一、二品官员例如丞相、王爷等。

本组展品共用影人54件(头茬、身子算一件),道具46件。本组展品使用步行执事各36件(穿黄马褂的站堂铠手拿执事);骑马护卫4件(马4件);文臣8件;步行侍从太监4件;宫女2件;龙辇、凤辇各1件;官轿4件;黄罗伞、执扇各两件。

唐山皮影人物造型

仪仗队中所使用的唐山皮影的影人身子除了特定的清影外,其他都是按照明代汉族服装为基础进行雕刻的。影人的身子根据需要也有行当和角色之分。身子和头茬的搭用,除了要符合行当外还讲究年龄身份地位,就连人物脸色也要考虑,如青年以红为主,老人以素为主,黑脸要用黑色服装等。

唐山皮影人物头茬造型分类。影人:唐山皮影影人分为“生”、“小”、“髯”、“大”、“丑”几个行当,每个影人又分为头茬和身子两部分。他们面部造型最为丰富和精致,依影戏中的故事情节、矛盾冲突和中国观众的心理定式,将冲突双方分成正反两派,主要表现在脸部雕刻上,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用程式化的脸谱来表现人物的刚柔美丑与善恶奸忠。生英俊潇洒、小妩媚窈窕、大刚强勇猛、丑滑稽可笑。此外,还有一类“神仙鬼怪”,从行当上自成体系,造型生动、形象。五个行当在这组影人的头茬均有体现。

唐山皮影人物身子分类(以本组展品使用为主)。身子也称为戳子,除了剧情特殊要求,身子都是以汉族服装为基础进行雕刻。唐山皮影的影人身子分类诸多,这里简单介绍下本组展品中所使用的影人身子种类。

这组影人里文臣穿蟒出现的(实际上就是龙袍),过去只有皇帝才能穿,而且旧社会演员唱戏需要扮演皇帝,当然也要穿龙袍,因为避讳,不敢直接叫龙袍,于是改名叫蟒袍,简称为蟒,一直沿用至今。在皮影中蟒是帝、王、将、相以及帝妃所穿的礼服,一般都是在比较严肃的场合穿用。蟒无论男女样式都是圆领、大襟、宽袖、长袍。袍下边配有宽边,叫做“摆”,一律刻着龙纹,腰围玉带。在唐山皮影中男蟒主要有黄色、白色、红色、绿色和黑色。黄色为皇帝多用,白色、绿色和黑色是王爷、贵族等大臣所穿,但具体要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相应的头茬来决定穿什么颜色。白蟒和红蟒表示庄严端重的色彩,地位仅次于皇帝的王侯、宰相、或者元帅、钦差大臣这样一些角色穿用的,如狄仁杰、杨四郎这样的人物。但白蟒以老年大臣穿的居多。绿蟒是表示庄严英挺的色彩,所以一般是由扮演较高级的武官穿用。穿绿蟒最典型的人物是程咬金。穿黑蟒的典型人物当然是包拯,与他的头茬配套,另外性格比较粗鲁、刚猛的角色,也穿黑蟒,如张飞。

步行执事人物则着褂(也就是黄马褂)。一般作为将士出行时的外卦,男、女均有,都是被皇帝所赐。男黄马褂前边为对襟,系好多纽扣,女的前襟刻花,像《杨家将》中八姐、九妹这类人物都是穿黄马褂的。(所展示的站堂铠即为穿黄马褂的站堂铠)。

站堂铠:职位较高的武将配这类身子。铠甲的纹理分鱼鳞甲和人字甲两种。样式以红色居多,在中国古代为专用的禁军服装。像《杨家将》里的孟良、焦赞这类角色都穿站堂铠。站堂铠的头茬一般是狗头盔、抱龙盔等。

骑马护卫在唐山皮影的影人身子中称“靠”,“靠”在唐山皮影里指带靠旗的铠甲,依照古代战士所披的甲胄设计,是武将的戎装。武将扎上“靠”,表现出人物威风凛凛、气宇轩昂的英雄气概。靠分男靠和女靠,分身两片,其上部、下部刻鱼鳞纹或丁字纹;中部刻龙纹。另有护腿两片,系于腰部左右。背三角形靠旗四面,背子还系有插靠旗的皮套,名为“背虎”。有的靠胸前加护心镜。女靠和男靠大致相同,但下缀飘带。在唐山皮影里靠为元帅的装束。如杨六郎、穆桂英等都穿靠。

手执执扇的宫女称为“花衫子”。“花衫子”男、女都可用的一种服装。女性花衫分为青年、中年及老年女性穿戴,老年穿戴的花衫称为老旦花衫。一般花衫由衣和裙两部分组成,衫子上雕满绚丽的花卉图案。圆领、偏襟,还是宽袖带水袖,但是尺寸比较短,下边衬着裙子。颜色也非常丰富,没有什么特殊要求和规定,只要配上的图案好看就行。男性花衫也有年龄上的区分,但雕刻上只是鞋的雕刻与女性不同。

执“黄罗伞”、牵龙辇、凤辇均为太监。太监衣:全身几乎没有什么装饰,只有几个圆形的黑圈作为点缀,属于花衫子的变种。

雕刻精美的影人与场景不仅是皮影表演的道具,而且还是炙手可热的民间工艺收藏品。唐山博物馆收藏并展出的这组影人、道具的组合,突出表现唐山皮影形神兼备的特点,有道是:“滦河水,越千秋,驴皮影伴它岁岁流,五尺影窗唱千古,唱得名声贯九州。”

(责任编辑:马怡运)

猜你喜欢

头茬影人仪仗队
蕲春蕲艾头茬艾和二茬艾的产量及质量比较研究△
头茬新韭
影人姚晨
江西省鄱阳县再生稻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应用研究
促茸灵促进头茬茸生长的应用研究
影人漫像大本营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第一支仪仗队
人民解放军最早的仪仗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