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热利湿活血法联合尿激酶、肝素钙及肠溶阿司匹林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

2014-09-04桑陈应隆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11期
关键词:肠溶周径患肢

曹 桑陈应隆

(1.浙江省武义县中医院,浙江 武义 321200;2.浙江省武义县王宅中心卫生院,浙江 武义321200)

清热利湿活血法联合尿激酶、肝素钙及肠溶阿司匹林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

曹 桑1陈应隆2

(1.浙江省武义县中医院,浙江 武义 321200;2.浙江省武义县王宅中心卫生院,浙江 武义321200)

目的 观察应用清热利湿活血法联合尿激酶、肝素钙及肠溶阿司匹林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尿激酶、肝素钙及肠溶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清热利湿活血法中药治疗。结果 经治疗2周后,两组患健侧髌骨上15 cm周径差及胫骨粗隆下10 cm周径差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比较,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两组治疗后PT、APTT、TT及FIB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热利湿活血法联合尿激酶、肝素钙及肠溶阿司匹林可有效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

清热利湿活血法 尿激酶 肝素钙 肠溶阿司匹林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是一种外周血管疾病。由于患者长期存在血凝状态,因此会出现患肢疼痛、肿胀等临床特征,该病具有发病率、致残率高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1]。尿激酶溶栓、肝素钙抗凝及肠溶阿司匹林可以在短期内达到溶解血栓的作用,对本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极易造成患者出现自发性出血,远期治疗效果不显著[2]。联合中药清热利湿活血法治疗本病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液黏稠度,维持血液正常流动,防止血栓形成,减少并发症的出现[3]。笔者利用清热利湿活血法联合尿激酶、肝素钙及肠溶阿司匹林治疗本病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所选病例西医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发布第2版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治疗指南。患者伴有患肢疼痛、水肿、皮肤暗红或发白等症状[4]。中医诊断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患者出现患肢疼痛、浮肿、下肢乏力,神疲乏力,头晕且舌淡,脉象细等症状[5]。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间本院收治的经下肢血管彩超检查明确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发病时间均在14 d以内。所有入选患者均除外下肢静脉溶栓禁忌症,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41~71岁,平均(57.71±10.97)岁;患肢为左侧者20例,患肢为右侧者10例;周围型12例,中央型9例,混合型9例。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42~70岁,平均(57.95± 10.85)岁;患肢为左侧者19例,患肢为右侧者11例;周围型13例,中央型10例,混合型7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500000 U的尿激酶(国药准字H23020104,黑龙江迪龙制药有限公司),患肢踝关节上捆扎止血带后足背静脉微泵缓慢注射,注射结束后松解止血带,每日1次,疗程5~7 d。给予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国药准字为H20063910,河北常山生化药业)5000 IU,每日2次,疗程5~7日。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国药准字H31020143,上海信谊黄河制药有限公司),每次0.5 g,每日2次。在停用低分子肝素钙前2 d开始口服。治疗过程中同时结合其他常规对症治疗措施、监测APTT、PT、TT、INR,根据INR调整药物剂量,将INR维持在2.0~3.0。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清热利湿活血法中药。方选舒血通脉饮加减,基础方为黄芪30 g,大枣15 g,赤芍15 g,丹参15 g,红花10 g,茯苓20g,当归20 g,川芎15 g,何首乌15 g,炙甘草5 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服用。两组均治疗2周。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所有患者患、健侧髌骨上15 cm周径及胫骨粗隆下10 cm周径,计算治疗前后髌骨上15 cm周径差及胫骨粗隆下10 cm周径差,对比两组值前后髌骨上15 cm周径差及胫骨粗隆下10 cm周径差改善情况。同时于患者接受治疗前及接受治疗2周后抽取患者肘静脉血,进行凝血4项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4项变化情况。

1.5 疗效标准 根据患者患肢周径改善程度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显效:患者患肢周径及皮温正常恢复正常。有效:患者患肢周径及皮温较前明显改善。无效:患者患肢周径及皮温恢复未达到以上治疗标准者。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并对数据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患、健肢周径差值比较 见表1。结果示两组治疗前患、健侧髌骨上15 cm周径差及胫骨粗隆下10 cm周径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2周后,两组患健侧髌骨上15 cm周径差及胫骨粗隆下10 cm周径差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及后患健肢周径差值比较(cm,s)

表1 两组治疗前及后患健肢周径差值比较(cm,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 别 髌骨上15 cm周径差 胫骨粗隆下10 cm周径差观察组治疗前 5.96±1.05 5.39±0.56(n=30)治疗后 3.01±0.31△3.12±0.49△对照组治疗前 6.11±1.02 5.56±0.71(n=30)治疗后 3.71±0.61*4.10±0.93*

2.2 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 见表2。结果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

表2 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n)

2.3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4项变化情况比较 见表3。结果示两组治疗前PT、APTT、TT及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T、APTT、TT及FIB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上常见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患者存在高凝状态,其主要因素为促凝集和促凝血因子增高,且抗凝集与抗血凝因子逐渐下降,纤维蛋白溶解机制损害[6]。临床研究显示,血浆蛋白低于20~25 g/L即形成静脉血栓[7]。低分子肝素是普通肝素经酶解或化学降解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抗凝血酶Ⅲ依赖性抗血栓形成药。尿激酶溶栓、肝素钙抗凝及肠溶阿司匹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远期治疗效果不显著[8]。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4项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4项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 别PT(s) APTT(s) TT(s) FIB[p/(g·L)]观察组 治疗前(n=30)治疗后对照组 治疗前13.28±1.32 35.31±3.39 1.22±0.11 3.88±1.41 13.51±1.79*36.17±5.95*1.21±0.67*3.85±1.57*13.35±1.16 35.35±5.37 1.25±0.18 3.85±1.26(n=30)治疗后13.21±1.29*35.63±6.16*1.22±0.35*3.82±1.7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属于中医学 “脉痹”、“血痹”的范畴,《素问·痹论》云“在于脉则血凝而不留”,“凝于脉则为泣”,《血证论·肿胀》指出“淤血流注,亦发为肿胀”,“但去淤血,则痰水自消”,因此本病病机与淤血阻脉密切相关。《素问·痹论》“以夏遇此者为脉痹”,《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血痹病从何得之……加被微风,遂得之”。《医宗必读·痹》“脉痹,即热痹也”。因此,脉痹之主要病机为除血凝不流之外,还有湿热阻络,治疗当以活血化瘀,清热利湿为治疗大法。舒血通脉饮由黄芪、大枣、赤芍、丹参、红花,茯苓、当归,川芎、何首乌、炙甘草组成。方中重用黄芪补气,取“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之意。配丹参、红花活血化瘀,当归、何首乌补血养血,赤芍清热养血,止痛散血,茯苓渗湿,川芎行气活血,散瘀止痛,大枣、甘草助黄芪补气行血,调和诸药。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赤芍、川芎可以有效扩张外周血管,缓解血管痉挛,增加血液循环,减轻微循环障碍,减少血小板,增加抗凝和纤溶活性,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液黏度,增强血管内皮抗血栓形成能力。红花与炙甘草在治疗过程中具有消炎、降低纤维化程度作用,促进血管内皮组织修复。茯苓含有较多的糖分,具有抗菌,抗病毒,消炎止痛及消肿作用。丹参属于活血化瘀的重要药材,同时也具有整修微循环形态、降低血黏度以及提高组织摄氧能力,保护下肢的深静脉瓣。何首乌具有养血调血的功能,通调冲任,补肾之阴阳,从而使得患者肾中的阴阳相互转化,加速血液回流,增加静脉容量,加速静脉回流量[9]。

本研究通过对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对比常规西药与联合中药两种治疗方法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同时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特征。结果显示,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患健侧髌骨上15 cm周径差及胫骨粗隆下10 cm周径差具有较大差异。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T、APTT、TT及FIB水平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跟踪调查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性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3.33%。这表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治疗中联合中药清热利湿活血法的治疗效果显著性高于尿激酶、肝素钙及肠溶阿司匹林,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这一结果和相关文献报道的数据相一致[10]。因此,笔者认为,临床上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治疗,建议采用西药联合中药清热利湿活血法,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疾病的治疗效率。

综上所述,清热利湿活血法联合尿激酶、肝素钙及肠溶阿司匹林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的患健肢周径差,稳定PT、APTT、TT及FIB凝血现象,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1] 黄星,陆倩.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肾病综合征下肢静脉血栓20例临床观察[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13(5):669-670.

[2] 贾斌,张勇,高迪,等.中医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用药特点的聚类分析[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5):717-718.

[3] Sirolli V,Ballone E,Garofalo D.Platelet activation markers in patients with nephrotic syndrome:a comparative study of different platelet function tests[J].Nephron,2002,91(3):1123-1126.

[4] 郭宏斌,王丽萍.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价值及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4,1(12):188-189.

[5] 花君霞.桃红四物汤配合西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54例[J].陕西中医,2011,32(1):44-45.

[6] 程生赋,杨力,程生林,等.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4):63-64.

[7] 殷玉杰,薛荣梅,肖映昱.温阳通络法治疗恶性肿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41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2,44(1):25-26.

[8] 刘东敏,赵明君.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4例[J].河南中医,2011,31(6):646-647.

[9] 刘焕莲,何恩良.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分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3):79-82.

[10]李振宇,霍长亮.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肾病综合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1,2(1):19-21.

R543.6

B

1004-745X(2014)11-2108-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4.11.062

2014-05-06)

猜你喜欢

肠溶周径患肢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四肢骨折后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
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抗栓作用的研究进展
吲哚美辛肠溶Eudragit L 100-55聚合物纳米粒的制备
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膝关节容积率与术后早期膝关节活动度的关系研究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桃红四物汤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
Rigid ureteroscopy in prone split-leg position for fragmentation of female ureteral stones:A case report
综合性疼痛护理干预促进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