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唱视角下的甘肃民族音乐教学

2014-09-03刘锦

艺海 2014年1期
关键词:乐谱民族音乐少数民族

刘锦

【摘要】视唱练习作为一种耳熟能详的培养音乐技能的方式,有其独到的教学作用。本文主要介绍甘肃民族音乐教学运用视唱练耳的重要性,从而使视唱教学方法得到广泛的普及。

【关键字】视唱;甘肃民族音乐;民族音乐教学

一、甘肃省民族音乐教学背景

甘肃居住着众多少数民族,他们为甘肃省文化的多元性做出了突出贡献,尤其对民族音乐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民族音乐的重要价值,并积极参与保护民族音乐文化的活动中。当然,最有效的保护民族音乐财富的方法就是积极推动民族音乐教学,让更多的孩子学习民族音乐,欣赏这种音乐优美的旋律,体会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然而,在甘肃省经济和教育相对落后的大省来说,难度极大。具体说,这种难度体现在教育体制不够完善,教育部门设置并不合理,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对偏低。而音乐教学作为教育中的一个环节,也没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对于民族音乐这样宝贵的民族财富,我们必须保护和传承。这就要求广大音乐教师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音乐教学中来。

二、视唱在民族音乐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所谓的“视唱”,即“视唱练耳”,是指一种能够在看到乐谱就能演唱曲目的技能。按照视唱时演唱者的参照材料,视唱可以分为两种:简谱视唱和五线谱视唱。视唱练习可以分为两部分:视唱和听觉训练,通过这两种训练,演唱者对各种谱号音高,音符等的掌握将会日渐熟练,对于这些符号的反映速度也会逐渐提升,最终才能在演唱是做到有节奏,有感情地将曲目演唱出来。视唱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夯实基础,为以后的音乐演绎打好坚实的基础。关于这一点广大音乐教师早已达成共识。近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将民族音乐的曲谱加入到学生的视唱练习中的重要意义。已经有很多教师开始了这样的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音乐教学的重要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1.民族音乐中使用乐器的多样性。很多少数民族将当地的自然资源有效利用起来,制作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并演奏出了融合民族精神的优美乐曲。例如傣族的象脚鼓,瑶族的长鼓等等。对于这些音乐的学习将会丰富学生对于乐器的了解,这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将会是非常有好处的。此外,不同的乐器对于同一首曲目的演绎也是有所差别的,学生只有亲身试验过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奥妙。这些对与学生对于音乐的把握都是相当有益的。

2.体会不同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总是渗透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音乐自然也不例外。例如:藏族的音乐大多旋律宛转悠扬,蕴含着劳动人民对草原,对故乡的深深依恋。而东乡族的音乐则相对比较明快,表现了人们对于大自然的热爱。这些区别只有当学生进行视唱练习之后才能有更深的体会。也只有当学生理解了音乐中蕴含的丰富的情感,才能真正感知这个民族的热情。这些知识会对学生以后的音乐创作具有极佳的示范作用。

3.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在以往的视唱练习中,学生使用的大多数西方的乐谱,真正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乐谱是十分有限的。这样的练习会给学生一种错觉:只有西方的乐谱才是真正的佳作,而我国在音乐创作方面的成就则是不值一提的。然而实际上恰恰相反,我国优秀的音乐作品是数不胜数的,但是这些优秀的作品却没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倘若教师能够有意识地在视唱练习中增加民族音乐的乐谱,那么学生将会逐渐认识到我国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进而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文化的精髓。久而久之,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也会逐渐浓厚起来。

4.保护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我国少数民族人数的逐渐减少,少数民族的文化也随之衰落。为了挽救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人们已经开始不遗余力地收集和保护这些文化。有效保护民族文化的方法之一就是文化的传承,即让更多的人们认识这种文化,将其传播开来。只有这样才能使文化真正地生存下来。现在,还有很多人对民族音乐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他们并不能站在欣赏的角度去感受音乐中饱含的丰富情感。那么如何让更多的人去感受少数民族音乐的优美韵律呢?这一艰巨的任务就落在了今天的学生身上,但是他们必须首先加深对于民族音乐的理解才能将其原汁原味地传播开来。那么将民族音乐的乐谱加入到他们的视唱练习中来也就成为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而且这才是保护民族文化的长久之计。

(责任编辑:刘小红)endprint

猜你喜欢

乐谱民族音乐少数民族
山之高
是你一直想着我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乐谱:放飞梦想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