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汉大剧院”模式看演艺文化的发展
2014-09-03韩丽
韩丽
田汉大剧院持续6年创造了“365天,天天有演出,天天爆满”的奇迹。这种现象被业内称之为“田汉大剧院现象”。这种现象的造就着就是湖南红太阳演艺集团。
长沙歌厅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音乐茶座。当时市民休闲娱乐活动相对单一,在茶座听长沙弹词或者在书场听说书是很多市民的选择。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娱乐方式的多样化,歌舞厅与夜总会渐渐开始流行起来。长沙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歌厅“航空”诞生于1988年。当时由于娱乐方式多样性的稀缺,这种新型的小剧场式表演糅杂了歌舞、戏剧、杂技、相声、小品等各类演出的综合性文艺表演得到了市民的认可,超高人气背后是回报给剧院经营者的巨大利润,一时间大批商家趋之若鹜,新开的歌厅也如雨后春笋一般诞生。至1993年,长沙市区的歌厅已多达150余家之多,市场极为繁荣。但由于一时间遍地开花,竞争激烈,歌厅开始无限度地迎合观众口味,荤段子、黄段子等恶俗表演一度风行。长沙最初的歌厅文化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形成的。长沙歌厅文化发轫于本土市井文化,渗入了一些“舶来”文化元素,从其本质来说属于通俗文化。广义上说,长沙歌厅文化的主题形式包括歌厅、演艺酒吧、KTV等,狭义即是歌厅(本文中所提到的歌厅,除非特别说明,均为狭义)。在当时,长沙歌厅文化是初级的,它没有摆脱大众对歌厅文化是低俗文化、夜场文化的观念。然而真正使长沙歌厅文化声名鹊起,摆脱大众对其定义为低俗文化的观念是从红太阳演艺集团的正式入住长沙拉开序幕的。
1999年秋,红太阳娱乐有限公司抢滩长沙,创建红太阳演艺中心,它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当时长沙歌厅行业的市场格局,更是带来了一次演艺行业的大变革。当时,长沙歌厅正处于发展的高峰期,随着文化娱乐形式日趋多元化,长沙歌厅业在“蓬勃发展”美丽的外衣下面,也蕴藏着疲软滑坡乃至盛极而衰的危险。
一、消费者文化素养提高,众口难调的问题一直存在
“观众的掌声就是演员的饭碗。”尽管歌厅在节目生产和编排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但实际上,众口难调的问题一直都存在,而且消费者的文化品位、文化档次和欣赏水平在不断地、快速地提升,消费者的眼光也变得更加“挑剔”,口味更“刁”,更难“伺候”。因此,歌厅很难满足顾客的需求。歌舞、相声、小品和乐器演奏等传统节目依然是人们喜爱的节目种类,但是消费者更喜欢参与一些互动游戏。单一地欣赏和被动地接受娱乐节目,已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
二、节目更新力度不足
在当时的消费者中,大部分人看重“演艺水平”、“节目更新”,而长沙歌厅80%的场所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更换一次,半个月换一次的仅为5%。节目翻新或者架构调整滞后,加之,调剂的节目又存在地域差异、文化差异等“水土不服”的现象,导致歌厅的上座率下降,老客户资源流失情况严重,歌厅企业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
三、节目缺乏创新
为了争夺市场和消费者,分散经营的歌厅往往“山头主义”思想严重,好的资源难以整合,好的经验难以学习推广;或者一旦出现什么好经验和好节目,大家便不计成本和不考虑自身实力一哄而上,如男声反串女声、搞笑东北二人转、电视新秀演出等,结果原本是叫好的节目,却变成每个歌厅如出一辙,毫无创新,缺乏个性。
而此时,红太阳等大型歌厅将歌厅文化正式推入了大剧院,正式在全国首次推出了以纯粹演出节目为主的的剧院模式,使得歌厅已经成了功能齐全的综合演艺城,形成了成绩斐然的“田汉现象”。这种雅俗合流的表演形态,不仅顺应了富有浓厚地域文化意蕴的大众文化消费心理,也直接影响了整个湖南歌舞娱乐市场的产业格局和价值取向。红太阳演艺集团大量借鉴了百老汇的表演风格,但又区别于百老汇,加入了湖南本土演艺等元素,形成了一个杂糅高雅与通俗表演。例如,红太阳演艺集团在舞蹈《卡门》中的编排,红太阳式的《卡门》巧妙将歌剧中的优势与现代踢踏舞等进行了融合,将主人公之间的爱恨情仇表现得淋漓尽致,将故事中的情节直白传达给了观众,使得红太阳式的《卡门》彻底摆脱了歌剧《卡门》曲高和寡的局面。舞美、灯光的合理设计,使整个舞台呈现出炫目华丽、时尚风情的效果,使整台节目充满现代感。3D电子技术也开始在舞台设计、舞蹈编排中广泛运用。主持人采用幽默诙谐的主持风格,与观众打成一片。主持人与观众的互动也不再仅仅只限于台上与台下的直接互动,更是将台下的观众直接请上了舞台,与演员、主持人共同参与活动,与当时的现有的互动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区另U,满足了观众的需求。除此之外,红太阳演艺集团还加深了节目文化底蕴,加强了湖湘文化的宣传。如红太阳演艺集团打造的文化类节目《潇湘画卷》,《潇湘画卷》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潇湘八景”为创意源点,依托潇湘地区独特的人文自然文化为背景,将智者善水,仁者悟道做为主要主题内容,以多元的艺术形式为呈现手段,延伸覆盖至周边区域的少数民族文化,将原生态的舞蹈、歌曲、曲艺、音乐、杂技、武术、魔术,舞蹈结合多媒体特效元素进行提升与混搭,以全新现代时尚的创作理念营造一种即熟悉又新颖的视听饕餮盛宴。
红太阳演艺集团的这一种有别于酒吧、歌舞厅,也有别于正规剧场的专业演出的,一种融大众性、通俗性、娱乐性、艺术性和参与性于一体的新兴演艺方式也因此正式横空出世。随着长沙的歌厅注入的这种新表演方式,长沙歌厅实际意义也已经远远跳出了人们对一般歌厅的那种黑灯瞎火,声色犬马,小打小闹,自娱自乐的认识,对歌厅产生了全新的印象。这种新兴的表演方式在短时间内很快取代了长沙歌厅原始的表演方式,使得表演变得雅俗共赏。而在这种演艺方式下产生的歌厅文化得到进一步地提升和发展,在潜移默化中取代了长沙原有歌厅文化,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演艺文化。
长沙歌厅文化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市场化竞争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歌厅文化已经走向演艺文化发展的道路。目前,歌厅文化已经向演艺文化转变,它的绕开传统理性文化范畴下的“美感文艺”的节目策略,这种演艺文化让观众在演员的生活化、艺术化表演中获得快乐,不知不觉中享受了属于平民生活的大智慧和真美丽,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长沙歌厅十余年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一个从盲目到有序,从零星到规模,从粗俗到高雅与通俗相结合的发展过程。作为一项文化产业,它已跳出了在它的草创初期给人们留下的那种仅仅为了是消遣而存在的思维。随着时代的发展,演艺文化一旦被主流文化认可,必然会接受先进文化的引导,它自身的自律机制自然也会被激活。演艺文化虽然有很大的草根性和自发性,但也正是它的草根性,恰恰反映了最广大群众的精神消费需求,从而构成了巨大的发展市场和挖掘潜力。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宏伟目标的提出,我国文化建设掀起了新的高潮,各地陆续建设了~大批演艺中心剧院,其中不少大剧院成为城市的文化地标,而这些大剧院中演艺文化可以说更代表着这些城市的文化品位。欲受其重任,必承起重。演艺文化代表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这也在无形中对演艺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提升文化品位不仅仅是政府的事,它也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企业应该履行的责任与义务,这也是红太阳演艺集团的文化自觉。红太阳演艺集团有着长远的文化愿景,那就是将红太阳演艺集团品牌响彻全国、走向世界,以高品质的演艺鼓舞人、激励人,形成高品质的演艺文化,以助力“中国梦”!
(责任编辑:杨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