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实践中感悟“班级管理”

2014-09-03魏雅玲

课外语文·下 2014年8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班级管理管理

魏雅玲

【摘要】“管理无定势,事事皆学问”,班级离不开管理,更离不开哲学式管理,需要管理者潜心琢磨管理方法,不断探寻管理中严与爱的切合点。

【关键词】管理;班级公约;学生需要;班会活动;课外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驻足回望,在教育战线上工作已三年多了,我深刻体会到做老师的艰辛和快乐。著名作家席慕蓉说:“生命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在生命之河的左岸是忘记,在生命之河的右岸是铭记……”我始终铭记着这些最欢乐和最辛酸的体验,回忆着,感受着,思索着。

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一班一园地。记得我刚来到大房学校,接手了“全校最调皮的班级”。作为班主任的我遇到许多困扰,那时,学生经常向我打报告:“魏老师,有人扔了我的书”“魏老师,有人偷了我的作业本,把名字改了”“魏老师,我的笔不见了”“魏老师,有人扔了我的书包、笔袋”“魏老师,×××没扫地就回家了”“魏老师,×××躲在厕所旁不来劳动”“魏老师,你们班×××打架了”……我不是侦探,也不是监控器。面对着一大堆可笑可恨的事,缺乏教学管理经验的我,那时只能生气地“质问、斥责、批评”,当然这种方法有奏效的时候,但所得到的效果却使个别学生产生不满和反抗心理。

我迷惑,我烦恼,“教育学生要气在表里,不要气在心里。”看着满脸愁云的我,老师笑着开导,我感激她教我“心理安慰法”,但也深知自己只能多学习,多请教,多钻研。于是,我真诚地请教有经验的班主任、领导以及校长,并充分意识到:教育上单方面的严和爱都是行不通的,我应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能受到同等的尊重和关注,找到严和爱的切合点。

一、师生共同制定班级公约

伟大的领袖邓小平同志说:“好的制度,坏人也可以做好事;不好的制度,好人也能做坏事。”可见制度的重要性。班级公约是立班之本,每个班级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而我所带领的这个班级存在着诸多不文明现象。于是,我便倡导学生针对性地制定班级公约。在班会课,大家对班中同学之间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讨论,如:欺负同学、乱动同学东西、作业未按时完成、劳动不负责等,在讨论后,制定了班级文明公约:

(一)上课文明

专心听讲,认真笔记,课堂发言要举手,不吵嚷,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

(二)课间文明

文明用语,团结友爱,不骂人打架,注意玩笑的程度,不欺负弱者、女生、低年级同学,不乱动同学东西,不在班内及走廊追逐打闹,不大声喧哗、串班等。

(三)劳动负责

一天一人值日,做到认真负责,值日不到位,家长负责监督。

将学生分成四组(调皮生归为一组,班主任监督),小组每周轮流劳动,评选“最佳劳动组”。

班级公约的制定让同学们有了规范自己行为的标准。“魏老师,×××没扫地就回家了”,按照规定需要请家长来校监督孩子值日。感谢的是学生爸爸很配合,带着他眼中“调皮捣蛋惹是非”的孩子来校值日,并在我的指导下漂亮地完成任务,获得称赞。惩罚与表扬分明,从此他再也没有在“值日”中缺席。其他学生看到我认真落实班规,坚持督促检查,便更加规范自己的行为。

渐渐的,在我的坚持与努力下,班级走上规范化的轨道。孩子们的自觉性增强了,乱动别人东西的现象渐渐减少,劳动承包责任制的落实,也使他们有了强烈的劳动责任感。

二、关注学生需要

小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态度、日常表现各有其特点,不能因为他们年龄的增长,就放松警惕性。于是,我从原班主任那里,仔细了解班级情况,并进行家访,课间经常深入到学生中,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虽然调皮多动的学生很多,但我拿出了极大的耐心,通过上门家访、电话家访、与生谈话等形式,在了解家庭情况的同时也了解了学生的需要。

“我孩子会阅读《史记》,喜欢看《百家讲坛》,还会向我们汇报班级里发生的事,如果老师上课没提问他,他心里会难过,有人欺负他,他也会告诉我……”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表现欲与自尊心,这个身患残疾,说话不清,写字潦草,每天需要妈妈抱着上学的孩子,也同样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关爱。于是,我经常教育学生“尊重、关爱同学,学会换位思考”,上课也时常关注他,鼓励发言,令我吃惊的是他的记忆力很不错,背诵流利。在我影响下,他变得更自信,和同学相处更和睦了。

“我孩子小时候头部受过伤所以记忆力很差。”这是家长为孩子没完成当天的背诵所陈述的理由。虽然我为此有点难过,但仍坚持事在人为,于是我为孩子制定每天背诵的内容,每成功背一次,便微笑地鼓励一次:“老师知道你已经很努力了,不过下次能背诵得更多一点就更好了。”令人惊喜的是,第二学期他便以惊人的记忆力,获得了:“背诵第一”的称号。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会上的需要(友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小学阶段每一个年级的学生都充满差异性,但他们都有友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教师应该经常性地用各种方式进行调研,针对性地进行激励与指引,关爱学生身心健康。或许在实践中,现实与理想总有一些差距,但我们不能安于现状,应在实践与探索中不断进取,努力寻找贴近实际又有效的方法。

三、充分利用班会活动课

班队活动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一种重要途径,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班主任的主导作用。一次成功的主题班会,应富有感染力和启发性,如《交通安全伴我行》《缅怀革命先烈,继承传统文化》《珍惜水资源》等,既有利于学生加强体验和感受,又有利于增强班级凝聚力。

当然,活动要有针对性,需要根据班级情况适时适当组织。比如我曾对学生到处乱扔垃圾的问题而头疼,无论怎样的明令禁止、三令五申,却效果不佳,这时候班队活动课起到重要作用。我展开了一次《清洁班级卫生》的班会,引导学生换位思考,把班级比作家,问学生:“如果家里这样脏,你们怎么想,怎么看?”学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都觉得自己的行为给班级带来不好的影响。接着我引导学生将垃圾分类、回收饮料瓶,建议把回收的费用当班费,当他们看到“堆积成桶”的瓶子,不禁感叹:我们班的垃圾太多了!“你们有没有办法能减少班级垃圾?”通过讨论之后,学生表示不乱扔垃圾,不带零食,并协议倘若谁在班级吃东西,就请客……后来,学生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互相制约,自我约束,不随便吃零食,并养成了回收垃圾的习惯。endprint

“努力了就不后悔”是我在班会课上常说的话,“我希望你们努力去做每一件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如果每天都做一件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如一次漂亮的作业、一次愉快的上课、一次小小的进步。那么,每年的生活都能开出三百六十五朵鲜艳的花。”有时,我不知道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话的含义,但我能感受他们的变化,字迹潦草的同学工整了许多,经常拖欠作业的同学也按时交作业了,或许“亲其师则信其道”吧,学生相信我的话!

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

电影《小孩不笨2》中有这样一句话:“资源放错了地方就是垃圾,垃圾放对地方就是资源。”我相信每个小孩子都不笨,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这班学生在学习、纪律等方面约束力较差,但也有优点。如:有的绘画方面有一定的特长;有的朗读能力强;有的唱歌跳舞方面有优势……我便利用这些闪光点,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活动,如芗城区小学生“成长的快乐与烦恼”情境表演赛,校消防演练、校作文比赛、校六一文艺汇演……这样既发挥了他们的特长,又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心情好时,我还会带领学生唱唱歌,例如《打靶归来》《金扁担》《让世界充满爱》等,偶尔还会在课堂上穿插一些故事,会组织他们到操场上唱歌、赛跑……作为一名教师,我经常在努力让自己的学生幸福!

我很欣喜学生参加比赛能获奖,很高兴能听到学生说:“今天魏老师带我们玩得很开心!”也为家长的话“魏老师,感谢您让我牵着孩子参加六一儿童节歌唱比赛!”而感动,更意外接到家长的电话:“魏老师,谢谢你,孩子常说:‘魏老师对我们很好,要是三年级起就是她教该多好啊,昨天他回家说:‘妈妈,魏老师今天说我们表现好,教了我们一首歌,唱着唱着说忘记了,今天想起来,又唱给我们听。真的很感激你!”

“人性最深处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心理学家威廉姆·杰尔士)我想:如果学生发现自己的某种才能被欣赏,我相信他们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而家长和老师看到他们的进步,也会更加关注与开心。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工作在小学教育第一线的年轻班主任,我一直在摸索班级管理的方法,也在不断探索严与爱的切合点。如今,这班孩子已经上了初中,虽然他们曾经给我制造这样或那样的麻烦,但在教育他们的同时,我也深深地体会到教学相长的深刻内涵。法国企业界有一句名言:“爱你的员工吧,他会百倍爱你的企业。”我想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班级管理。“管理无定势,事事皆学问”,我难以用语言将其一一陈述,只能说管理是行动的哲学,说一尺不如行一寸,班级离不开管理,更离不开哲学式管理,需要管理者潜心琢磨领悟。

(编辑:董 娇)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班级管理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课外活动类作文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非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课外活动中的一些小技巧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