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浸润

2014-09-03王云龙

课外语文·下 2014年8期
关键词:品德教育人格小学语文

王云龙

【摘要】加强语文教学的品德渗透,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教师的人格、语文教学内容、个人自学等三个方面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品德教育;人格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小学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人文性。“文以载道”,文道统一,历来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也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加强语文教学的品德渗透,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

我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用语文教师的人格来培养健康人格

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相比于其他学科教师更多地触及到人、人性、道德、伦理、情感、性格。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对于学生来讲,教师的人格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灿烂的阳光。“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自己具有美好的心灵,才能使别人的心灵更美好。因此学生在生活中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综合影响最大的就是语文老师。学生无形中会把语文老师看作是生活的晴雨表。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如果能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学生,努力地展示生活中美好、光明、积极的一面,学生就会从我们教师身上领悟到生活之真、生活之美、生活之善。正如著名人文科学家陈思和所说,“面对生活的灰色,我们应该让孩子的眼睛明亮一些”。而语文教师坚强开朗的性格、温和幽默的语言、大方优雅的举止、渊博脱俗的知识会告诉学生生活是怎样的,人应该怎样生活。在学校里,教师是学生最亲近最尊敬的人,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往往成为学生最直接的榜样。教师的理想人格会像一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教师的人格之光对学生心灵的熏陶深刻且久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伟大的师爱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终生的。

二、利用语文教学内容来培养健康人格

在语文教学内容里,有歌颂祖国的篇章、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有抒情诗、有散文、小说等文体,有是与非、恶与善的判断标准,更有做人准则。语文教师应自觉把课文中有利于培养健康人格的内容利用起来,针对学生的年龄、认知结构水平,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人格教育。讲人格,首先要讲国格。爱国是人的爱心升华,是人格的一种表现,一种境界。在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歌颂祖国的文章,如《桂林山水》《可爱的草塘》《草原》《开国大典》等文质兼美的文章。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从具体的画面和形象的语言描述中产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觉,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让他们了解到热爱自己的民族,热爱自己的国家,是个人高尚道德情操的具体表现。

其次,要给学生树立仿效的榜样。如学习蔺相如的谦虚坦诚、虚怀若谷,李时珍的持之以恒、追求真知,周总理的天下为公、鞠躬尽瘁,《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班长忠于革命、关心同志,邱少云的顾全大局、严守纪律……这些高尚的人格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使之形成健康的人格。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来培养健康人格

人格健康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与控制能力,必须把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放在首位,坚持启发诱导,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判断,从而引发学生明理、觉悟,由此使学生逐渐形成健全的个性和独立的人格。

(1)个人自学。

教科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舞台”,因此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自学好语文课本,指导学生的自学应遵循“扶”到“放”的特点,循序渐进。初读阶段让学生运用手中的资料扫除学习障碍,大胆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自己努力去解决问题。长此以往,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对自己的学习有着较为明确的了解,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2)小组合作学习。

健康人格的人,总是乐于与人交往,对自己所属团体或群体有一种休戚相关的情感,与人和睦相处,把自己置身于同他人关心、信任的关系之中,拓宽心理空间。同时也让自己在团体中学会分析自我的方法,在与别人的比较中,认识自己不足的地方,提高自我认识的水平。所以要培养正确的自我态度,尽可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组织形式,小组中每人都有自己的职责,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由此也培养了自主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健康人格。

(3)延伸课外

健康人格必须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基础上,文盲不可能成为健康人格者。学生可通过电视、书籍、网络来获取各方面的知识,教师帮助学生处理这些信息,可开设阅读欣赏课、思维课、信息课等多种课型,满足学生追求知识的心理倾向,使学生能有更高的文化修养。在学科教学中,在知识的传授中,在能力的强化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做到知识的传授、能力、健康人格的形成三不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做出贡献。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可以做到,也是能够做到的。只要我们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有意识地注意渗透心理教育,那么在学生语文能力得到训练培养的同时,也一定能使他们的心理素质水平有所提高。而心理素质的提高,必将对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编辑:龙贤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品德教育人格小学语文
通过家园共育提升幼儿品德教育有效性的探索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中小学生品德教育分类指导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