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初三语文复习如何渗透心理疏导

2014-09-03邓静

课外语文·下 2014年8期
关键词:心理疏导有效策略

【摘要】初三阶段是初中生学习最紧张的阶段,由于面对升学和复习的压力,很多学生都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初中语文作为具有浓厚人文性的科目,应重视在初三语文复习中渗透对学生的心理疏导。本文试图结合自身经验,谈如何在初三复习阶段做好心理疏导。

【关键词】初三语文;心理疏导;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初三学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再加上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导致很多学生在初三复习中感觉力不从心。在这个阶段,初三学生的思想比较复杂,面对升学的压力,他们容易对未来产生忧虑,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神分散,对自己能力不自信,与父母、教师、同学存在沟通困难等问题,导致不良心理情绪的滋生,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容易引发学生的心理隐患,应引起初中教师和班主任的广泛关注。

一、在初中语文复习中学生容易形成的几种心理状态

(一)焦虑、浮躁的心态

随着中考的迫近,学生心理负荷不断加大,就很容易使学生出现焦虑、浮躁情绪。由于升学愿望强烈,学生急于提高成绩,往往费尽心思多写多看,却失之急于求成,反而得不到好的效果。当现实和愿望产生矛盾的时候,学生便很容易产生焦虑、浮躁的心理情绪,容易引发失眠、厌食,无法集中精力学习等问题,需要长时间调整。这种心理状况一般在中等学习成绩水平的学生当中比较普遍,他们的心理状态容易随着成绩的波动,学习时紧时松,影响了学习效率。

(二)易激动的心态

毕业班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大,情绪比较浮躁易激动,同学之间易发生矛盾冲突,一旦有了矛盾,往往容易引发争吵甚至斗殴事件,严重者会发生恶性事件,既伤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又分散了师生的精力,还给班级管理带来了困难。

(三)渴望倾诉的心态

初三复习阶段由于学生学习负担比较繁重,课外活动少,生活方式比较单一,缺少与旁人的交往和交流,而他们又有很多学习和生活上的困惑以及很强的倾诉欲望,渴望和老师交流,不少同学主动找老师交谈,希望能通过与教师的交流得到解释、安慰和激励。

(四)保守的心态

初三阶段是考试最多的阶段,随着各种考试的增多,学习竞争也日益激烈,有部分学生害怕别的同学学习成绩会超过自己,导致逐渐形成保守的心态,不仅不能积极回答别人的疑问,不向别人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且自己有了疑问也不会主动问他人,逐渐把自己也封闭起来。这种保守的心态,使同学之间缺少了合作,不能激活学习,影响了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初三语文复习渗透心理疏导的有效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由于种种原因,重理轻文在初三阶段是个比较常见的现象,很多人认为语文答案具有不确定性,且不容易像数理化那样经过某一阶段的复习就提高分数,导致原本对语文感兴趣的同学也对语文学习失去热情。而初三语文教师由于课时紧、任务重,出现给学生大量阅读资料,挤占学生课余时间的情况,导致部分学生难以对语文课产生兴趣。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最直接、有效的因素,因此,在初中语文复习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应该尽量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心理状态下学习;其次,应该让学生多体验成功的快乐。应尽量留给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对于那些学习落后、性格自卑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热心,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最后,要尽量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要尽量把语文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将学生从枯燥与压力中解放出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信心

随着中考的临近,学生难免会出现心情紧张、心理负担重等情况。学好语文的过程就是一个长期积累和坚持的过程,在初三阶段,有些学生付出了努力却没有在短期内看到效果,很容易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产生消极的学习心理。因此,教师在初三复习指导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当学生复习期间遇到挫折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客观评价,使他们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再结合自己的学习水平,制定切实的复习提高计划,按照计划执行并做好阶段性总结,通过总结,学生能够及时找出自己复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进而制定下一步的复习计划。

(三)积极采取丰富的教学手段

初中学生大多好奇心和好胜心比较重,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度,提高复习效率。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可以搜索一些与重点知识相关的视频和图片等,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出来,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教学知识。如在讲解莎士比亚的戏剧《威尼斯商人》的相关内容时,就可向学生播放《威尼斯商人》的相关戏剧或影片等,激发学生热情。还可以在复习过程中穿插各种小游戏,如美文朗诵表演比赛、即兴演讲比赛、答题竞赛等,让学生能够通过各种方式掌握知识,加深记忆,这比单纯的题海战术显然更有效果。同时,还可开展一定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形成师生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等。

三、结论

初三阶段是学生一生中的重要阶段,对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环境有重要影响。在初三阶段,学生的心理状态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要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教师就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和自由,让他们在压力之下有放松的空间,从而保障语文复习的高效进行。

参考文献

[1]仇文丽.巧用心理素质促进语文教学[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1(5).

[2] 刘玉婷.再议中考语文复习策略[J].文理导航(中旬),2012(8).

[3] 陈瑜.如何有效激活初三语文复习课[J].广西教育,2012(14).

作者简介:邓静,女,1967年生,大学本科学历,中教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三年级汉语言文学、历史教学工作。

(编辑:董 娇)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理疏导有效策略
浅析艺术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重要性
重视EAP工作增强员工幸福感的实践与探索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与教育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浅析控压钻井技术探讨与展望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