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备课过程

2014-09-03林雅萍

课外语文·下 2014年8期
关键词:鼓励引导学生

林雅萍

【摘要】我发现网络上关于这则神话的教学设计都大同小异,大部分都围绕文言文“先落实字词,之后分析共工形象,最后朗读”这样的顺序来完成。搜索关于共工的神话,发现共工的形象非常复杂,有极正面的,也有极反面的,《怒触不周山》也有很多版本,马克思指出神话的本质是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认识和愿望。共工只是人们解释自然现象的一个具体化的载体。因此,我觉得我不能凭自己的喜好在学生面前去定位共工的形象,那我的课应该做什么?我一时感到迷茫。

【关键词】语句层面;引导;鼓励;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接到这个课题,我首先思考的是,我可以借这则神话,传达给学生什么?再问自己,学习这则神话,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是什么,我的课堂又能帮助学生提升什么?

直到我搜索“上古神话”看到这段文字:

何新(当代著名学者)提出:“一般来说,每一个神话系统都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一是语言文字组成的语句层面;二是由一个语句集合构造成的一个语义层面,这个层面乃是对语句的第一层解释;三是作为深层结构的文化隐义层面,它构成对一个神话由来的真正解释,对任何神话的研究,只有在真正这个层面之后,才能算是成功的。”

针对初一的孩子,我应该如何正确引导他们去解读这则神话故事呢?此时,具体如何去做,我仍然是模糊的,但是我已经有了一个方向:把这则神话教学置于“文化研究”的视野之下,以解读神话的文化内涵为教学设计的依据。

如何置于?我尝试去实践,于是就有了下面的教学步骤:

以喜洋洋童言趣事作为课前破冰。

“神话时代是民族形成的童年时代。”这句话让我想到我可以我儿子的童年趣事来拉近学生距离,又可以得出童年时代拥有的特点:天真幼稚和丰富的想象力。

一、走入语句层面

(1)首先设计了一个走入神话的导入:(从大处入手)。

神话的时代可以说是民族形成的童年时代,儿童往往是天真烂漫的。但是我们中华民族在童年时代却过着一种异常艰苦的生活。生存环境的艰苦,迫使我们祖先很早就成熟了,并从中诞生了很多杰出的人物。神话,作为人类早期的一种文学样式,便是对这些英雄人物的反映。你知道哪些神话?同学们说说。

(预设: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炎帝击石生火、神农试百草、精卫填海、刑天舞干戈、黄帝战蚩尤、女娲补天)

追问:你猜猜哪个先哪个后?

(目的:引导学生把握内在联系性,鼓励学生大胆自信的学习态度)

(2)指名读,正音正形。(如果都对,请生友情提醒一下大家,哪个字需要注意?)

(3)自由读两遍,结合注释,了解文章大意。

预设:

请大家提出疑难点,老师标注,师生相互解决。

目的:疏通文章,积累文言词语,实化文言文教学。

二、走入语义层面

(1)从虚词“而”“之”,打开想象世界的大门。

共工怒而触不周之山,

共工怒触不周山。

对比,是否去掉两个虚词更加简洁?

预设:怒而触,有了这个停顿,仿佛可以想到共工那种愤怒的状态,不周之山,感觉这不周山的神秘、巨大、重要,为下文造成的后果做铺垫。

追问: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共工怒的样子吗?(怒不可遏、怒火冲天)

“怒不可遏”又是什么样的状态?表情、动作、语言分别会怎样?

(生描述)

同学们真会想象,板书:想象。

(目的:从虚词“而”“之”这一言语形式入手,体会其中的意蕴。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

(2)我们再来读这篇神话,文本语言简洁,但是可以通过想象补充的地方却很多

齐读,你觉得还有什么地方我们可以补充?

预设:争为帝?为什么争?为何怒?怒成什么样?撞后景象?颛顼后来怎么样了?

学生自由想象发言。

预设:

此处注意引导。

(通过追问学生所创版本的人物形象,神话影响着民族精神的形成。引导想象的合理性)

目的: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了解神话凭想象创造的特点。

三、走入文化隐义层面

(1)神话是古代先民在尝试认识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时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你能从文中看到我们的先人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吗?

充分预设:

(2)引用黑格尔的名言,帮助学生理解:

一方面,中国古代丰富多彩的神话,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族精神的形成。另一方面,这则《共工怒触不周山》还有更为重要的现实主义的色彩,是远古人类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解释“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的自然现象,而共工就是人们解释自然现象的一个工具化载体。

完成板书。

目的:帮助学生了解神话的由来,将本课教学置于神话研究的层面的体现。

四、课后拓展

1.在这节课的最后,我们必须要向一个人表示感谢。最后,我们今天得以学习的神话,“共工怒触不周山”,还有“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大禹治水”,都主要因为此人,此书得以流传。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道家作品。

目的:最后出示淮南子,是因为前面我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位置。觉得最后拓展正好可以联系其他神话。

2.课后作业(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一):

A.以《我读〈共工怒触不周山〉》为题写一点感受和思考,字数不限。

B.选读《淮南子》之“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大禹治水”等神话。

(编辑:马梦杰)endprint

猜你喜欢

鼓励引导学生
学生写话
沙画活动中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