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生阅读现状及对策

2014-09-03周素云

课外语文·下 2014年8期
关键词:阅读现状小学生

周素云

【摘要】阅读是小学生重要的学习生活,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他们都会接触不少的文章,进行着或深入或浅泛的阅读。然而客观说,现时的不少小学生却常常只会浏览,并不会真正走进文章,进行欣赏性阅读。笔者认为必须从赏析的角度去看待阅读,从赏析的高度去对待分析品味,以赏析的标准去衡量小学生的感悟与观点,才能逐渐培养出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提升小学生阅读的素养。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就小学生现状而言,小学生的阅读量明显不达标,从小学生的课堂表现、写作和阅读能力来看,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明显偏低。表现特征是:不爱读书,不知道读什么书,有书读不进去。人们常说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而未来开放、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小学生获取信息比掌握知识更重要。阅读则是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阅读是表达的基础,只有让小学生读得好,才能使他们写得好;阅读是个多方面吸收的过程,它能使小学生积累知识,开拓视野,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对小学生的精神世界发生重大的影响,对小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少教师在阅读课上大多注重知识的传输,理解过程中也大多注重讲解,训练的过程中把很多的注意力放在答案的正误上,却没有把语文最重要的学习阅读的方法教授给小学生,小学生最终未能学会自我阅读、分析、理解、答题。因此,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真正让小学生逐步学会阅读、会学阅读,这样才可能让师生从繁重的阅读教学中脱离出来,轻松地进行阅读理解,从而达到叶老所说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我们要指导小学生阅读,关注小学生学习状态,研究语文学法指导,总结有效经验,引导小学生掌握系统、科学的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激发阅读兴趣,形成阅读能力,促进小学生语文整体素养的提高。

一、在理解中懂得阅读赏析

小学生阅读文章,理解是进入赏析的第一步。句子或者文段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什么情感思想,这是必须要知道的。赏析必须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才会有厚实的根基,领悟和赏析才能走进作者心灵,更接近文本的本真。比如教学《姥姥的剪纸》,现在的小学生只从影视或者实物上去认识剪纸,毕竟是肤浅的。对剪纸艺术认识肤浅就难以体会姥姥剪纸艺术的高超,更难理解到本单元内含的“祖国文化丰富灿烂”的大主题了。有位教师在上这节课前,思考再三,决定去找美术老师,请他先在美术课上教一次剪纸,先了解一些剪纸的常识,体验一下剪纸的过程,然后再学课文。果然,学到“剪‘喜鹊登梅”那部分时,小学生忍不住啧啧赞叹,姥姥的心灵手巧顿时赫然矗立,人与文化同时给小学生留下恒久的印记。教师在此基础上,分析文章对这一处细节的描写,体会人物的语言和作者的补述,小学生不仅从中理解了课文,领会到文化的灿烂与人民群众的智慧才艺,更对文章的语言表达升腾起钦佩与仰慕。这还为后面单元习作“对照剪纸展开想象写作”打下了良好的铺垫。

二、在比较中学会阅读赏析

阅读教学中,有时文章很美或是词句准确生动,小学生并不能深入感悟到,先入为主的阅读甚至让小学生产生“事物本身就该如此”“写作就该如此”的幻觉。对此,教师不妨采取对比的方法,让小学生通过比较,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比较有横向比,也有纵向比,还可以立体比。所谓横向比就是拿这个作家的写法与另外一个作家的写法相对照,两相比照,理解各人观察和理解的迥异;所谓纵向比,就是拿这位作家的这一处描写与另一处描写相比较,体会作者这样布排的妙处。

在比较欣赏过程中,还要注意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特点,针对问题的难易程度,适时引导。课前布置预习,查询有关资料;课中安排学生合作交流,相机引导点拨,做到放中有扶;课后还可布置拓展性作业,让学生整理所学知识,加深印象,并获得更多知识。

三、在联想中自由阅读赏析

选入中小学课本的文章都是一些经典的美文佳作,其语言精美隽永、语意或丰富或空灵,堪为典范。对于这类文章,阅读和赏析课文时,适当借助于想象或联想,则能体会“思接千虑,横通八荒”的妙境,“语未达而意已远”之神奇体验。有位教师教学《鸟的天堂》,为了让小学生感受大榕树的静美,教师先播放一段配乐朗诵,让小学生闭目聆听,边听边想,然后说说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小学生根据听到的信息,再加上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后回答出很多美丽的画面,联想在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时,教师再让小学生打开课本,分析文章中大榕树的美,小学生陶醉于那浓浓的绿意中,跟着作者忍不住发出同样地感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啊!”事后,教师还布置写一篇同样写树的小练笔,以写促读,更深刻体会到作者观察的细致和语言表达的准确生动。

总之,小学是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奠基阶段,虽然因为抽象思维能力尚弱,感性思维仍占据主导,其阅读理解和赏析的水平比较浅,但不能因此而忽略小学生的审美需要和审美意识的培养。我们提倡小学生在阅读中要善于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通过自觉运用这种方法,将有关内容进行比较、对照和鉴赏,从中发现差别或共性,把握特点,在语文教学中适当渗透进赏析的意识和方式,从而活跃自己的思维,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不断提高阅读欣赏的能力。对于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文章的鉴赏分析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编辑:龙贤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阅读现状小学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