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初探

2014-09-03马利芳

课外语文·下 2014年8期
关键词:教师素质创新思维措施

马利芳

【摘要】对于作文来说,它是一种思维活动,具有极强的创造性,而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深受其影响。我们除了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还要提高作文的教学水平,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教师素质;创新思维;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对于我们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素质,才能提高作文课堂的效率。从以下几点谈一谈。

一、思想素质

(一)民主互助的师生关系。对于以往的作文教学,主要是教师定框架、定基调,把自己的观点、想法强加给学生,这样限制学生太多。而这种教学,学生大部分套用公式或范文。结果,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几乎一样。这样,学生创造性精神没了,创造性思维更没了。

(二)服务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始终是阅读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写作的主体。所以,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是帮助和解放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最终班级里学习的主人变得很多,从而我们自身的教学工作也取得到了很好的效果[1]。

对于写作来说,其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活动。学生要写出具有特色、经历和健康的作文,学生就必须具备创新的思维。在作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主要的,我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一下。

二、创新思维的培养

发展想象力,拓宽思维空间。对于作文而言,需要创造性的思维,而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想象力。我们可以借助想象的力量,把写作内容更好,在思路上拓展了;在情感上得到抒发;在形象上得到塑造;在意境上得到创造,而写作的选材、立意、结构和表达上,也都离不开想象。

对于中学生,一个明显的心理特征就是具有想象力,那么,我们要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

第一,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课余时间,让学生亲近体验自然生活,即:观察山、川的风景;花、草、树、木、虫、鱼的景象;让他们去体验人世间的生活疾苦;我们要教育他们如何做人,而且如何做有心人、勤于观察和思考的人。

第二,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我们的课堂,主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那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首先,我们借鉴想象丰富的作品。在课堂上,我们应指导学生如何去诵读文章,如何以丰富的情感去认识,从而为以后打下基础。其次,采用具体方式训练:1.幻想作文。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幻想能力,才能发展其创造想象力。2.假设作文。学生凭借生活,展开想象去构思自己的作文。3.延伸作文。学生不论看电影还是小说后,根据其中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让学生可以通过想象,进一步把内容延伸。

第三,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想象力。我们要想培养学生高效的想象力,除了在课外阅读上下功夫外,关键是引导学生如何用心去品味,尤其让学生去品味想象更多的篇章。这样,通过不断增强其感性认识,对作者的联想、想象的技巧进行思考[2]。在教学中,我们要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空间,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积累知识,丰富思维。学生要有知识的积累,这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很重要。我们除了让学生把课本中学到的知识学扎实外,还应把学生的阅读视野拓宽,引向更广阔的空间,为日后的创新思维构建广阔的知识背景。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有计划、积极地引导学生拓宽各方面的知识。第一方面:开设阅读信息课。学生进行自由阅读;做好读书卡片;写好读书笔记,在课余时间,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第二方面:建设班级剪贴栏。对于报纸的重大成就,即先进人物的事迹、优秀时文、热点话题等,让学生重点剪贴。第三方面:开展社会调查。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进行社会调查,诸如:工厂、农村、商店等的调查。

三、激活创新思维的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场合,只要用固定的思维去处理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措施,激活思维的因子,利用这种因子,来弱化思维的定势,产生创新的能力。以下我们就谈谈几种因子的重要作用[3]。

第一种是怀疑性因子。怀疑性因子是创新思维的第一因素,也就是要敢于怀疑,因为只有敢于、大胆地提出疑问的人,才能敢于独立地去思考,最后才会有新发现。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除了要鼓励学生外,还要敢于摆脱传统的旧观念,敢于打破砂锅问到底。

第二种是抗压性因子。我们要创新,也就是要不同于传统的、一般的答案。换句话,就要提出和大部分人不同的看法、主张。

第三种是自变因子。在作文教学中,老师除了创设创新的氛围外,还要给学生增加必要的压力,促使学生自变,从而使他们能够独立的思维。

四、创造性思维健康发展的方法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健康发展,从以下几种思维机智进行强化训练。

第一,发散机智。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展开他们丰富的联想,不断拓宽其思维空间。发挥学生的主观想象能力,不能约束学生的想象力,对于正确的想象给予表扬,对于错误的想象进行正确的引导[4]。

第二,换元机智。在写作中,将构成题材中的一个重要元素,换成另一元素进行训练,这种被称之为换元机智。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方法。

第三,转向机智。在作文教学中,转向机智的训练要强化,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四,创优机智。在作文教学中,在发散的基础上,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最好的思维去想象。

总而言之,在写作教学中,学生要做到:“知识的积累,思维得到丰富,想象力得到发展,思维的定势要弱化,激活思维的因子,强化思维的机智”。这样,他们的思维才能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晓薇.重视培养文本解读能力——从语文新课标看高师中文专业的教学[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2).

[2]刘胐胐,高原 .作文三级训练体系简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6(6).

[3]邱晓慧.高中作文教学的困境分析与解决对策[J].成功(教育),2007(1).

[4]吕绍平.作文教学思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1999(7).

(编辑:马梦杰)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师素质创新思维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教学反思与教学的关系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浅议高职英语教师语言基本功的提升
浅谈小学教师素质现状及提升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