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高阅读教学的方法

2014-09-03田合营

课外语文·下 2014年8期
关键词:框架习惯读书

田合营

【摘要】在语文能力范围里,阅读是一个最重要的方面,而学生学习语文,阅读能力是一项主要的能力。除了学习、吸收知识外,阅读也是一个重要途径,能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提高综合素质的。本文从以下几点,阐述了提高阅读教学的方法。

【关键字】阅读方法;氛围;交流;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好的阅读教学,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除了能够培养学生在信息的获取、语文知识的积累、各种能力的提高、智力的发展外,学生的情操还能够被陶冶和学生的品格被塑造。而对于每个人来说,特别是学生, 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因此,我们应当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重点来抓。首先,说说阅读方法。

一、阅读方法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教学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教育的作用,除了传递和积累知识外,在获得知识的方法上,还应努力。对于教师,不仅仅是“传递、授业、解惑”的人,而是加强学法指导的人。而语文教学是一个基础的教学,除了强调“学法”指导外,我们要重新确立学生的地位,下面列举两种较为可行的阅读方法。

(一)框架阅读法

根据文体的内容特点和规律性,再经过分析、归纳形成一个个结构的“框架”。这是抓住文章整体的一种阅读方法。在学习内容时,我们要抓“框架”,去归纳、对比,从而找到相应的内容,以达到理解、把握和记忆。在学习议论文时,可采用此法。论文具有:“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那么,这三个要素就可以构成了议论文的框架。而对于框架阅读法,其关键是要制定出适合的“框架”。即特点具有:“概括性、适用性”[1]。

(二)逆向阅读法

所谓“逆向”阅读法是与“一般”“习惯”不同的。在阅读时,我们不按照常规,首先看文章的标题或论点,再去阅读文章的内容。总之,一般阅读法遵循的原则是:由问题—思考—求证—对照—理解。通过这种阅读方法,独立思考是一个核心方面,只有善于独立思考,思维的积极性被调动了,学习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在民主、和谐的氛围里,学生积极阅读

对于一个和谐的阅读氛围,除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外,还能够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努力营造一个好的环境、氛围,而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和谐、共处、民主、团结的”。只有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带有的紧张、焦虑就不会存在,他们能够充分、自由地汲取知识。

我们要创设一种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氛围,在浓厚的阅读气氛内,学生能够了解作品相关的东西,能够融入作品情节里,去感受作者心情。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技巧,而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精心设计问题,其设计要“巧妙、科学”,学生也很容易回答。另外,对学生的学习情绪和主动性,教师的情绪起关键性的作用。所以,我们要营造一个阅读课堂教学和谐、轻松的氛围。让学生把课堂当作一个师与生共同探讨、共同交流的自由天地。

三、明确目标,给学生交流的平台

(一)制定教学目标,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对于学生,在每一节的阅读课,具体的目标和任务,必须要有训练。只有阅读目标明确,阅读目标才会比较具体。而在课文预习时,对于课文中的生字生词,除了利用工具书,学生查找、认识、学习、理解外,整篇文章需要学生阅读,感受作者的思想和感情。

对于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学生,在不同题材和体裁的课文上,选择的角度不同,而采取的教学方法不同。这样,对于各个层次的学生,才能学得好。所以,根据每个层次的学生,我们对其做到心中有数。只有目标和要求明确了,每个层次的学生,才能快乐学、热爱学、会学, 而在活动中,每个学生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训练、提高[2]。

(二)教给学生阅读方法、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

对于阅读来说,要求有:“深度、广度和速度,只有这样,阅读的效率才能真正提高。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分为几种方法:第一,泛读法,广泛的阅读。第二,精读法,熟读而精思。第三,通读法,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第四,跳读法,跳跃式的读书方法。第五,速读法,快速阅读。第六,略读法,一种粗略读书的方法。

对于教师,应该适时、分类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这是很必要、有效的一种手段。在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的基础上,尤其在阅读中,根据不同的题材和体裁的文章,能够积累阅读技巧,解决问题。而在一定程度上,往往有些词语是文章的核心,所以,我们理解文章,要抓住文章的突破口,这也是解答问题的关键。如:要留意文章或段落开头的词语和句子,即能够起到:“开篇;点明主题、照应;文章题目、总领;全文思想、渲染;文章气氛、埋下;下文伏笔、设置;文章悬念”等作用;还要注意“文中的词语和句子”,即起到的作用是:“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也要注意文章结尾的词语和句子,能够起到的作用:“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或者画龙点睛”。

四、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培养

对于一个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除了能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外,还能够打下好的基础,即:一个学习语言的好习惯,也是一个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因此,在语文教学时,我们应注重语文习惯的培养。而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素养的提高,有着积极、促进的作用[3]。有以下几点:

第一,培养学生爱读书、多读书的习惯。从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始培养,在启发的基础上,让学生爱读书、多读书,还要经常组织学生参与活动,如:“读书心得、交流会、故事会、阅读比赛等活动”。第二,培养学生动笔墨去读书的习惯。在阅读时、阅读后,学生做小练笔,写读书笔记。在书上,要勾点、圈画等。第三,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在读书、写作、学生阅读教材、课外书时,工具书是离不开的。

总而言之,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要从“点滴做起、细微入手、坚持不懈、反复练习”。对于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细心指导。除了教师要有周密的考虑、科学的安排外,还要有目的、计划、方法,循序渐进地去培养和发展学生。

只有这样,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得到养成。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除了有耐心、恒心外,还要严格要求、持之以恒,才能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1]王雪.运用趣味教学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J].吉林教育,2010(2).

[2]郑三福.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J].吉林教育,2010(2).

[3]刘洪军.阅读教学中写作训练实践之探索[J].学苑教

育,2010(1).

(编辑:马梦杰)endprint

猜你喜欢

框架习惯读书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我爱读书
WTO框架下
我们一起读书吧
一种基于OpenStack的云应用开发框架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