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识字教学有滋有味

2014-09-03陈丽清

课外语文·下 2014年8期
关键词:识字教学创新生活

陈丽清

【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也是启蒙教育的开端。教师应该在识字教学中善思、勤思,并加以实践,让识字教学变得有滋有味,让孩子充分感受学习是充满情趣和欢乐的!

【关键词】识字教学;生活;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人生聪明识字始”,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也是启蒙教育的开端。新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内容。长期以来,识字教学一直是被认为是认识几个生字而已,至于其中情趣的加盟和能力的培养考虑甚少。这就造成识字沉闷,毫无生机和活力。其实对于儿童来说,兴趣是巨大的动力,有了兴趣,就能保持旺盛持久的学习热情,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营造生活化的学习氛围,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等就能激发学生兴趣,情绪高涨主动投入学习。只要教师多揣摩识字课的内涵,就会感到其中真是其乐无穷,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对识字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识字教学源于生活

孩子的世界是感性的,识字教学是来源于孩子生活的经验。创设生活化的识字课堂,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从抽象、虚拟、枯燥的课文方块字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的机会,在现实生活、人际交流中,自发、主动地识字,激发兴趣,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在学习中感受生活的快乐。

(一)创设生活情境

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汉字,孩子的学习将兴趣盎然。新课程改革如春风拂面,语文学科有着更广阔的生活、社会等人文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新课程改革后安排的识字课更是来源于生活,回归生活。人教版第二册《识字6》出示的词语有“海鸥、沙滩、小溪、铜号、红领巾……”这篇识字课文贴近孩子的生活,公园里、大海边、少先队的一切都是孩子熟悉、津津乐道的。在教学之前,教师有意带着孩子进行了公园一游和少先队活动等,并用摄像机录下了全过程。

在导入这篇识字课的时候,教师播放了这段录像,牢牢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起孩子思维的层层浪花,他们一下子进入了情境之中,同时也走进了这篇识字课中。新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的学习从熟悉的生活开始,可以使学习过程更加地亲切,“这是我,你看我在走小桥呢。”“那是王民,他在爬假山!”“陈昆戴上红领巾的样子真帅!”“你看,你快看……”童声童趣的格调,有利于孩子形成最佳的情趣状态,教师很自然地相机出示词语。此时开始学习字词,孩子兴趣盎然,在对本课生字反馈看来,学生的识字巩固率也较高,事实证明识字教学是离不开生活的。

(二)借助生活事物

有不少专家学者提出“识字教学要与学生周围事物紧密联系”的观点,这样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深化学生对汉字本源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孩子运用语言文字表达事物的能力。开学伊始,我让孩子熟悉教室里的环境,认识教室里的班训、名人名言、“图书角”“学习园地”“卫生角”等班级布置,在孩子不认识的字上贴上写有拼音的标签,平时触目可及。在教学汉语拼音时,适时引读,并在课后随机抽查。这样,借助生活事物,在熟悉拼音的同时又能认识汉字。此外,鼓励学生回到家中和父母一起制作带拼音的汉字卡片,贴在家中物品上,包括厨房的调味品、日用品、客厅的家用电器上等,让孩子动手贴或由家长故意贴错让孩子去辨别。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不但认识了许多生字,还激发了强烈的识字兴趣。

二、识字教学注重创新

创新教育是永恒的话题,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它尊重人的价值,开发人的潜能。识字教学要重视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孩子在识字课上也能通过动手、动口、动脑,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究中国汉字的造字规律,使学习活动逐步内化为自身的智力活动,使识字与创造能力协同发展。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唤醒孩子主动识字的愿望,激励与培养他们创造性的愉快识字。识字教学多向辐射,开拓语文教学的新思路。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动手识字

让孩子动手实践一是能激发识字的热情,二则使孩子在自我操作的过程中能探索汉字的造字规律。例如:人教版第一册中的《识字2口耳目》,让孩子了解象形字的来历,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古文字形在纸上自由作画,图、今文字和古文字三者对照帮助学生形象作画,看谁图与字表达得最像。学生接受了挑战画得是那样的专一,不一会儿一幅幅孩子自个创造的古文字与生动的图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图与象形文字的对照使学生加深了字形的记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了发挥。

(二)动脑识字

教师要善于运用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好胜心、自信心等,更大地提高学习的效率。例如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请学生编字谜,编字谜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巩固生字的过程,也是学生创造思维培养的过程。孩子们编的字谜还真不错:“森”字的谜面是“三个十八垒一起”;“春”字的谜面是“三人看日出”。编字谜进一步提高了识字的能力,而且也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猜字谜能动脑,编字谜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措施。学生开动脑筋,观察字形,分析字形的结构,展开联想组织语言。创造字谜,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不就是他们创造出来的成果么!识字教学永远散发着创新的火花。

(三)识字教学的自助餐

所谓识字教学的自助餐,即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学科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对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尊重。摒弃师道尊严,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和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行为,营造一种展示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环境。例如在人教版第一册中的《识字2比一比》中,孩子对这篇韵文已有生活的体验,文中的生字新词都是熟悉的,此篇识字课我就采用了自助餐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要求自学或合作学习。教师提出要求,即在自主学习结束后,经得起大家的考察。于是学生都积极投入到了自主学习中去了,学习气氛很浓。孩子们有的在感情朗读,有的在分析生字,有的在互相交流,还有的在相互学习,最后教师组织了一场汇报自学交流会,学生踊跃参与,有美读的,有当小老师分析生字,告诉大家忘记诀窍的,例如“杏”记住:一棵树上结杏子,杏子张嘴笑哈哈……有的学生还在我的黑板上范写呢!学生之间还可用不同的方式互相考察。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这样的自主、民主、幽默、开放,非常受孩子的喜爱。

三、识字教学训练语感

叶圣陶先生讲:“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感是对文字的敏锐感知和迅速感知的能力,是构成语文素养的核心。编制的归类识字课文,字放在词中,词儿连成串,词串合成韵文。篇篇韵文美得就像一首首诗歌。所以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也应该渗透着语感的训练,促进语感的形成,培养学生识字的乐趣,增加他们审美的情趣。

(一)感受形象,培养语感

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较活跃,但对于他们来说字和词的感受就显得不太敏感。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词转化成活生生的形象,让学生触景生情,浮想联翩。这样才能对字和词有着具体的感受。在教学《爱迪生救妈妈》一课的生字时,“阑”“斥”“恍”等生字,由于学生缺乏生活经验,识记起来有困难,教师可以结合课文主要内容,编创儿歌:“妈妈得了阑尾炎,大家急得团团转,爱迪生,救妈妈,一溜烟,奔出门,爸爸斥责真委屈,捧回镜子把光聚,恍然大悟众人夸。”在这样的语境中,让学生读儿歌,感受爱迪生优秀的品质,同时,识字过程也变得生动具体了。

(二)借助朗读,培养语感

有人说过,普通的教师只是讲解,优秀的老师是让学生理解,真正的教师是把学生点燃。而朗读就有如一把火,让学生、教师一起燃烧。在识字教学中一个个的词、一篇篇的韵文都是美读的对象。在朗读中感受词的含义、情趣和韵味。学生的语感通过朗读中的想象、领会、揣摩,感受得到训练。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让学生放飞了想象的翅膀,一个个的新词都是鲜活的,孩子们的情感流露了,宣泄了!教师随即有感范读,再组织学生自由自主、自在地朗读,使学生的激情迸发。真正的美读拉开了帷幕!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体会意境,读出了词的韵味。学生的语感在此就得到了发挥和训练。

帕思卡儿说过,人是思想的芦苇。教师应该在识字教学中善思、勤思,并加以实践,让识字教学变得有滋有味,让孩子充分感受学习是充满情趣和欢乐的!

(编辑:龙贤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识字教学创新生活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