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语文教材中插图教学的思考

2014-09-03贾静芳

课外语文·下 2014年8期
关键词:插图小学语文

贾静芳

【摘要】插图是指插在文字中间用以说明文字内容的图画,是对文字内容作形象的说明,以加强作品的感染力和书刊版式的活泼性,它作为一种直观的视觉信息和教学媒体,是教材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关键词】小学;语文;插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对插图的使用率过低、运用不当的现象屡见不鲜,插图在教学中的使用效果堪忧。小学低年级段教师在教学中插图利用率相对较高,但效果不理想;小学高年级段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插图利用率较低,且效果不佳,甚至有的把插图忽略不计。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教材中的插图教学。

一、插图的功能与分类

(一)插图的功能

插图是教材的“第二语言”,作为课堂教学资源的一部分,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启迪性等特点。小学生尤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很容易被直观形象的插图所吸引。在课堂教学中,借助插图能帮助学生轻松地识字、释字、学文,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等方面的训练,从而把语文与认识事物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运用插图,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插图的分类

根据小学教材中插图出现的位置、内容及作用,插图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根据插图出现的位置,插图可分为扉页插图、课文插图、练习插图和补白性的知识短文插图。

(2)根据插图的抽象水平,课文插图可分为实物图、描绘图和漫画图。

(3)根据插图的功能,可将其分为装饰性插图、解释性插图和训练型插图。其中解释性插图包括说明性插图和描摹性插图两类。

(4)根据插图的内容进行分类,插图可分为人物插图、故事情节插图、动植物插图、自然现象插图、名胜古迹、珍贵文物插图。

二、插图的使用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只要我们老师充分发掘,就能让插图“活起来”、“开口说话”。那么如何有效运用插图呢?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使用插图导入

在讲授文字内容之前,利用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指导学生看图,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顺利导入文字知识讲解。这样由图到文,水到渠成,充分使用了插图,使插图“活”了起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如在讲授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杜甫的《绝句》一诗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先看图问:图上有些什么?学生看图后,纷纷回答,有黄鹂、大鸟、柳树、水、船,远处还有山、雪等,再让学生仔细观察,黄鹂几只,大鸟有多少等等。学生说出,两只黄鹂在柳树上鸣叫……大体诗意后,让学生读诗在讲解文字就容易多了。再如讲授北师大版一年级《咏鹅》、四年级下册《挑山工》、《渴望读书的“大眼睛”》等都可用此方法导入。

(二)使用插图过渡

有些课文不适宜一上来就看图,但在讲解一部分后,图文就结合得很紧密了,此时指导学生看图,即顺利地过渡,使课堂衔接紧密,又可让学生很快地理解课文内容。如在讲授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三月桃花水》时,就可用此法。在讲完第一部分时,此时指导学生看图,问学生:“河面上都有什么?”学生会说有波纹,紧接着问:“像什么?”有的学生就会说像琴,“为什么像琴?”学生接着读第三段的课文内容,轻而易举地就理解了。这样图文结合就可很好地理解课文,也激发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利用此法还可讲授一年级下册《小山村》等课文,课堂效果都不错。

(三)使用插图解释词语

有些课文中的词语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如果用词典解释反而越发让学生糊涂,此时使用课文中的色彩鲜艳,具体形象插图解释就轻松容易理解。如上面说到的《绝句》中的“白鹭”一词;一年级下册《插秧》一文中“水田”一词;三年级上册《葡萄沟》中“晾房”一词等等,学生生活经验少,此时让他们看图理解就容易得多。

(四)使用插图理解课文重难点

插图往往同课文的重点、难点部分密切相关,教师可利用插图作为解读难点的突破,化难为易。有些课文中的重难点比较难理解,光靠教师的一张嘴解释,大部分学生还是难以理解透彻,此时如有能说明问题的插图,拿来使用能省教师不少力气,何乐而不为呢?如讲授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时,学生对“伟大的灵魂”一词感到难以理解,教师照着教参书上的解释,学生依然一头雾水。此时,就可让学生参看课本插图,插图上哈尔威船长巍然屹立在船头上,一手向前伸着,嘴里大声说着指挥下面混乱的人群有秩序地逃生。通过看图上人物行为的对比,加上学生对危难时刻的想象,再理解“伟大的灵魂”一词时,就不会感到为难了。此外,三年级上册《望洞庭》、三年级下册《捞铁牛》等文章用此法,都能轻而易举地帮助学生理解难点。

(五)使用插图总结

就是在讲完课文之后,再使用课本中的插图对课文的中心加以总结,让学生加深印象和理解。如讲授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种一片太阳花》时,由于本课的插图是整页的课密密麻麻到处都是太阳花,很形象地说明了“繁荣昌盛”这个主题。所以建议教师在讲完本课后,做总结时使用本插图,既能很好地总结本课中心,也让学生印象深刻,难以忘怀。在讲授本册《海上的日出》时,也可采用此法,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总之,课文插图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悉心揣摩这一幅幅小小的插图,仔细思考如何巧妙甚至创造性地利用编者提供的这一系列教学资源,使小小的插图“活”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给孩子们带来一个大千世界。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备课文,也要备插图,努力挖掘插图中隐含的语言训练因素,并把它纳入每篇课文的总体教学设计之中。只有这样,我们的课文才会绽放出夺目的光彩,我们的课堂才会焕发出勃勃的生命力。让课文插图走近孩子,让课堂教学因插图而更精彩;让学生走进插图,深入插图,理解插图,解说插图,把插图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通过插图让学生更加喜爱祖国壮丽的河山、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让学生更加喜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愿意自觉学习、发展、传承。

(编辑:董 娇)endprint

猜你喜欢

插图小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谈对小学语文插图教学的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