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学生学习的视角看小学低段语文的朗读教学

2014-09-03梅晓莉

课外语文·下 2014年8期
关键词:低段语文朗读教学小学生

【摘要】我国的语文教学水平主要体现在朗读教学上,尤其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因为在教学初级阶段,熟练的写作运用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并非主要目的,最基本的语境和语义才是学生学习的重点,能否正确、流利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衡量语文课程完成与否的主要指标。

【关键词】学习视角;小学生;低段语文;朗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在传统的语文文本教学中,存在着较多的弊端和制约因素,这些问题不但成为下一阶段语文教学的瓶颈,同时对小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学观念有着消极的影响,使其在对语文这一课程的认识上产生误区,淡化了阅读的作用,无法完全领会文字和文法的奇妙,也和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相差甚远。本文以现阶段小学低段语文的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从学生的视角解析并探究其优化方案。

一、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法死板,课堂气氛沉闷

一般的语文课堂,老师都会采取先示范后练习,先分解再整合的教学方案。学习一篇文章,老师通常会先示范读一遍,此时的朗读仅仅是程式化地宣读,之后布置给学生的熟读、背诵几乎都是建立在死记硬背的基础上,学生几乎不会理解课文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即便背下来,也无法在学生的记忆中存活太久。

(二)朗读不被重视,丧失学习兴趣

很多学生一开始非常喜欢阅读,其在阅读和朗诵方面有着一定的天赋,因此,学生会主动去寻求更好的朗读方法去提升自己,同时在训练中使自己的求知欲得到满足。但这类学生并不一定能得到老师的支持,尤其不能把此举光明正大地带进教室和课堂,而只能作为一种业余爱好进行培养。

教师的注意力往往很容易被少数表现较好的学生所吸引,由于这一部分学生比较配合,老师就会多给其表现的机会,而另一部分对朗读感兴趣却没有足够表现能力的学生只能临渊羡鱼,自己的努力不能得到肯定,无法和老师进行交流,久而久之,学生的积极性被打消,对朗读的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

(三)学生对朗读缺乏正确认识

很多学生在学习朗读时只是应老师要求,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以为朗读无非就是做到一字一句不出错;或者,在集体朗读的时候做南郭先生,滥竽充数。这样的朗读只有一个空架子,并没有任何实质的意义。

二、小学朗读教学的对策

(一)制定正确指导方案,丰富朗读形式

正确的指导方案包含发音指导和朗读技巧指导两方面。

首先,在发音训练上,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标准的普通话,“平上去入”发音要准确,根据学生不同的发音特点来重点培养。低年级语文教学是入门教学,但学生在这一时期的接受能力非常强,这一时期所养成的发音习惯有可能跟随其一生。因此,教师必须制定完善的指导方案,让学生朗读时做到发音标准清晰,语速恰当,语句正确停顿,并根据语境适当流露感情。

其次,在朗读技巧上,不要局限于单一的领读和齐读,要鼓励学生分组竞赛,设立奖惩制度,减少失误;或者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体会不一样的人物对白所需要的不一样的感情色彩;或者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找到对应的心灵感应区,能够完全释放自己;也可以让学生为影视剧进行配音,有情景的对白能够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发挥自己的潜能;课堂以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观看话剧、歌剧等舞台剧形式的表演,这些表现力非常强的艺术形式能够让静态的朗读走向丰富多彩的动态朗读。

(二)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只有学生对一件事物感兴趣,才会主动去接近它了解它。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可以从很多方面入手,低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可以用一些符合其年龄心理的小礼物来作为奖励,或者及时地给予其褒奖和赞美,让学生感觉到自己被重视、被肯定,在下一次的尝试中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表现。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相互讨论学习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比如,把学生分为几组,分别用不同的方式朗读同一篇文章,之后再进行讨论各组的优缺点,互相学习借鉴。这样,学生在自己朗读的时候会加倍细心,在聆听别人朗读的时候也会非常认真,在给别人纠错的时候也会有意识地提醒自己是否犯过同样的错误,这样的学习方式非常快速有效。

(三)培养朗读技巧

朗读的魅力在于感情强烈,张弛有度,收发自如,如同古人对于武术至高境界的描述,好的朗读水平可以驾驭文章,反之,则被文章所驱赶,无法享受朗读带来的艺术美感。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多采用诗歌、剧本等形式的文章来练习阅读,尤其是那种感情强烈的诗句或者带有人物丰富心理活动的对白,很容易和学生产生共鸣,令其感同身受,体会到作者当时的感情,自然也能够理解这些诗句的意义。

(四)将阅读引入生活

课堂教学和生活紧密联系,如果把生活和教学分开,这样的教学则没有实际意义。艺术高于生活,源于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场景和经历引入到课堂上来,同时把阅读投放到生活中去,充满艺术色彩的方式点缀了生活,而鲜活的实例又丰富了朗读的方式,两者相互结合,相得益彰,学生的想象力和感受力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结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小学初级阶段的朗读教学工作是整个语文教学工作的基础,如果不在这个阶段夯实基础,日后的发展多少会带有缺陷,而做好初级阶段的朗读教学工作,无非是从以上所述的几个方面,以正确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教学方法,善于运用生活细节,让学生提高朗读水平的同时,自身素质也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吴然.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的几点体会[J].课程教育研究,2012(31).

[2] 赵志强.关于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几点看法[J]. 新一代, 2012(458).

[3]邬海燕.如何培养小学低段学生的朗读能力[J].课外阅读 (中旬),2013(7).

作者简介:梅晓莉,女,1967年生,浙江省宁海县人,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本科,中教一级职称,现就职于新疆建设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

(编辑:董 娇)endprint

猜你喜欢

低段语文朗读教学小学生
写话,爱上你其实很容易
优化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策略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