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干部是怎样炼成的
2014-09-03贺贵成
贺贵成
1月24日,我省首期优秀年轻干部和人才递进培训班(以下简称“递进班”)结业典礼在省委党校举行。至此,在经过3个月的党校理论培训、高等院校专业培训和实践锻炼之后,198名优秀年轻干部人才集中培训结束。
“我们有幸地参加了这次递进培训班,经过3个月的集中培训,收获巨大。”这是学员们的真实感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强调“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为了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要求,加大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力度,四川省委作出决定,用5年时间实施优秀年轻干部递进式培养计划,省市县三级联动培养6.2万名优秀干部和人才。这是一项事关四川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省委书记王东明高度重视,亲自研究部署。自2013年9月25日开始,我省采取组织推荐与个人自荐相结合、能力测试与结构化面试相结合的办法,公开遴选了198名优秀年轻干部,作为首批学员参加培训。
“牢记优秀、珍视责任,争做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是“递进班”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
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蒲波对“递进班”评价说:“指导思想明确,领导空前重视,工作投入力量大,培训设计安排科学,学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风浓厚,学员们反映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集中培训取得圆满成功。按照计划,下一步我省将根据培训和跟班考察情况,有计划地选派学员到机关、企业、基层主干线、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特别是藏区维稳一线进行‘五个一批的实践历练,砥砺品质、丰富阅历、提高本领。”
选才唯“公” 竞争激烈
社会管理班学员、省农劳办主任黄晓东,来自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他是该厅推荐出来参加“递进班”干部遴选的6名处级干部之一。他告诉记者:“我们厅6人通过省委组织部与省委党校组织的严格资格审察、严格考试考核后,只有2人合格。”
黄晓东反复地告诉记者:“参加这种考试太难了!”他记得,在笔试那天,他与参考人员上午去了成都市锦江区5个点位考察调研了半天时间,下午按考试规定的3个小时,写出了4000多字的调查报告《城市建设的转型升级》。
如果用“过五关斩六将”来形容“递进班”的遴选工作,也丝毫不为过。
据省委组织部有关人士介绍,“递进班”的遴选,省内各界高度关注。尽管报名条件严苛,“门槛”定得很高,但全省仍有203个单位推荐出1097人,几乎囊括了各条战线上的青年精英。遴选的公正性,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首期“递进班”取得成功的基础和前提。在省委的直接领导下,遴选工作大胆创新,在程序和制度设计上充分体现了公平公正。
“公平公正”体现在选才范围上:拓宽视野、不拘一格,除本省体制内的“条条块块”之外,还有45个中央驻川单位、8家非公有制上市公司推荐人才。
“公平公正”体现在择才方式上:单位审查、组织部资格审查、笔试、面试,多层次比选、多手段测试。
“公平公正”体现在工作程序上:笔试阅卷抽调理论功底深厚的专家“背靠背”打分,面试环节对全部考生封闭管理。
“公平公正”体现在铁面无私上:笔试和面试环节都请纪检监察部门派员全程监督。对任何人、任何单位一视同仁,绝不照顾,甚至有的省级部门在笔试阶段就没有一人通过。
记者了解到,首期198名学员选出以后,没有收到任何有关遴选公正性的投诉或质疑,体现了很高的社会公信力。
首批学员脱颖而出只是“选才”的第一步,对优秀干部的考察、评价和选拔贯穿于递进培养的全过程,始终体现一个“公”字。例如:对厅级、县级干部混合编班,共同考察;“学员考评规则”由全体学员讨论提出修改建议;培训期间多次用“人机对话”进行测评。
育才唯“严” 务实高效
2013年10月29日,早上7点钟,天色朦胧,下着小雨。
“递进班”学员全勤出操。
这是“递进班”实行准军事化管理的一个缩影。
记者从省委党校进修部的培训计划上看到,学员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周一至周六都是学习时间,晚上还安排了晚自习。每天必须在早上7点到指定地点跑操,晚自习则安排在晚上7点40分至10点。培训期间,还专门开展了拓展训练。“这些都会考勤考核,最后纳入加减分内容。”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省委组织部每个班都派了一名组工干部全程跟班,与学员同吃同住同学习,跟班的干部会根据干部们学习期间的表现,建立跟班考察台账,记录干部的各种表现,对干部打分。其中,参与课程讨论积极发言、参与党性分析、接听及拨打手机、私下讲话、旷课、不参加早操、不在校就餐、公车驻校等,都属于加减分内容。
“名专家省领导密集授课,压力大收获更大。”这是学员们普遍的感慨。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考察、考核、考评、考勤和加分、减分的压力中,时刻都在课程、作业、必读书考试、讨论、论坛的包围中。”经济金融班学员、省纪委常委苏梅坦言,正是由于这么严格的要求,这次培训,大家普遍反映收获很大。“以我所在的班为例,大家来自不同岗位,通过晚自习时间,我们开设了金融服务、区域经济、产业经济、投融资平台等专题研讨互动,大家的思维更多元更全面了。”
有的学员因为学习压力大,经常失眠。从10月26日进入四川省委党校到11月27日离开,虽然只有30来天,但前来的干部们都觉得时间被“延长”了。“因为学得太充实了,每天一睁眼就开始紧张地学习,只有星期天休息半天时间可以缓缓劲。”经济金融班学员、省财政厅副厅长陈炜对记者说。
经济金融班学员,宜宾银监分局局长、党委书记李世宏告诉记者:“学习压力大有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快节奏、高强度、高密度的学习任务,二是来自跟班考察组的近距离考察。”
2013年11月27日,“递进班”理论培训阶段正式结束。时间紧、节奏快,是这次培训的一大特点。自10月26日进入省委党校后,全省198名优秀干部和人才全部实行了准军事化管理,这样有利于让大家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
在30余天省委党校的学习中,科教文卫班学员、遂宁市粮食局局长向莉坦言,压力很大但动力十足,“压力是因为大家都卯足了劲儿学习思考,动力则是因为‘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豪华授课阵容”。
这次“递进班”请来的授课专家均是各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自开班以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元,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王天义,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主任、教授王怀超,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教授刘宝东,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教授王长江,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教授彭穗宁等国内知名专家,均受邀前来授课。
省委组织部干训处有关负责人透露,“递进班”还先后有10余位省领导前来开展专题讲座。除结合各自分管领域和工作深谈四川转型升级、社会管理、“三农”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外,省领导还和大家一起面对面互动交流,听取年轻干部的困惑和意见建议,共同探讨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
这么多知名专家和省领导来授课,干部们学了什么,学到了什么?省委党校进修班主任魏跃忠向记者提供了党政综合班学员,四川大学党委学工部、武装部长郭勇的笔记本,笔记本上面记得密密麻麻,共计17.6万字。
翻开学员们的笔记本,记者看到,除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党性教育、廉洁自律、作风建设、经济转型、创新驱动等热点词汇外,《共产党宣言》 《资本论》 《新民主主义论》等经典名著的学习心得也频繁出现。“这是大家啃下‘硬骨头最多的一次培训。”苏梅说,此次集体学习是全天候且无间断的,快节奏高效率,“一个月发了24本必读书,要求大家分阶段读完,还有大量为了考试要阅读的材料。比如刚刚结束的依法行政考试,大家要熟悉宪法、监督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知识”。
这么高强度的学习,让干部们大有收获。通过对《资本论》 《共产党宣言》 《新民主主义论》等原著的阅读和一大批老师的辅导,大家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有了更强、更真切的自信,有了更多理论积累和品性修养。通过对党的十八大精神、省委治蜀兴川战略,以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目标内涵的学习,大家有了更清醒的认识、更准确的把握,对省情和发展战略有了更多的认识。
培训期间,党校还组织学员学习了兰辉、菊美多吉等先进人物事迹,并实行开放式研讨,让学员互动碰撞,对照“镜子”净化灵魂。
首期“递进班”是我省有史以来管理“最严”的一次干部培训。省委组织部领导全程督战,每个班派驻一名处级干部全程跟踪考察,与学员同吃、同住、同学习,对学员的政治思想、能力素质、发展潜力、性格气质等进行分析评价。
这种“最严”,还表现在生活上的“严”:清晨天不亮就集合出操,风雨无阻。严禁聚餐饮酒,一日三餐打卡考核,公示上墙。晚自习到10点,11点再逐个宿舍检查归寝;学习上的“严”:每节课必须逐人考勤,每个阶段必须闭卷考试,每篇作业、每篇心得、每篇考察报告必须亲手完成。另外的“严”,表现在老师和学校上:省委党校班主任老师、教学组织员必须跟学员同吃同住。每个老师讲完课以后,都要接受学员的不记名评价,甚至对省委常委的授课也不放过。
首期“递进班”的严格给学员们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一名副厅级干部对记者说:“整整三个月,我没外出吃过一顿饭,没喝过一杯酒。上课认真听讲,连离开座位倒杯开水都不允许。”一些学员起初很不适应,有人甚至几天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正是这种铁的纪律,保障了“递进班”历时3月、行程万里,没有发生任何违纪事件,没有收到任何不良反映,还得到兄弟省(市)的高度评价。不知不觉中,学员们实现了“把优秀变为一种习惯”,形成了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求知唯“真” 学以致用
“青年干部既要长于知、长于说,更要长于干、长于行。在实践中磨砺,在实践中释放,在实践中检验。”这是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范锐平对“递进班”的要求。
“天不亮”“抢话筒”“占座位”这三个词来源于在北京培训期间的党政综合班。这里所说的“天不亮”,说的是他们在清华的培训是6点起床,晚上10返回住地,早出晚归、披星戴月,日均学习时间达到10个小时;“抢话筒”,是他们自从上了《强化舆论引导能力》这门课之后,所有学员都明白了一个课题,谁抢到话筒谁就掌握了话语权;“占座位”,就是他们提前到清华、北大校园去占座位。
这次“递进班”培训,省委组织部汇同省委党校等部门,开拓思路,转变方式,建章立制,探索创新。“1+5”模式横向分类,1个综合班、5个专业班有机组合;“三个阶段”纵向分层,党校培训、高校深造、实地考察层层推进;四川与京、津、沪、粤、浙等省(市) 组织部通力合作,创造性地将“五好干部”要求融入培训的每个环节。
“递进班”的理论知识学习在省委党校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开展。在省委组织部的统一协调下,各学校发挥专业特长,为四川年轻干部们打造了一场“知识盛宴”,成为年轻干部成长历程中一次难得的“充电”经历。
科教文卫班在北京大学完成了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与展望、公共管理与依法行政等七个单元课程,并利用北大丰富的学术资源,利用晚上休息时间旁听了221次讲座。城建规划班在天津大学,通过课堂教学方式完成了城乡规划、综合交通、生态保护、环境与景观、新区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等15个方面、32项专业课程学习。
中国处于变革的时代,各种新思路、新观点层出不穷、激烈碰撞。“递进班”在课程选择上,没有先入为主、主观排斥,而是广听群言、博采众长。中国城市化的重点是放在特大城市还是小城镇?新农村建设与“减少农民”如何统筹协调?管理网络新媒体的途径是立法规范还是鼓励行业自律?学员们在聆听、对比、思索、争论中寻找答案。
“递进班”按照“抓什么训什么、管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紧扣实效培养干部。
“请进来”更需“走出去”,读万卷书更需行万里路。社会管理班28名学员到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岗区的区委政府、区级部门、街道办事处挂职锻炼;农业农村班分成三个组,行程数千公里,深入浙江省杭州、温州、湖州、嘉兴、丽水等5个市、13个县(区) 、27个乡(镇) 、40个村、51个调查点进行走访考察;城建规划班亲临天津市30多个有代表性的城市建设项目,逐个进行研究剖析,足迹遍布天津各县(区)的城市和乡村;党政综合班实践考察26个点位,行程6800公里;课外组织班级研讨24次,听取课外讲座37堂。
辛勤地付出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在3个月的时间里,“递进班”学员们取得了喜人的学习调研成果:党政综合班每个学员完成了12篇以上的调研文章和学习心得,“我为四川发展献一策”专题还集结成册;科教文卫班完成了《北京市教育改革与创新的调查与思考》 《以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等调研报告;经济金融班围绕我省“三大发展战略”提出了32条对策和建议,内容涉及发展股权投资基金等金融业态、打造西部金融中心、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创新财政支持转型升级机制等。
学员普遍反映,通过3个月的培训,理论素养得到提升,使命担当更加坚强,党性修养不断增强,理性思维得以启迪,知识储备系统强化,实践锻炼经历宝贵。
科教文卫班学员、四川文理学院科技处处长侯忠明说:“这次培训使我深深感受到自己不断成长、‘羽化成蝶的一个过程:提升了思想高度,突破了理论深度,拓展了视野宽度,增强了文化厚度。这段岁月,豪情激荡,这种精神,辉映人生,这份情感,永远难忘。”
黄晓东说:“通过培训,更深层次的是保持了一种求知若渴的生存状态,大家在一起能取长补短,不仅实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而且享受了学学相长的快乐。”
党政综合班学员、成都市委副秘书长江海认为,3个月的培训,是一个牢记优秀、追赶优秀,朝优秀学习、向优秀看齐的过程,不仅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友谊,收获了感动,更收获了递进成长的内生动力。
好干部是怎样炼成的?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范锐平是这样总结的:“举办这期年轻干部培训班,省委高度重视,社会广泛关注。省委组织部用创新的理念和思路,对这期培训班的培训方式、课程设置、师资选配等方面都作了精心设计和安排。学员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的状态、严谨的学风,全身心投入学习,不负众望、学有所成。他们将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实践能力,为四川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责编:赖飞)
链接
我省实施优秀年轻干部人才递进培养计划
四川省委着眼我省未来5-10年乃至更长时期发展对干部人才的需要,在全省全面实施优秀年轻干部人才递进培养计划,力争用5年时间分级分期培养优秀年轻干部人才6.2万名。
2013年9月25日,全省面向全社会公开遴选优秀干部和人才工作首期计划启动,拟培养12200名。
首期计划到2014年1月基本结束。全省统一采取“公开遴选、集中培训、择优选用、跟踪管理”方式,扩大选人视野,分层推进培养工作。省一级遴选市(厅)级培养对象,共200名;市(州)一级遴选县(处)级培养对象,共2000名;县(市、区)一级遴选乡(科)级培养对象和村(社区)主要负责人后备人选,共1万名。
培养计划按照党政综合与经济金融、城建规划、社会管理、科教文卫、农业农村“1+5”分类实施,突出年轻化和专业化取向,采取组织推荐为主、他人举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人选推荐范围既包括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也包括非国有上市公司,选人用人视野进一步扩大。省委组织部要求,各地各单位要注重从基层一线,注重从经济发展主战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藏区维稳一线遴选。同时女干部、党外干部要有一定比例,民族地区要注重遴选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对象。
干部人才推荐后,通过结构化面试、压力测试等方式择优确定培养对象,开展为期3个月的集中培训,其中省一级培训为省委党校理论培训1个月,部属高等院校专业培训1个月,实践锻炼1个月。培训期间省委组织部派人全程跟班考察,并根据培训和跟班考察情况,选择一批到中央国家机关及规模以上企业上挂锻炼,一批到市(州)、县(市、区)党政主干线下派挂职,一批到沿海发达地区挂职,一批到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特别是藏区维稳一线进行为期2年的实践历练,市(州)、县(市、区)还可选派干部到后进村(社区)实践历练。表现优秀、条件成熟的,及时放到重要岗位,不胜任或不适合继续作为培养对象的,及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