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未完成的城市
2014-09-03赵丹
赵丹
我喜欢柏林的原因是,她总给人惊喜,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步会遇到什么。作为城市,柏林很难被具体描述出她的美好,她并没有什么特色,既没有巴黎的浪漫时尚,也没有罗马的历史沉淀,没有维也纳的音乐之声,柏林甚至是混乱的,像一锅大杂烩,什么都有,她像所有的欧洲城市,大马路、运河、博物馆、教堂、购物中心,但生活在其中,你总能不断挖掘出好玩的东西来。古老的塔楼旁是新式玻璃大楼,古典音乐厅旁是呼声震天的游乐场,街边的啤酒香肠铺子旁是越南米粉店,嘈杂的夜总会,慵懒的咖啡屋,以及连续不断的节庆活动。
她本是个背负沉重历史的特殊城市,是伴随着一系列政治活动而发展建设起来的,也正因为如此,才形成难以形容的“柏林特色”。
二战后期,同盟军的空袭和苏联红军的进攻简直把柏林夷为平地,90%建筑被摧毁,昔日辉煌的宫殿,宏伟的教堂,古典园林,统统被轰炸成一片狼藉。1945年起柏林就在废墟中开始了漫长的重建过程——持续至今。当我走下菩提树下大街,沿着施普雷河,路过博物馆岛,经过古典主义风格的柏林大教堂,洛可可风格的国家歌剧院,根本意识不到这些看起来历经几百年岁月的建筑,其实是战后的人们按照原样重新修复建造的。上世纪50年代,柏林又被分裂成东西两城,各自规划建设,东部有社会主义风格特色的卡尔马克思大街,叮叮当当的电车慢悠悠穿行而过。西部则是现代建筑空间,独栋高层,汽车飞驰在高速公路和高架桥上。1989年后,东西德合并,柏林墙倒塌,柏林开始面对如何重建整个市政规划系统,形成完整的城市结构。
这个城市永远是一个大工地,到处在修复、建设,大街上的起重机,脚手架、钢筋条、水泥堆、安全护栏,俨然已成为城市特有的风景,而且以德国人理性严谨的一贯作风,每个施工地里,建筑的各种材料、护栏都被摆放得整整齐齐,一丝不苟,甚至暗暗遵循了某种美学规则,宛如德国当代街头艺术装置。无处不在的工地正说明柏林永远是一座未完成的城市,她包容,开放,多元,自由,充满各种可能性。
形容柏林最著名的一句话当是2003年柏林市长克劳斯·沃维莱特(Klaus Wowereit)的描述“柏林,她贫穷但性感”。柏林虽然是首都,但用于恢复城市经济的资金很少,战后很多企业、银行都相继搬到了德国南部,比如德意志银行和西门子公司。支撑这座城市的只剩下旅游和文化,使得这里的物价与欧洲别的城市相比惊人的便宜。这里生活指数高,成本低廉,生活方式如整个欧洲一般慵懒放松,用极低的花费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文化活动。她简直就是为艺术家打造的城市,他们在这里不用承受太大的生存压力自由创作,因此柏林的艺术家云集,文化和创意产业也特别兴盛。
东柏林留下了为数不少的废弃厂房和大宿舍楼,房租比西柏林的街区便宜很多,渐渐地穷艺术家们都搬移到这里,于是西柏林从前自由慵懒的波西米亚气质便扩散到了整个城市,这些楼房被改建成工作室、小画廊、夜总会和电音俱乐部,形成极富艺术气息的新潮街区。另外特殊的一点是,二战后无论是东德还是西德的法律,事实上都没有在柏林真正实行过,管理这座城市的只是盟国的一些规定。柏林因此免去了法律的严格约束,变得非常自由。比如,在德国的其他城市,酒吧、餐厅和夜总会在午夜之前是必须关门的,但柏林却可以不受此限制,直到今天还是如此。在柏林,他们可以通宵营业,这种不受限制的自由也适用于柏林的其他很多行业。
最吸引游客的弗里德里希斯海因(Friedrichshain)、普轮茨劳堡(Prenzlauer Berg)街区,本身就是一个艺术文化娱乐中心,这里的居民大多数是大学生、年轻父母、艺术家,充满年轻活力。大楼的墙面都被涂上各式风格的壁画,公寓四周到处都是别致的小咖啡厅、特色餐厅、古董衣店、小型电影院,供应便宜啤酒的酒吧,林立的夜店,还可以逛逛农贸市场,创意市集,运河两岸坐满了阅读、聊天和说笑的学生,阔大的公园里到处都是沙发、毛毯、香烟和阳光,各种花样的活动一天接着一天,自由的人们每天都在过节。这里简直是一个享乐主义者的天堂。
我在《纽约时报》上看到一个记者讲述年轻时候到柏林寻求音乐之路的故事。题为“In Berlin, You Never Have to Stop”。世界各国的年轻人把柏林当做理想生活的圣地,他们大多数不是为了追求努力工作而获得经济上的成功,这里实在不是务工的理想之地。他们生活,学习,靠着可有可无的零工获取些收入,发展自己的兴趣。这儿人们无拘无束地见面、交谈、讨论,创作乃至创造一些没有任何经济目的的作品。以至于西德常常会感到沮丧,因为他们所交纳的税款当中有相当一部分被用去支持柏林的文化事业了。
身边的不少朋友都在过着这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波西米亚生活。我的意大利朋友玛格丽塔,以前在巴黎学习艺术史,毕业之后没找到专业领域相关的工作,在珠宝设计公司作为管理人员工作了一年多,但巴黎那个寸金寸土房租高昂只聚集中产阶级成功人士的城市让她再也受不了了,于是跑到柏林来。我在兼职的意大利餐厅认识了她。当时她就是一边在餐厅端盘子糊口——每天只工作三四个小时,剩下的时间要不随便找找兴趣的工作,要不就在咖啡馆里读书,和那里有趣的人聊天,要不看看画廊展览,晚上到酒吧喝几杯。后来她放弃了找工作,自己喜欢设计画画儿,就帮忙一家儿童杂志社画插画,或者给网站写写艺术小评。和我聊起近况,自觉得生活休闲舒坦,对未来毫无顾虑。在柏林,普遍的失业现象十分明显,她给予穷艺术家们一个极其优越的工作环境,数不胜数的画廊博物馆艺术中心,但大家都沉溺其中了。
也许在柏林并没有成功或者失败的定义。也不该把原因归结给一个城市。目前创意产业仍占柏林GDP的20%以上。这个百分比一定是一些在工作室里忙碌的艺术家创造出来的——而不是在咖啡馆或公园的沙发里。但咖啡馆里兴致勃勃的年轻人,也给与这个城市无穷的活力与魅力。
在推倒柏林墙那一刻,就定义了“自由”是柏林永恒的价值。这已经成为生活在柏林里所有人的共识,融入在日常生活里。没有人会教条式鼓吹需要如何努力生活或者及时行乐,大家在这个开放多元的环境里按照各自的方式生活。柏林“贫穷”得有格调,柏林永远在建设,且尚未定型,这就是她的“性感”,这个未完成的城市,令被她吸引而来的人们都有一个无限可能性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