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室内空气植物的研究概况
2014-09-03曾骥
曾 骥
( 厦门市思明区园林绿化管理中心,福建 厦门 361000)
人的三分之二以上时间是在室内渡过的,室内空气污染是继煤烟型污染、光化学污染之后进入第三污染期的标志,室内空气污染是室内外多种污染源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装饰材料释放有害气体、吸烟烟雾、厨房油烟、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有人在室内空气中测得500多种有机物,其中致癌或突变物有20多种,如甲醛、苯、甲苯、三氯乙烯、臭氧、氡气、PAH、NO2–PAH、酚等。
与室外大气相比, 室内有害因素不仅种类复杂而且有些浓度(强度)甚高,可较室外高出2-3倍甚至上百倍,空调器的迅速普及使其危害变本加厉,室内空气污染修复是构建健康建筑的热点和难点。
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吸收二氧化碳,而且很多植物还具有修复空气中物理、化学、生物的多种有害的因素污染的神奇功效,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把绿色植物引入室内。近年来,环保功能的室内植物种类和净化功能的方向、研究日益增多,本文介绍植物在净化室内空气污染研究概况,为选择室内绿化植物提供借鉴。
一、室内植物固碳释氧能力研究
植物可以净化室内空气,其中最典型、最重要的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和同化CO2,同时释放氧气。室内植物从野外引进室内栽培,最大的障碍就是光照不足。生境改变, 植物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身光合特性, 以适应环境保持生长。
通过测试室内植物的光合速率, 计算固碳放氧的能力可以看出:一方面为室内绿化的生态效益提供了科学数据, 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室内绿化植物选择的参照,这方面有比较细致的研究。刘娜对比8种植物固碳释氧作用,在室内光照强度945~13733 lx环境中,朱蕉(Cordyline terminalis)的日固碳量最大,天鹅绒竹芋(Calathea zebrine)最低,光照强度2112~27856 lx,五彩竹芋(Calathea picturata)最高 ,铁线蕨(Adiantum capillus-veneris)最低。董丽丽对比7种室内观赏植物鸭脚木(Brassaia actinophylla)、凤梨(Guzmania lingulata)、 绿 巨 人(Spathiphyllum floribundum)、君子兰(Clivia miniata)龟背竹(Monstera deliciosa)、合果芋(Syngonium podophyllum)和广东万年青(Aglaonema modestum)的固碳释氧量,在相当于全光照60%的光环境中,鸭脚木日固碳释氧量最高,凤梨最低,在相当于全光照20%的光环境中,绿巨人的日固碳释氧量最高,君子兰最低,在相当于全光照8%的光环境中,龟背竹较高,君子兰最低。
建筑物内一般光照不足,须摆放光补偿点较低的阴生植物,而在完全黑暗的场所如卧室,一般植物(C3植物)由于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而降低空气质量。景天酸代谢(CAM)植物夜间气孔开启,固定大量二氧化碳形成苹果酸,日间在光下脱羧成二氧化碳供光合作用,CAM植物几无光呼吸,对氧气消耗很少,而且日间一般气孔关闭,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直接应用于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至晚间才释放。它们具有在夜间顺应了人们呼吸需求的微妙作用,是卧室绿化装饰的首选植物。
已经发现的CAM植物有30多个科,100多属,1万多种,主要分布于龙舌兰科、凤梨科、仙人掌科、景天科、大戟科、百合科、兰科等中,常见的有青锁龙属(Crassula)、落地生根属(Bryophyllun)、伽蓝菜属(Kalanchoe)、景天属(Sedum)、凤梨属(Ananas)、仙人掌属(Opuntia)、石莲花属(Echeveria)等。
具体研究报道有,岳莉然报道球兰(Hoya carnosa)、蟹爪(Zygocactus truncactus)、假昙花(Rhipsalidopsis gaertueri)、金边虎尾兰(S. trifasciatacv.laurentii)、叶仙人掌(Pereskia aculeate)、花蔓草(Aptenia cordifolia)、长寿花(Kalanchoe blossfeldiana‘Sensation’)、 玉 吊 钟(K. fedtshenkoi‘Rosy dawn’)和豆瓣绿(Peperomia scandens‘Cariegata’) 九种多肉植物在室内环境中的固碳能力,球兰、蟹爪、假昙花和虎尾兰在不同环境中夜间都有CO2净吸收,夜间固碳量,在直射光区球兰>虎尾兰>假昙花>蟹爪;玉吊钟在光照强度低的阴暗区夜间几乎无CO2净吸收,叶仙人掌、花蔓草、长寿花和豆瓣绿则在不同环境中都表现为白天有CO2净吸收,如直射光区叶仙人掌>花蔓草>长寿花,且CO2净吸收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日落后以暗呼吸为主。另有报道和其他植物相比仙人掌绯花 玉( Gymnocalycium baldianum) 和巨人柱( Carnegiea gigantea ) 、火祭(Crassula capitella ‘Campfire’) 在夜间吸收的二氧化碳最多。
二、室内植物修复化学气体污染研究
室内有害化学气体为当前室内空气污染治理研究的热点,植物与有害气体关系有敏感、忍受和消除(吸收)三种。虽然植物吸收空气污染能力与植物抗性间并无明显的相关性,在筛选有修复功能植物时,植物本身对有害气体表现抗性是先决条件。目前对甲醛、苯、甲苯等气体的净化研究较多。
Wolverton等最早发现对甲醛、苯、二氧化碳吸收净化效果最好的10种植物是夏威夷椰子( Chamaedorea seifritzii) 、万年青(Rohdea japonica )、常 春 藤( Hedera helix) 、 非 洲 菊( Gerbera jamesonii ) 、 菊 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 、富贵竹(Dracaena sanderiana‘Virecens’) 、 千年木(C. fruticosa )、镶边香龙血树( D.fragrans‘Massangeana’) 、金边虎尾兰、银边朱蕉( C. terminalis)。黄爱葵报道对苯、甲醛吸收效果最好的是爱玉合果玉( Syngonium podophyllum ‘Gold Allusion’),其次是黄金葛、金边虎尾兰,中斑吊兰( C. comosum‘Vittatum’)吸收效果最差。胡红波测定50种植物的吸收作用,甲醛质量浓度均有下降,24 h 单位叶面积植物净化甲醛量最大的为皱叶薄荷(Mentha haplocalyx ),其次是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金枝玉叶(Portulacaria)、大丽花(Dahlia pinnata Cav)和扶桑(Hibiscus rosa-sinensis )等,净化率最大的为黄金葛绿萝(Epipremnum aureum),其次是皂荚(Gleditsia sinensis)、螺纹铁(Dracaenaderemensis compacta)、扶桑和大丽花等。
解娇等报道的15 种植物均可以有效吸收甲醛,单位面积吸收量前3 位的为虎皮兰(S. trifasciata)、绿萝、樱花吊兰(Atenia cordifolia), 各种观赏植物对甲醛的耐受性均存在差异。
近年来,室内植物吸收甲醛与其他生理指标的相关性也有一些研究,林丽仙等发现虎尾兰、吊兰( Chlorophytum)、 袖 珍 椰 子( C.elegans)、 白 鹤 芋(Spathiphyllum kochi)、常春藤,植物体内甲醛含量8:00左右最高,随后下降至12:00左右最低,随后逐渐上升,体内甲醛含量随着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的提高而降低,随着它们下降而上升。
随着气孔限制值的下降而降低,提高而上升,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不明显。郑小青等在密闭环境中研究对虎尾兰吸收甲醛能力的影响因素,作用大小排序为:光照时间>虎尾兰数量>甲醛初始含量,最佳组合条件为光照时间9h/d、虎尾兰6株、初始甲醛含量1.03mg.
早先就有室内空气中测得500多种有机物的报道,除甲醛、苯等气体之外的净化研究,孙基哲介绍藤萝(Wisteria villosa) 能够有效地清除一氧化碳,白掌( Spathiphyllum spp.) 和垂叶榕( F. benjamina) 对二氧化氮的清除效果良好,白边铁树( D. deremensis-Longii ) 、白掌、非洲菊吸除三氯乙烯,白掌还是去除二氧化硫、丙酮。
也有报导龙舌兰可吸收三氯乙烯,阴生植物小棕榈吸收Pb、鸭趾草及常春藤吸收一氧化碳,Takashi 等报道橡皮树对氨的净化效果最好,同时建立了相关函数用来说明植物对氨的净化特性。其他报道有几种植物在无菌条件下能有效降解多种多氯联苯(PCBs),通过同位素标记的实验表明,植物中的酶可以直接降解三氯乙烯(TCE),先生成三氯乙醇,最后生成CO2和Cl2。
三、植物修复生物性空气污染的研究
芳香植物在净化室内空气上的开发应用,室内一般人群密度高,病原微生物无法象在室外空气中充分稀释。绿色植物可以修复生物性污染,一方面植物吸附空气灰尘,从而减少了细菌,另一方面,许多植物(芳香植物)分泌的挥发性物质具有杀菌作用,称“植物杀菌素”,如丁香酚、桉油、肉桂油、柠檬油、松香等。
芳香植物的精油为代谢次生物质,一般由几十种成分组成,如萜烯、倍半萜烯、芳香族、脂肪族和脂环族等。此外芳香植物对人体还具有调节情绪、祛病健身、预防疾病上的特殊作用。
四、室内植物植物滞尘能力研究
灰尘是人类健康的大敌,灰尘带着许多细菌病毒到处飞扬,传播疾病,工业粉尘、纤尘能使工人患上各种难以治愈的职业病,过多的灰尘还会造成环境污染,诱发人类的呼吸道疾病等。
贾彦等利用生物显微镜分析植物叶表的微观结构,发现叶表的沟状组织、突起,结构等特征增加了叶表面粗糙度,并增大其与悬浮粉尘的有效接触面积,使得植物的滞尘能力得到提高,通过研究进一步发现植物吸附滞留的粉尘粒径范围大部分分布在0-10μm,即人们熟悉的可吸入颗粒物,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
几年来室内空气质量受大气污染日益严重,植物的滞尘能力研究几乎都是露地植物,室内植物滞尘能力研究笔者仅见周杰良报道7种供试植物单位叶面积滞尘量大小依次是小天 使(Philodendron cv Xanadu)>燕子 掌(C. argentea)>绿 萝(S. aurens var. wilcoxii)>发 财 树 >吊 兰(C.comosum)>小叶榕(F. microcarpa var.pusillifolia)>虎尾兰,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的滞尘量有个缓慢的上升,叶片三维计盒维数是量化植物叶片粗糙度是一种可行的途径,一般而言分形维数越大,叶面越粗糙,单位滞尘量越大。分形维数大小依次虎尾兰>小天使>燕子掌>绿萝>发财树>吊兰>小叶榕。
结语
由于建筑物装修、装饰新材料的不断开发、应用,室内办公、文化用品日益增多,化学性污染物的发现与危害也层出不穷,近年来汽车尾气和雾霾也日益严重地污染室内空气,它们给健康建筑的构建提出了新难题。室内植物的净化功能研究起步较晚,主要局限于芦荟、吊兰、虎尾兰、绿萝等少数几个品种对甲醛、苯的吸收,由于新潮植物层出不穷,必须在较广泛的室内植物种类研究发现吸收更多害物质的功能,以达到绿色建筑的要求,对植物净化室内空气的细胞、生理机制还很少有深入的研究, 尤其对有害气体的吸收同化的过程和原理,制约了净化室内空气植物的发现和应用。要在室内有限的空间内发挥植物的净化效能,应充分利用植物兼具多种修复功能(广谱吸收),如不少植物固碳释氧的功能较强的植物也能有效吸收有害化学气体,如橡皮树、虎尾兰、绿萝等,月季、虎尾兰能吸收多种有害化学气体,前者是芳香植物,后者为CAM植物,这些净化空气污染的“多面手”提高了功能植物的环保效用。室内空气净化植物的筛选能丰富室内植物的内涵,为科学构建健康建筑提供“绿色菜单”,变革室内植物产品结构,活跃室内植物租、售市场,为确实改善人居环境作出重要贡献。
[1]刘卓君.住环境和公共场所有害因素及其防治[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13.
[2]宋广生.内环境污染防治指南[M].北京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03.2.
[26]贾彦,吴超,董春,等.7种绿化植物滞尘的微观测定[J].中南大学学报 ,2005,43(11):447-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