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淡养生最为高
2014-09-02林来生
林来生
饮食清淡 107岁院士贝时璋说,他在饮食上唯一的要求是清淡。清淡,被人们奉为健康饮食之根本。
人的健康,很重要的一条来源于机体对食物的受纳、生化、吸收、利用。古人养生就讲究“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其中谷、果、菜占了饮食的3/4,而肉类仅占1/4。这符合健康的饮食原则,也符合人体的生理结构。研究发现,食草动物的肠子,比食肉动物的肠子长很多。兔子、山羊的肠子是身长的20多倍。而狼、老虎的肠长只有身长的4倍左右。近千年中国人因吃肉少,肠长比欧洲人长了1/7。但近年有些人却改成以肉食为主,这样必然会影响健康,带来一些富贵病。
思想清淡 著名学者季羡林曾经说自己的养生之道是:“思想上清淡,心里没负担,胃口自然好,吃进去的东西就能消化。再辅之以腿勤、手勤、脑勤,自然百病不侵了。”
养生要思想清淡,离退休之后,要跳出红尘的扰攘,将名、权、利外界一切干扰拒之门外,做到心清如水。
交友清淡“君子之交淡如水”,是千百年来人们崇尚的交友之道。朋友,在老年生活中更是不可或缺的。有群老友好聊天,心身愉快度晚年。但怎样交友,却有很多道道。金钱朋友交不得,酒肉朋友要不得。只有以心相交的朋友,虽像水一样清、一样淡,但相互之间情相通,意相牵,趣相近,心相连。无事不干扰,有事真帮忙。“淡水交情老始知”。老年人若能有一群这样的老友,就等于给自己打开了一个最友善的世界,就能让晚年的生活有滋有味,情趣盎然。
为人清淡 两院院士王选,从不以名人自居,晚年常说:“我要淡化了,要推出、突出年轻一代早日开花结果……我的归宿——归于淡。”作家李国文曾与朋友约定,老了互相提醒一定要做到几个不要:不要怕被遗忘,不要怕受到冷落;不要不识时务地抛头露面还要插手管事;不要怕后来人否定自己;不要当九斤老太……
人生在世,“为人”二字。保持一份清淡的心态,这样不仅自己神清气爽,反而别人更敬重你。
处世清淡 庄子说过:“游心于淡,合气于漠。”就是以一种恬淡的姿态,清净、通透的境界看待生活、处理世情。清淡处世,一要淡化心情。对一些事要拿得起、放得下、看得开、想得透。二要淡化亲情。给子女空间,不要求子女回报,不加重感情负担。三要淡化世情。奉献、付出时想着这是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要认为年老后就应该得到更多的关爱。处世清淡最为高。淡然的心态,会让自己心情更加开朗,益寿延年。
(编辑 林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