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阅读认知过程的外语阅读差异研究
2014-09-02邹皎
摘 要 本文通过对阅读过程的分析,从阅读认知过程的角度探讨产生阅读差异的原因,并指出个体认知差异影响外语阅读过程的三个方面,即信息自动化程度差异、图式内容整合差异和阅读者情感差异,从而提出外语阅读教学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阅读过程阅读差异认知过程认知差异
基于阅读过程的特征,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们通过对阅读过程的研究,提出了众多关于阅读过程的模式。这些模式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即“自下而上”模式、“自上而下”模式、相互作用模式和“新读写论”模式。首先是上世纪60年代以Carrol为代表的“自下而上”模式并以该模式为指导的语法翻译阅读教学法盛行一时。该模式强调把材料作为信息输入,阅读者从字母和单词辨认开始不断进行信息组合来完成阅读活动。它忽视了阅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和相关背景知识,从而对阅读过程的解释也相当片面。随后是以Goodman为代表的“自上而下”模式。该模式强调阅读过程是读者与书面语相互作用的过程,即一种“心理语言学的猜测游戏”。Goodman认为,阅读是一个意义的求证过程,阅读者对文本意义的获取是一系列预测、假设、验证和排除的过程。它虽然克服了“自下而上”模式的弊端,却又过分强调了读者的主观能动,忽视客观的语言基础知识。事实上,在阅读过程中,“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随时发生并相互作用。因此,相互作用模式应运而生。在众多的相互模式中以图式论的相互模式最为著名。该模式认为阅读者通过“自下而上”过程将基本语言信息输入大脑合成高层次图式,再通过“自上而下”的处理过程对合成的高层次给予肯定或否定。它强调输入的语言信息和阅读者头脑中的背景知识的相互作用,因此能较全面地解释阅读过程。近几年,在图式论相互作用模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一种解释阅读过程的“新读写论”。该模式认为,任何阅读过程都不能只考虑“阅读技巧”而忽视阅读过程所发生的时间以及阅读篇章所处的具体社会文化环境。传统模式只研究阅读者心理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和阅读文本之间的互动,该模式把阅读看作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的活动。上述模式对阅读过程以及影响阅读因素的研究对阅读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它们却不能解释这些因素所导致的水平差异。因为,个体的智力差异、情感变化等通过作用于阅读过程都会影响阅读水平,导致阅读差异。
一、影响阅读过程的因素
1.信息自动化程度差异
研究显示,低水平的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多将注意力放在语言层面上,而高水平阅读者则放在对意义的理解上。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信息处理的自动化程度不同。
阅读是一个信息处理过程,但人的信息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某一方面任务处理占用大量记忆资源,必然导致其他方面任务处理时资源不足。这个占用大部分记忆资源的任务被称为控制任务,其任务处理过程称为控制过程;而不太占用记忆资源的任务称为自动化任务,其任务处理过程称为自动化过程。控制过程可以向自动化过程转化。阅读过程中,如果阅读者的注意力集中于语法和词汇层面,大量的记忆资源被用于处理词汇意义、语法构成等语言层面的知识,即阅读时控制过程占主导地位,便没有足够的记忆资源用于分析意义,其阅读和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如果词汇和语法等语言层面知识能够被熟练内化,让其向自动化过程转化,注意力便从语言知识中得以解放,用于意义的理解,便可提高阅读水平。因此,信息自动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阅读的效率,导致阅读差异。自动化程度越高效率就越高,反之就越低。语言初学者需要记忆词汇和语法规则,其注意力集中于如何正确使用语法和词汇。由于对语法、词汇不熟悉,在阅读时他们需要使用并协调词汇、语法、句法等多个层面的知识。因此他们阅读时对阅读文本的处理通常处于控制阶段,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因此阅读效率也就相对低下。而当学习者通过大量学习和练习,把语法规则和词汇意义内化,能够熟练使用时,就达到了自动化程度。此时,注意力被解放出来了,可以放在更高层次的意义处理和推断上,阅读速度加快,效率也提高了。
事实上,阅读水平是一个不断渐进的连续体,母语者的熟练阅读位于一端,而外语初学者的阅读水平位于另一端。那么,从初学者低效的阅读到熟练阅读的发展就是一个控制到自动化的渐进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注意力从语言的处理转移到更高层次的信息理解和推断处理。母语者阅读时已经把对语言现象的处理自动化了,他们可以将注意力放在意义的处理上。而语言初学者在阅读过程中,需要先将注意力放在语言形式上,然后再将其转移到对意义的理解中,因此阅读的效率低。
2.图式内容整合差异
我们通常会发现,词汇和语法能力差不多的学习者,其阅读能力却差别很大,这说明除了语言知识,阅读者外语阅读水平还受其他因素影响。
根据图式论,读者的阅读能力由三种图式决定: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语言图式指对语言的掌握程度,内容图式指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背景知识和对阅读文本的熟悉程度,形式图式又可称作文体图式,是篇章体裁方面的知识。从图式理论对阅读理解过程的研究我们知道,“阅读理解过程是一个输入信息和读者头脑中的图式知识之间的动态交互过程,需要一个人已有知识的参与,并把原有的高度复杂的内在知识结构激活,和新知识相互作用,用于经验的重新组织和理解”。因此,理解过程是输入信息与阅读者头脑中的已有知识相结合的信息加工过程。如果阅读者没有与已有知识结合,理解便很难发生。“新读写论”告诉我们,阅读不光是对语言知识的辨识,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的活动。任何阅读过程都不能只考虑“阅读技巧”而忽视阅读过程所发生时间以及阅读篇章所处的具体社会文化环境。因此,不同的阅读者尽管具备类似的语言图式,但因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的差异也会产生阅读差异。这种差异在阅读具有较强外语文化特征的文本时较为明显。这类文章通常有很多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和外语学习者不太熟知的文化现象。因此在阅读时,尽管读懂文本的词句,但却无法调动头脑中的背景体裁知识,即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与之结合,从而产生理解障碍,导致阅读差异的产生。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的积累会受到个人兴趣爱好、社会文化背景、教学等因素影响。个人的背景知识与其感兴趣的事物密切相关。其次,家庭条件较好或父母的文化素质较高的学生会有更多机会接触各种书籍从而拓展知识面。此外,教师在教学中对背景知识的讲解,对外文文章体裁知识的介绍都会对学生的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的积累产生影响。上述“新”、“旧”知识的结合在图式论中又称为图式的整合,图式的整合过程也是一个从控制过程到自动化过程的转化过程。在理解过程中,读者需要对词义、语法、上下文等信息进行整合处理,从中获取信息,这个过程反映了图式的运用过程。句子和语篇的意义并非是单个词义的组合,而是需要读者将词义、句法、背景图式等信息进行整合才能获取。
阅读中还有一种现象,有些阅读者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能够较好地理解阅读文本,但同样的文章,一旦让其在规定时间完成便会不知其意。这就是因为图式整合的自动化程度不高。在有限的时间内,文本知识输入大脑,但却不能及时地调出相关图式对其进行整合,而迫于时间,只好在理解产生之前进入下一轮的信息输入。因此,尽管阅读者具有相似的图式知识,因整合的自动化程度不高,阅读的效果也会受到影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力”可以影响阅读速度。注意力集中时,解码和理解的速度都加快,反之则速度减慢。因此,阅读水平较高者可能因注意力不集中而影响阅读效率,低水平阅读者可以通过集中注意力提高阅读效率。
endprint
3.阅读者情感差异
阅读中的情感原因主要来自对模糊容忍的程度和焦虑。“模糊”这一概念应用于阅读过程主要是指在阅读中遇到的不认识的单词和不易理解的表达。对模糊的容忍对外语学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容忍模糊使信息更容易进入大脑;(2)使学习者能解释并处理不完整的或矛盾的信息;(3)它使学习者能够分清信息的主次和层次,把新旧信息联系起来重新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如果读者对模糊的容忍程度低,在遇到难以理解的语言现象时就会在该字句的理解上耗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并阻碍新旧知识的联系,妨碍理解的产生,从而影响阅读的速度和效果。焦虑是一种心理状态,也是心理素质。前者是面对某一种特定情境或者事件产生的焦虑,如课堂焦虑、考试焦虑等。这种焦虑是暂时的,可以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小或消失。但如果语言信息反复给学习者带来焦虑,则对外语学习造成严重影响。外语阅读中的焦虑可以由以下原因引起:对模糊的容忍程度低;阅读的时间限制;以往失败的阅读经验和个人的焦虑品质。焦虑作为一种消极的情感因素,对阅读中的解码、信息自动化、图式整合都有消极影响,从而影响阅读理解。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信息处理、图式知识和整合、情感因素等几个方面的因素造成了阅读水平差异的内部发生变化。而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分别作用于不同方面从而影响阅读,它们的关系如下图:
从上图的关系中,我们能更清晰地看到具体的阅读过程分别受到哪些个体差异的影响,使学生对造成自己阅读困难的原因有更清楚的认识,从而找到影响自己阅读水平的根本原因,对症下药,有效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二、对外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1.加强语法意识的培养
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熟练程度是影响信息处理自动化过程的首要因素。所以英语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程度不同应该有一定量的语法教学。但英语学习不是背诵和使用语法规则,而是把这些内化。可见,要想提高阅读水平,首先要熟练掌握语言规则,并通过练习让其达到自动化程度。但从控制过程到自动化过程不是反复地机械化操练,而应该是在不同语境中的反复呈现。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通过句子中机械的语法形式变化来操练语法规则的教学方式,而应通过有意义的交际和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法意识。
2.扩展背景知识和篇章知识
从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对外语阅读的影响中我们知道,要提高外语阅读水平,外语学习者除了要有扎实的语言基础,还需要该语言的背景知识,掌握其特有的语篇及体裁特征。因此,外语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加强学生语言知识的培养,还要拓展背景知识和语篇体裁方面的知识。但课堂讲解的时间毕竟有限,教师还应该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促使他们在课后积极主动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并让这些知识内化,提高自动化程度,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图式知识对外语阅读的促进作用。
3.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控制消极情感因素
从相互作用模式中我们知道,阅读不是逐字逐句地匀速进行的过程,而是自下而上的信息处理和自上而下的运用图式进行推测相结合的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除了要重视语言知识的积累,还要帮助学生利用背景知识和篇章知识对文章中的信息进行预测和筛选,这就需要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略读、寻读、预测和猜词等阅读策略对阅读都有较大帮助。略读帮助读者迅速地理解文章大意,找到需要的内容。寻读帮助读者从较长的文章中找出细节信息,预测可以对下一步的阅读起导向性的铺垫作用。猜词可以帮助理解,降低焦虑。
总之,阅读能力是外语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扩大输入、提高外语其他能力的基础。从上文论述的阅读认知过程的三个方面看,阅读差异能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个人因素对阅读过程和阅读水平的影响,外语学习者能更有针对性地找到适合的方法以提高阅读能力。
————————
参考文献
[1] Arnold,J.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2] 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 石运章,刘振前.外语阅读焦虑于英语成绩及性别的关系.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3).
[4] 肖肃.从文化差异透视外语学习文化语言观.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7).
[5] 杨小虎,张文鹏.元认知与中国大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相关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5).
[6] 赵徽,荆伟,方俊明.阅读与阅读困难认知过程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心理科学,2010(4).
[作者:邹皎(1978-),女,重庆人,重庆理工大学语言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张茂林】
endprint
3.阅读者情感差异
阅读中的情感原因主要来自对模糊容忍的程度和焦虑。“模糊”这一概念应用于阅读过程主要是指在阅读中遇到的不认识的单词和不易理解的表达。对模糊的容忍对外语学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容忍模糊使信息更容易进入大脑;(2)使学习者能解释并处理不完整的或矛盾的信息;(3)它使学习者能够分清信息的主次和层次,把新旧信息联系起来重新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如果读者对模糊的容忍程度低,在遇到难以理解的语言现象时就会在该字句的理解上耗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并阻碍新旧知识的联系,妨碍理解的产生,从而影响阅读的速度和效果。焦虑是一种心理状态,也是心理素质。前者是面对某一种特定情境或者事件产生的焦虑,如课堂焦虑、考试焦虑等。这种焦虑是暂时的,可以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小或消失。但如果语言信息反复给学习者带来焦虑,则对外语学习造成严重影响。外语阅读中的焦虑可以由以下原因引起:对模糊的容忍程度低;阅读的时间限制;以往失败的阅读经验和个人的焦虑品质。焦虑作为一种消极的情感因素,对阅读中的解码、信息自动化、图式整合都有消极影响,从而影响阅读理解。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信息处理、图式知识和整合、情感因素等几个方面的因素造成了阅读水平差异的内部发生变化。而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分别作用于不同方面从而影响阅读,它们的关系如下图:
从上图的关系中,我们能更清晰地看到具体的阅读过程分别受到哪些个体差异的影响,使学生对造成自己阅读困难的原因有更清楚的认识,从而找到影响自己阅读水平的根本原因,对症下药,有效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二、对外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1.加强语法意识的培养
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熟练程度是影响信息处理自动化过程的首要因素。所以英语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程度不同应该有一定量的语法教学。但英语学习不是背诵和使用语法规则,而是把这些内化。可见,要想提高阅读水平,首先要熟练掌握语言规则,并通过练习让其达到自动化程度。但从控制过程到自动化过程不是反复地机械化操练,而应该是在不同语境中的反复呈现。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通过句子中机械的语法形式变化来操练语法规则的教学方式,而应通过有意义的交际和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法意识。
2.扩展背景知识和篇章知识
从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对外语阅读的影响中我们知道,要提高外语阅读水平,外语学习者除了要有扎实的语言基础,还需要该语言的背景知识,掌握其特有的语篇及体裁特征。因此,外语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加强学生语言知识的培养,还要拓展背景知识和语篇体裁方面的知识。但课堂讲解的时间毕竟有限,教师还应该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促使他们在课后积极主动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并让这些知识内化,提高自动化程度,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图式知识对外语阅读的促进作用。
3.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控制消极情感因素
从相互作用模式中我们知道,阅读不是逐字逐句地匀速进行的过程,而是自下而上的信息处理和自上而下的运用图式进行推测相结合的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除了要重视语言知识的积累,还要帮助学生利用背景知识和篇章知识对文章中的信息进行预测和筛选,这就需要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略读、寻读、预测和猜词等阅读策略对阅读都有较大帮助。略读帮助读者迅速地理解文章大意,找到需要的内容。寻读帮助读者从较长的文章中找出细节信息,预测可以对下一步的阅读起导向性的铺垫作用。猜词可以帮助理解,降低焦虑。
总之,阅读能力是外语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扩大输入、提高外语其他能力的基础。从上文论述的阅读认知过程的三个方面看,阅读差异能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个人因素对阅读过程和阅读水平的影响,外语学习者能更有针对性地找到适合的方法以提高阅读能力。
————————
参考文献
[1] Arnold,J.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2] 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 石运章,刘振前.外语阅读焦虑于英语成绩及性别的关系.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3).
[4] 肖肃.从文化差异透视外语学习文化语言观.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7).
[5] 杨小虎,张文鹏.元认知与中国大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相关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5).
[6] 赵徽,荆伟,方俊明.阅读与阅读困难认知过程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心理科学,2010(4).
[作者:邹皎(1978-),女,重庆人,重庆理工大学语言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张茂林】
endprint
3.阅读者情感差异
阅读中的情感原因主要来自对模糊容忍的程度和焦虑。“模糊”这一概念应用于阅读过程主要是指在阅读中遇到的不认识的单词和不易理解的表达。对模糊的容忍对外语学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容忍模糊使信息更容易进入大脑;(2)使学习者能解释并处理不完整的或矛盾的信息;(3)它使学习者能够分清信息的主次和层次,把新旧信息联系起来重新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如果读者对模糊的容忍程度低,在遇到难以理解的语言现象时就会在该字句的理解上耗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并阻碍新旧知识的联系,妨碍理解的产生,从而影响阅读的速度和效果。焦虑是一种心理状态,也是心理素质。前者是面对某一种特定情境或者事件产生的焦虑,如课堂焦虑、考试焦虑等。这种焦虑是暂时的,可以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小或消失。但如果语言信息反复给学习者带来焦虑,则对外语学习造成严重影响。外语阅读中的焦虑可以由以下原因引起:对模糊的容忍程度低;阅读的时间限制;以往失败的阅读经验和个人的焦虑品质。焦虑作为一种消极的情感因素,对阅读中的解码、信息自动化、图式整合都有消极影响,从而影响阅读理解。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信息处理、图式知识和整合、情感因素等几个方面的因素造成了阅读水平差异的内部发生变化。而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分别作用于不同方面从而影响阅读,它们的关系如下图:
从上图的关系中,我们能更清晰地看到具体的阅读过程分别受到哪些个体差异的影响,使学生对造成自己阅读困难的原因有更清楚的认识,从而找到影响自己阅读水平的根本原因,对症下药,有效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二、对外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1.加强语法意识的培养
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熟练程度是影响信息处理自动化过程的首要因素。所以英语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程度不同应该有一定量的语法教学。但英语学习不是背诵和使用语法规则,而是把这些内化。可见,要想提高阅读水平,首先要熟练掌握语言规则,并通过练习让其达到自动化程度。但从控制过程到自动化过程不是反复地机械化操练,而应该是在不同语境中的反复呈现。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通过句子中机械的语法形式变化来操练语法规则的教学方式,而应通过有意义的交际和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法意识。
2.扩展背景知识和篇章知识
从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对外语阅读的影响中我们知道,要提高外语阅读水平,外语学习者除了要有扎实的语言基础,还需要该语言的背景知识,掌握其特有的语篇及体裁特征。因此,外语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加强学生语言知识的培养,还要拓展背景知识和语篇体裁方面的知识。但课堂讲解的时间毕竟有限,教师还应该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促使他们在课后积极主动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并让这些知识内化,提高自动化程度,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图式知识对外语阅读的促进作用。
3.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控制消极情感因素
从相互作用模式中我们知道,阅读不是逐字逐句地匀速进行的过程,而是自下而上的信息处理和自上而下的运用图式进行推测相结合的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除了要重视语言知识的积累,还要帮助学生利用背景知识和篇章知识对文章中的信息进行预测和筛选,这就需要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略读、寻读、预测和猜词等阅读策略对阅读都有较大帮助。略读帮助读者迅速地理解文章大意,找到需要的内容。寻读帮助读者从较长的文章中找出细节信息,预测可以对下一步的阅读起导向性的铺垫作用。猜词可以帮助理解,降低焦虑。
总之,阅读能力是外语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扩大输入、提高外语其他能力的基础。从上文论述的阅读认知过程的三个方面看,阅读差异能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个人因素对阅读过程和阅读水平的影响,外语学习者能更有针对性地找到适合的方法以提高阅读能力。
————————
参考文献
[1] Arnold,J.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2] 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 石运章,刘振前.外语阅读焦虑于英语成绩及性别的关系.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3).
[4] 肖肃.从文化差异透视外语学习文化语言观.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7).
[5] 杨小虎,张文鹏.元认知与中国大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相关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5).
[6] 赵徽,荆伟,方俊明.阅读与阅读困难认知过程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心理科学,2010(4).
[作者:邹皎(1978-),女,重庆人,重庆理工大学语言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张茂林】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