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合作学习中的课堂设疑策略
2014-09-02邰雨春
摘 要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多项互动的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我发现、自我表现的机会,促使学生之间互相启迪、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要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关注问题走向课文、查找问题走进课文、生发问题走出课文。
关键词 合作课堂文本学习发现问题
一、在合作预习中关注问题
合作预习是指学生在课前阅读文本,通过自读、查疑等程序,对文本有个初步了解的学习方法。
1.在默读中关注问题
默读是阅读的一种方式,它是学生在课前自习课上进行的。由于默读不出声、速度快、不互相影响,能保证环境的安静,便于学生更集中地思考、发现文本中的问题。默读时,要求学生做到:眼到、心到、手到,认清每一个字,划出重点词语、句子,标出不明白的语段,记下自己不懂的问题。
2.在泛读中关注问题
泛读,即广泛地阅读,是课余的辅助性阅读。泛读材料不同于精读课本上的课文,目的是扩大知识范围,进一步提高捕捉信息的能力。指导学生阅读文本时,指定一些与文本相关的材料,让学生做选择性阅读,要求他们关注与文本内容有关的问题。一是在作者介绍中关注问题。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可对课文的写作背景作渲染式介绍。二是在背景介绍中关注问题。三是在气氛渲染中关注问题。
3.在跳读中关注问题
跳读是学生阅读文本常用的一种阅读方式,既能节省时间,又能抓住文章的要点,借此达到获得更多有效信息的目的。设计一些与课文有关的问题,引起学生认知上的不平衡,让学生在预习课文时,通过阅读进行定位思考,从而快速进入课文。预习《记念刘和珍君》,介绍写作背景后,要求学生找出文本中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体会其中的含义。学生对下面的语句进行了重点阅读,并产生了疑问:“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作者想写什么?后面也有这句话,是不是重复、多余?“我实在无话可说”,既然想说,为何又无话可说?“呜呼,我说不出话来,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这是课文的最后一句,它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究竟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在合作研习中查找问题
教学中,根据学生预习情况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便于小组交流的情境,选择学生最感兴趣又最适合讨论并便于引导他们发现问题的内容进行合作研习,能迅速把学生引进课文。
1.在互动质疑中查找问题
合作学习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了生生之间的互动,把课堂上部分时间留给了学生。学习中学生都在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基本上是通过学生互相发言、互相帮助、互相理解、耐心聆听、积极探讨来完成的。因此成功的合作培养了学生人际交往技能,使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教学《拿来主义》,引导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讨论。下面是部分课堂实录:生:文章最后一节有什么作用?生:起总结作用,深化主题。生:作者讲了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条件。师:说得很对,这一节作者进一步强调了对待外国文化遗产的态度,阐明了自己的观点。生:第五节中“鼓吹”“吝啬”两个贬义词连用说明了什么?师:大家看看这两个词是不是都是贬义词?生:“鼓吹”为中性词,“吝啬”为贬义词。生:作者在这里说的是反话。师:说得对,体现了鲁迅先生杂文创作语言上的一个什么特点?生:幽默。生:第四节中“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为什么?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这位同学看书真认真,哪位同学回答这个问题。生:省略。生:略写。(提问的同学似乎不太满意。)师:请大家结合上下文谈谈。生:因为文章的题目是“拿来主义”,文章重点应该放在这个话题上,也就是说重点应围绕如何对待外国文化遗产这个问题展开议论。(鼓掌。)师生共同活动,学生没有任何拘束,查找问题的积极性更高了。
2.在文本研读中查找问题
文本研读是学生发现问题的最佳时期,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着手词语推敲。要求学生阅读文本时,对文中重点词语进行圈点,设疑问难,从而弄清文本的基本内容。一位教师教学《孔雀东南飞》引导学生关注文中人物称呼变化,从中发现一些问题。一个学生很快就发问:提示里说,东汉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婆婆却百般刁难兰芝,兰芝毅然请归。可原诗不是这样称呼的,序里称“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什么不叫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兰芝?诗中多处称“新妇”,“入堂上家门”面见亲娘才自称“兰芝”,改嫁出门又称“新妇”,这是为什么?二是着眼语句辨析。“内中一个破碗,空的”,这是《祝福》中描写祥林嫂最终成为乞丐境况的句子,它与“内中一个空的破碗”比较,哪一个语义更强烈?经过思考、辨析,学生很快明白了作者强调的是“空”,说明祥林嫂是饿死的。三是着力语段解读。教学《一滴泪换来一滴水》,提出“文本中的所说的那滴眼泪,实际上是一种怎样的泪”的问题,并作了引导:爱斯梅拉达不计前仇,以德报怨,给伽西莫多喂水,表现了她的善良,也表现了人性的美丽。从这个角度看,爱斯梅拉达的“水”就显得异常珍贵,而这珍贵的水使伽西莫多流下了泪。学生经过文本阅读,认真思考,互相交流,作了下面的回答:伽西莫多流下的泪,一是感激之泪,二是自责之泪,三是悔恨之泪,四是开心之泪,五是觉醒之泪。
3.在思考切磋中查找问题
有所思,才能有所问。学生质疑,虽出自一人之口,但反映了多数学生的思考方向,容易激起学生探讨的兴趣。教师应抓住这个机会,进行启发诱导,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讨欲望,点燃他们发现问题的导火线。一从顺向思考中发现问题。教学《记念刘和珍君》,学生思考“我为什么在礼堂外徘徊”这个问题后,很快就知道作者对学生的行动有自己的想法。但也有学生提出下面的疑问:在第三部分中作者为什么先说“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而后又为何说“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呢?这样写是否矛盾?“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为什么怀疑?“我实在无话可说”为什么?“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又为什么?“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要说什么?为什么说这样的话?二从逆向思考中发现问题。逆向思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考方式。研习《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蔺相如与秦王僵持一节时,抛出下面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蔺相如以“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之势,逼着秦王表态,如果这时凶暴的秦王没被吓住,而是指挥众人强夺和氏璧,那结局又将如何?学生面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很快就发现秦王一心想得到和氏璧,一时慌了手脚,这是在情理之中的,但也有学生质疑:作为一国之君的秦王在文武大臣面前怎么会变得这样笨拙?他为何不先答应蔺相如暂缓一下紧张气氛?他难道就没有想到蔺相如不会真的与和氏璧共亡吗?三从发散思考中发现问题。发散思考表现为思考视野广阔,呈现出多维发散状。教学《项链》,提出“假如玛蒂尔德不丢项链,她的境况会如何”这个问题,让学生产生假想。学生设想了“她会整天带着借来的项链到处炫耀吗?她会继续雇佣保姆吗?她会亲自做家务吗?她买菜时还会跟别人讨价还价吗”等问题。教学中老师应根据需要想方设法营造一个良好的思考环境,巧妙地设计一些问题,诱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这样,学生才能够大胆地从不同的角度猜测、设想,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
三、在合作探究中生发问题
合作学习中,通过多项互动的交流,每一个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促使他们互相启迪、互相帮助,在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后,再生发出一些新的问题。
endprint
1.在小组交流中生发问题
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在文本学习中相互配合、相互理解,面对同一个目标,以积极的心态共同参与,在交流中能生发出一些问题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学《窦娥冤》,小组成员通过“窦娥为什么叫走前街而不走后街?窦娥临死前为什么反复叮嘱婆婆要祭奠她”等问题的讨论,对窦娥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并对她的冤屈寄予了同情。一个同学提出疑问:窦娥是被昏聩的官吏判成杀人死罪冤屈而死的,今天有没有冤屈的事情发生呢?面对这个令人震撼的问题,笔者作了下面的引导:由“窦娥含冤负屈”大家想到了什么?怎样看待当今的社会不和谐的一面?有的想到了如今好人受气,有的想到了执法不严,坏人趁机使坏,有的想到了人们虚伪。至于今天有没有冤屈的事情发生,笔者没有掩饰,而是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有个学生说:当今像窦娥一样受冤的例子还是有的,近来媒体报道的富二代、权二代们的所作所为,确实让人深思。我们这些穷二代、贫二代今后走上社会拿什么和他们拼呢?在这个一切向钱看的今天,难道仅仅靠知识吗?学生对现实有了更深的认识。
2.在大组探讨中生发问题
合作学习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言、表现的机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进行更多的交流与探讨。通过大组不断探讨,与同学交流看法,使每一个学生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人际交往的技能。教学《祝福》,对祥林嫂的“三哭”、“三笑”进行对比讨论后,有个学生质疑:祥林嫂的命运为何这样苦?世上真有这样不幸的人吗?从这位学生的质疑中看出有部分学生对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真正原因还不清楚,笔者引导学生联系祥林嫂生活的时代背景、环境,展开讨论。有的从迫使她改嫁的族权说起,有的从鲁家不许她动祭品的神权说起,有的从束缚人们思想的封建礼教说起,还有的从封建统治者残酷压榨人民说起。尽管说的角度不同,但最终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3.在想象训练中生发问题
根据想象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大胆合理想象,也能生发与文本内容解读密切相关的问题。一是在心理描写想象中生发问题。《孔乙己》最后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就孔乙己死前的心理活动展开想象。有的说他自责,读了一辈子书竟落得这样的结局;有的说他自卑,丁某人考中了就高人一等,自己考不中就任人欺侮,读书本该如此;有的说他自我安慰,虽然未考中,但与那些“短衫们”比起来,自己必竟是读过书的,能穿着长衫儿吃茴香豆,也算是个有体面的人。二是在结尾续写想象中生发问题。《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主人公别里科夫最终死了,但究竟是怎么死的,人们不得而知。如果就他的死因进行推测,可能会生发出一些问题来。阅读、探究文本后,让学生进行合理想象、设疑。有的从人际关系设疑: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人们为何害怕他?他这样活累不累?有的从当时社会背景设疑: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产生这样的性格?有的联系现实设疑: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如果遇到这样的人怎样对待他?通过对生发出来的这些问题的探讨,同学们对别里科夫的认识就更加全面了。
4.在文本归结中生发问题
合作学习课堂问题探讨,是通过小组成员之间对问题的合作分析、讨论进行的。由于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从而使他们学会了独立思考,遇到问题后知道从什么角度、运用什么方法以及怎样才能准确地找出问题的答案,更为重要的是促使学生在与同伴合作探究中迸发出了创造思维的火花、生发出了更多的有价值的问题。教学《屈原列传》,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分析屈原形象时,设计了下面几个问题:屈原为何成了“阶下囚”?成了“阶下囚”后有哪些表现?他最终的命运如何?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很热烈,气氛很活跃,有说屈原是一个成功者,有说屈原是一个失败者,也有说屈原是一个失败的成功者,各抒己见,理由都很充分。讨论结束时,有一个学生质疑:楚国上下昏暗,屈原自投汨罗江而死,这样做值不值得?问题一提出,课堂立即出现了短暂的“停电”,一是无话说,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二是不好说,值吗?遭嫉妒、排斥、流放,确实让人想不通。不值吗?为了国家强盛把自己性命都搭上也在所不惜。最后以“我眼中的屈原”为题,课后写一篇周记,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
发现问题的能力是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引导学生在文本阅读中走向课文关注问题、走进课文查找问题、走出课文生发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由“学会”到“会学”这一质的飞跃。
————————
参考文献
[1] 王坦著.合作学习导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
[2] 讨论式教学法.罗静,褚保堂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3] 邰雨春著.课堂设疑探究.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7.
[4] 刘显国主编.课堂提问艺术.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5] 邰雨春.高中语文课堂问题探讨的构建.现代语文,2011(5).
[作者:邰雨春(1957-),男,江苏宝应人,江苏省宝应县教育局。]
【责任编辑郑雪凌】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