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材社会化内容存在形态分析*

2014-09-02张静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社会化要素道德

摘 要 语文教材中社会化内容的存在形态包括社会化内容的构成及其呈现方式。其内容构成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五要素,其中三方面指知识技能、社会规范与角色、人生理想与健康个性;五要素指知识技能、政治、道德、角色、理想等方面的社会化要素。五要素的呈现方式是通过择定相关领域的某些内容要素,以横向组合、纵向聚合的方式组织于教材中,片断和层次是其突出特点。

关键词 语文教材社会化社会角色

语文教材是重要的社会化媒介,承载着社会领导阶级为中小学生社会化所选择的特定的课程内容及社会主流文化,这些代表着社会权威的知识、价值观念等社会化内容在语文教材中的存在情形,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由于当前有关学生社会化与语文教材社会学分析的研究成果已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本文从学生社会化的视角入手,集中探讨语文教材中社会化内容要素的存在形态。

一、教材社会化内容分析框架

1.学生社会化内容维度的确定

学生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的子类。关于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内容,研究者通常从文化、个性发展、社会结构等角度进行探讨与描述。较具代表性的观点是将社会化的内容概括为5个方面:(1)生产、生活和学习的基本方法、知识与技能;(2)社会规范的学习与掌握;(3)生活目标和人生理想的确立;(4)社会角色的学习和培养;(5)个性的发展。[1]根据这种理论观点,社会化内容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文化层面,研究者通常将其要素划分为知识技能、社会规范(包括价值规范、行为规范)、理想信念等类别;二是个性发展层面,包括个性品质的培养,自我意识、自我观念的提升等;三是社会结构层面,主要指社会角色的学习。这三个层面从不同视角入手基本囊括了人的社会化内容的主要方面。

学生社会化作为人的社会化的子类,具有作为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独特性。其独特性即学生社会化处于初级社会化阶段,主要途径是学校教育,社会化内容具体体现为各科教学内容,集中呈现在教材上。各学科因学科特点不同,侧重点也不同。有的主要侧重在知识技能上,如数学学科;有的属于综合性学科,涉猎面广,如语文学科中学生的社会化内容囊括了知识技能、社会规范、角色塑造、人生理想、健康个性等维度。

2.语文教材社会化内容的分析框架

审视教材中的社会化内容,可以从教材目标维度与教材内容构成要素入手。

教材目标主要指课程标准。因为教材内容的编写要求以课程标准为准绳,课程标准简明扼要地标示了课程目标与学生社会化内容的一些对应关系。以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为例,其十条总目标既有字词、读写等语文知识技能类内容,也有诸如价值观、道德品质、人生态度、文化认识、审美情趣等人文素养类内容。这就从面上概略地指示了语文教材中知识技能、思想道德价值观、个性品质、人生态度等不同社会化维度。

教材内容要素维度的分析主要是从社会学研究文献看语文教材的内容要素与人的社会化的对应关系。在语文教材社会学研究中,研究者从价值取向、文化倾向、社会角色、性别倾向等角度对教材内容作了大量的分析,为审视语文教材的社会化内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价值取向的研究为例,研究指出,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蕴含有如下一些基本取向:热爱祖国、热爱科学、无私奉献、勤劳刻苦、诚实善良、人际和谐、男性中心等。[2]这些取向蕴含了政治类价值取向、道德类价值取向以及性别角色类价值取向,是属于具体层次的内容要素。由此可见,语文教材内容基本上是遵循人的社会化的内容,根据学生社会化的特点而编写的。

由此,借鉴语文学科中学生社会化基本内容的研究成果,参照社会学中社会化内容三层面分类观点,我们将分析框架确定为三方面五要素,三方面指知识技能方面、社会规范与角色方面、人生理想与健康个性方面;五要素指知识技能社会化要素、政治社会化要素、道德社会化要素、角色社会化要素、理想社会化要素。由于五要素是三方面的具体化,分析主要从五要素角度着手。五要素分析框架囊括了学生社会化的基本内容,能够比较全面而典型地分析教材中具有社会化功能的内容要素。

二、语文教材社会化内容存在形态分析

语文教材中社会化内容的存在形态包括社会化内容的构成及其呈现方式。下面主要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为例,采用社会化五要素分析框架作具体分析。

1.知识技能类内容及其呈现

语文教材中的知识技能包括语文知识技能、文化知识、生活技能三个方面。其中语文知识技能包括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基本技能、语文学习的基本知识、技能与方法等,属于明确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在教材中出现的形式和位置有两类,一类是以短文形式集中出现在每个单元之中或每册书的末尾,一类是以分散的形式呈现于课文前后的提示、练习、注释及附录等栏目中。[3]

(1)文化类知识

语文教材中文化类知识涉及哲学知识、社会知识、科学知识、史地经济知识、天文知识、文化知识、语言知识、生理和自然界知识、军事知识等等,涉及面远远超越了其他教材的囊括度。这些知识大多附着于选文、注释及课后习题、资料袋、宽带网中,只要求学生了解,尽管基本不在考纲明确列出的考试项目中,却也经过了精心编写,有其特定的用意,通常作为隐性要求的教化内容引导学生涉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自然界的各个领域,帮助学生了解周围的生存环境,更好地融入社会,增强谋生的能力。

(2)生活技能类

教材中还选取了一些反映基本生活技能类的文章,其呈现方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明确提示生活技能,如课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另一类隐含于相关事情中以进行独立谋生等的思想教育,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学会看病》,通过让孩子学会看病这一事情,传达了对下一代自立的期望。

总之,语文课本就像一个小百科全书,蕴藏着丰富的知识,这些知识涉及面很广,是其他教材所不可比拟的,通过语文课本的学习,学生能对社会、自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政治类内容及其呈现

语文教材是国家向学生灌输主流价值观和政治信念的重要媒介,对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主要在于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或政治倾向的养成上。

以人教社课标版语文教科书为例。小学阶段政治教化内容主要是简单的政治知识、信仰与政治情感态度,其编排在质与量上都有层级递进的特点。例如,一年级上册只有课文《我多想去看看》属于政治类内容,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四篇课文都属于政治类内容,五年级上册第七、八单元8篇课文都是政治类内容,这是量的增加。同时内容的呈现也具有由简而繁、由单一而多样的特点。以低年段4篇与首都有关的课文为例,一年级上册《我多想去看看》是以简单的短文灌输热爱首都的感情,显得直接而简洁;二年级角度拓宽了,对首都北京作了多侧面的描述,其中《北京》写其美丽,《我们成功了》刻画申奥成功时的北京,聚集于国家领导人与民同乐的欢乐场面;《看雪》则选取具有特殊政治意义的“台湾”孩子对北京的向往这一角度,强化学生对首都、对祖国的热爱。这种编排方式,从不同年级不同课文与同册教材不同课文两个层面,体现出连续与强化的特点。

到了高年级,随着学生接受能力增强,政治类内容的深度、广度随之增加,在政治知识、信仰、情感态度、政治形象等类目及其呈现上都有了拓展。以政治形象的呈现为例,教科书所选的大多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选取点包括党的领导人的艰苦创业精神与优秀品质,以及延安、北京等一些具有政治意义符号的“圣地”。除此之外,小学高年级及中学课本中开始涉及一些政治规范类内容,引导学生对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看法与态度,通常以论说文的形式出现,以论理的形式逻辑严谨地引导学生对政治规范的认识。

endprint

从横向呈现方式来看,同册教材通常选取不同政治类事物或同一政治类事物的不同方面以整合的方式强化政治教化。例如,低年段教材除了选择首都对小学生进行爱国教育,一年级上册还择取了作为政治象征的国旗、升旗仪式等,二年级上册还选取了欢庆国庆节等政治现象;其呈现途径除了课文,还有课后“资料袋”,语文园地中的“我会读”、“展示台”、“回顾·拓展”以及“口语交际·习作”等栏目。

总的来看,语文教材集中选取的是反映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的政治类内容,这些内容通过教材中的课文、课后习题、插图、资料链接、口语、回顾·拓展等构成成分以显性与隐性两种方式,建构了一条横向整合、纵向贯穿的层级递进式的学习链条。

3.道德类内容及其呈现

语文教材中的道德类内容要素主要包括人伦类道德类目与非人伦类道德类目。参照吴永军的“道德价值取向类目量表”,人伦类道德品质包括外界交往类品质与自我伦理类品质。非人伦类道德品质包括与外物有关的道德类品质(如环境道德之类)和与自身相关的道德品质(如进取、立志、信心等类目)。其中,与自身相关的伦理类品质属于个性品质,是个性发展的重要支撑项。

以人教社课标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其中人伦道德类内容选文最多,从一年级上册就有热情好客类如《欢迎台湾小朋友》,礼貌类如《有礼貌》,互助互爱类如《爷爷和小树》,和谐共处类如《小熊住山洞》,亲孝仁爱类如《平平搭积木》等选文。这些选文以生动的形象直接展示人们之间的道德行为,引导学生认同、模仿。教材同时也安排了如《该怎么办》之类道德类问题情境设计,以启发学生思考,加深道德认识,塑造道德行为。

在非人伦类道德内容上,教材选取了一些表现学生个性品质的选文,如二年级上册《我选我》涉及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进取等内容;《小柳树和小枣树》一文除了与人相处的人伦道德外,也有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的道德类内容。此外,教材还选取了相当数量的与外物有关的道德类文章,如一年级上册儿歌《轻轻地》、口语交际练习《这样做不好》的插图、课文《小熊住山洞》等涉及爱护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等行为规范;三年级下册《燕子专列》、《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四年级下册《黄河是怎样变成的》,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等都是典型的保护动植物、保护环境的道德类内容;这三个年段选文的表现方法由记叙为主发展到论说为主或记叙、抒情、论说综合运用,表现方法的复杂度与内容的深浅都有层级递进的特点,而同一主题不同侧面的反复呈现也起到了强化作用。

关于教材中的道德类目,吴永军作了统计,其“价值取向类目量表”中道德类目共有24亚目,即爱国(爱家乡),仁爱、科学、勤学、坚毅、奉献、亲孝、智能、勤俭、进取、认真、信实、谦虚、友情、立志、信心、敬业、合作、知足、热情好客、助人、自尊、谦让、宽容。[4]这24亚目涉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伦理、个人品质等多个方面,虽然不是立足于对所有教材的分析概括,但基本反映了语文教材中道德类内容的构成情况。

道德类内容在语文教材中的呈现通常是以课文为主体,渗透于文前提示、课后练习、资料袋、插图与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其呈现特点是明朗性与隐蔽性并存,既有简单直接的方式,也有熔铸于人物语言与行动、隐藏于字里行间的方式;既有同册同一道德类目不同角度的呈现,同篇课文不同道德类目的呈现,也有不同年级同一道德类目的纵向连续呈现。从低年段的简单易懂的道德形象与活动到高年段有一定深度的道德活动与认识,教材在纵向上体现出深难度加大、内容反映面拓宽的特点。

总的来说,语文教材中的道德类内容相当丰富,内容的呈现顾及到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语文的学科特点,有利于学生认同教材中的道德观念、规范与情感,提高道德判断能力,仿效道德行为。

4.社会角色类内容及其呈现

语文教材因选文及插图的特点,容纳了众多的社会角色,是学生角色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平台。语文教材中的社会角色类内容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

其一,从类与量上看教材角色的呈现形态。根据研究者的统计,教材中的社会角色大致包括:政治领袖、共产党干部、军人或党的战士、警察、烈士、民族英雄、革命者、帝王将相、文学艺术家、教授、科学家、教师、学生、工人、农林渔牧人士、商人、医生、民主人士、官员、家庭妇女、普通知识分子、体育界人士等角色类型。这些社会角色的择取态势是从家庭邻里、学校为主到社会为主,基本上符合学生融入社会生活的进程,每一阶段都有合适的角色引导学生的角色认知与角色扮演。以人教社课标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一年级上册角色形象主要有学生、教师、妈妈、爸爸、爷爷、奶奶、叔叔、农夫、盲人、诗人、售货员、小丑、军人、神话人物等,主要集中在小学生最熟悉的家庭生活与学校生活方面。随着年级的升高,教材人物角色越丰富,活动领域越开阔。由于每一种角色形象都隐含着社会对其在角色义务与角色权利方面的角色期待,教材选择与忽略某些角色,角色的量的安排,反映了社会统治阶级对这些角色地位的看法,对学生的影响也就从量的有无、多少体现出来。

其二,从呈现方式上看教材的角色形象。除了类与量的处理外,教材中的角色形象还通过行为活动与形象塑造等手段呈现角色期望、态度与规范。以性别角色为例,教材主要从两性职业、活动领域、形象塑造等方面刻画性别角色,其间的显著差异暗示了社会对两性角色期望与态度的不同,这类影响通常是潜移默化的。教材对角色规范的呈现主要是凭借语言描述及角色行为展示,与行为规范尤其是道德规范有密切的交集。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好汉查理》就提示了“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说话算数”等道德规范与角色行为方式;《我不能失信》强调了做人要“守信用”的道德规范与角色行为。教材借助课文人物角色之口直接鼓励或贬抑角色的某些情感态度与行为,属于正面的直接的榜样教育。

总之,教科书中的人物角色是对社会生活中的角色人物的镜像反映,选入教科书的角色形象在呈现上注意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其情感、行为方式、道德品质、价值取向、人格特征给不同年段的学生提供了可认同的榜样范例,对培养学生分清角色类型、健全角色扮演心态、规范自己的行为以提高角色适应的能力有或显或隐的影响。

5.理想类要素及其呈现

语文教材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还体现在理想方面,研究者指出,建国以来的教材中,“人生理想”占据了部分篇幅[5],说明“追求理想”也是教材的价值取向之一[6]。教材中的理想社会化内容其实是社会对学生的生活目标与人生志向的教化,企图将学生的追求目标规范在社会需要的范围。其内容主要包括理想及其实现途径与方法。

以人教社课标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教材中的理想类内容包括社会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四种类别,因前两者与政治、道德类内容有交叉,此处单看职业理想与生活理想的呈现情形。

首先,生活理想类内容。生活理想是人们对生活道路的选择、生活方式的要求和向往以及对自己物质精神生活的追求,包括个人生活中追求的具体目标。[7]四年级上册《幸福是什么》、《小青石》等就属于生活理想层面的内容,目的在于通过课文中人物形象对生活道路、生活方式的选择,引导学生认同与仿效。还有针对具体生活目标的选文,如一年级下册《两只小狮子》描述了懒狮子的不良生活目标与人生态度,四年级上册《乌塔》则示范了将长期目标细化并最终实现的方法,这类选文更能切实地引导学生的当下行为。

其次,职业理想类内容。职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工作行业、工作部门以及事业成就的向往。一年级下册《火车的故事》、二年级下册《最大的“书”》就是通过梦见开火车以及长大了也要读懂这本最大的“书”的话语表白来展示儿童职业理想的萌芽。职业理想类内容还包括实现途径与方法的教化,如五年级上册课文《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讲的就是主人公另辟蹊径最终实现职业梦想的经历。

从呈现途径看,编者主要将其渗透于课文人物形象的经历以及阅读链接、文前提示、课后习题、口语交际·习作等栏目,如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三的训练话题就是理想。理想类要素在低年段主要通过儿童的日常生活经验以做梦、言说等方式策略性呈现,中高年段则增加了理性思辩内容,拓宽了涉及面,尤其是社会理想类内容增加,这与小学生的认识由家庭生活为主逐步发展到关注社会生活有关。

综上所述,语文教材社会化内容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五要素上,其呈现方式是不同领域的片断性内容以某种秩序横向整合为同册内容,纵向聚合为具有模糊层次性的成套教材。这种多维度内容组合的体系性特征从纵横向上保证了社会化内容的完备性与连贯性,能够有力地指引和规限学生社会化的方向。

————————

参考文献

[1] 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2.

[3] 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4] 吴永军.课程社会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 龙文.中学语文教材中人伦篇目选材研究.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3).

[6] 朱志勇.适应抑或超越?——我国小学、初中语文教科书内容个体我价值取向的分析.上海教育科研,2000(5).

[7] 王新山.理想的内部结构初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9年增刊.

[作者:张静(1974-),女,重庆云阳人,福建教育学院文科研修部讲师,博士。]

【责任编辑王颖】

*该文为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重点课题“新时期高师语文教育专业核心技能的构成及培养研究”(编号:FJJKCGZ13-027)的研究成果之一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化要素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