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2014-09-02李燕燕李玲玲
李燕燕+李玲玲
摘 要 本文采用问卷法探讨了中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中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能够预测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文章最后还分析了此研究结果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详细介绍了培养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策略,为提高中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是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它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指标,与个体心理健康息息相关。中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他们的主观幸福感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和家长的关注,尤其是中小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高低和哪些因素有关,如何提高中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等问题是教育者和研究者们重点探究的问题。以往的研究证明了中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受很多因素影响,尤其是和他们的人格密切相关。积极心理品质作为人格品质中的积极部分,是影响中小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有效因素吗?本文拟采用相关分析法探讨中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和主观幸福感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相关,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探讨中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是否能预测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并且还分析了研究结果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应用,详细介绍了培养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策略,为提高中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共有5289名中小学生参加本研究,其中女生2926人,男生2363人;高中生631人,初中生2401人,小学生2257人。
2.研究工具
(1)改编VIA-Youth问卷
本研究修订了Park和Peterson等人编制的积极人格特质问卷儿童版(VIA-Youth)来评定中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本问卷适合使用的对象为10~17岁的青少年。问卷一共包含智慧与知识、勇气、仁慈、正义、自制、超越自我等六个分量表,涵盖24个积极心理品质。全问卷共有198道题目,其中每个心理品质都设计有相对应的7~9道题目。测验结果使用5点计分法进行计分,“非常不像我、不像我、不确定、像我、非常像我”分别计为“1分、2分、3分、4分、5分”,其中有55个项目是反向计分。在本研究中,该量表内部一致性很高,α系数是0.97。
(2)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
本研究采用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来测查中小学生当前的幸福感体验。这个量表包括总体情感指数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问卷两个部分。总体情感指数量表包括8个项目,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个体情感的内涵;而生活满意度问卷只有一项。此量表总分=总体情感指数量表的平均分+1.1*生活满意度问卷的得分,总分范围是在2.1(最不幸福)到14.7(最幸福)之间。姚春生等人的研究表明本量表的重测一致性为0.849。
3.统计软件与统计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16.0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表1表明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
表1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注:**指在.01水平上显著相关,*指在.05水平上显著相关。
2.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美德与主观幸福感的多元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讨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程度,下面对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六大美德和主观幸福感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表2对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主观幸福感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从回归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在逐步回归分析的过程中,积极心理品质的智慧与知识美德最先进入回归模型1,说明智慧与知识美德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最密切,超越自我、仁慈等美德先后进入回归方程,其决定系数具有良好的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上述积极心理品质对主观幸福感具有直接的预测作用,它们综合起来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达到12.5%。
表2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美德与主观幸福感的
多元回归分析
三、讨论
1.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
上述相关分析的研究结果证明了中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和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中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越多,越有助于他们主观幸福感的提高。为什么积极心理品质会影响到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呢?可以用主观幸福感的人格理论特质来解释。人格理论特质认为个体幸福与否主要受其人格特质的影响,拥有更多积极人格特质的个体总是更积极地看待他所处的环境和所经历的生活事件,以更为积极的方式应对外界的各种变化,即人的性格倾向于以积极的方式体验生活,幸福就是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
2.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中的智慧与知识、超越自我、仁慈等美德对主观幸福感具有直接的预测作用
本研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还发现智慧与知识、超越自我、仁慈等美德对主观幸福感具有直接的预测作用。如何解释这三种美德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首先,可以用目标理论和期望理论来解释智慧与知识美德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目标理论认为,当个体的目标达到或者需要得到满足,个体就会产生快乐的主观幸福感。拥有更多智慧和知识美德的个体能够有着开放的心态,容易学习和接受新鲜事物,能够正确地认识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实现既定的目标,更多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因而体会到更多的主观幸福感。另外期望理论认为期望值和实际成就之间的差异与主观幸福感相关,期望值比实际成就高的个体不容易感受到主观幸福感。具有智慧和知识美德的个体对自我的认识比较清晰,对自己的期望比较符合现实,容易体验到满足而产生更多积极情绪,可以避免高期望值带来的失落,从而主观幸福感更高。其次,超越自我美德中的希望和幽默品质能够提高个体主观幸福感。许多研究也都证明了乐观和幽默等超越自我的美德可以提升主观幸福感。如安英红(2008)研究发现乐观和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Karou-ei(2009)结果显示,亲和型幽默和自强型幽默与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再次,国内外的研究都表明仁慈美德中的社会支持品质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积极影响。Kee-Leechou(1999)研究发现个体对其与家庭成员和朋友关系的满意程度可以用来预测主观幸福感及其所有维度;杜志丽(2011)发现主观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关系。拥有仁慈美德的个体更容易获得强有力的社会支持,从而提高主观幸福感。因为他们在社会中与人为善,常常为别人着想、理解别人,关心别人,经常主动帮助别人,从中得到快乐,同时自己也被别人接纳、喜欢、亲近、需要,容易和别人建立互相分享和关怀的亲密人际关系,在需要帮助时得到支持的可能性较大。
四、本研究结果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本研究结果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中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和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积极心理品质可以预测主观幸福感,学校可以通过培养积极心理品质来提高中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1.培养掌握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教师队伍,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心理品质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和实施教育的教师队伍的素质以及人格发展密切联系。教师只有学习和掌握了积极心理学理念,才能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对学生进行各种积极的教育,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另外,教师只有学习和掌握了积极心理学理论,才会更加关注自己的积极心理品质和积极情感的培养,形成健全人格,在日常的教学管理活动中表现出积极的行为,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榜样,优化学生整体心理素质,帮助学生体验幸福生活。教师可以通过外出培训学习、阅读相关书籍以及参加相关科研课题等途径学习和掌握积极心理学理念。
endprint
2.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首先,在学科教学内容中挖掘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例如,语文老师在上《孔融让梨》时突出对学生心理产生重要影响的内容,例如“孔融把大的梨分给别人,自己留下小的”,使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帮助学生形成谦让的积极心理品质。其次,在学科教学中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培养学生合作、接纳等积极心理品质。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无条件地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放下教师高高在上的架子,和学生成为朋友,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创造一种无拘无束、平等交流的心理氛围,促进师生之间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帮助学生形成合作、接纳等积极心理品质。再次,在学科教学中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各学科任教老师可以在教学组织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在活动中进行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教育,认识做人的道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内化为积极心理品质,塑造完美性格。
3.创设积极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学理论认为积极的环境能够促进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积极的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首先,父母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良好的家庭环境应该有和睦的家庭氛围以及正确的父母教养方式。和睦的家庭环境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没有无谓的争吵,父母有权威,给孩子制定行为的准则,但同时孩子有一定的自主权利,能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独立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其次,学校要为孩子建设积极的校园环境。安全、文明、洁净、优雅、舒适的积极校园环境能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感染学生,使学生更容易体验积极情绪,自觉地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不知不觉中拥有积极心理品质。例如,在校园里种上美丽的鲜花和碧绿的小草,在校园里建书画长廊,在教室后墙出精美的手抄报、板报等,让美丽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无时无刻地、“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再次,学校要联合社会相关机构为孩子创造积极的社会环境。社会存在着许多消极的现象以及不良的意识和观念。青少年学生由于认知能力、是非分辨能力较低,容易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侵蚀和毒害,所以学校要联合社会相关机构,共同努力创造有利于孩子健康发展的积极的社会环境。例如,网络成为青少年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经常通过网络搜集资料、进行人际交往,但网络上存在着很多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这需要学校和相关机构联合起来,为学生建设绿色网络,为学生创设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使学生远离不良诱因,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护航。
————————
参考文献
[1] NoremJ.K.,ChangE.C.The positive psychology of negative thinking.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2(9).
[2] ParkN,Peterson C.Moral competence and character strengths among adolescents: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Valuesin Action In ventory ofStrengths for Youth.Journal of Adolescence,2006(29).
[3] 姚春生.老年大学学员主观幸福感及有关因素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6).
[4] 许芳.大学生人格特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10.
[5] 安英红.初中生乐观、归因方式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08.
[6] 杜志丽,刘连龙.农民工社会支持及人格与主观幸福感关系.中国公共卫生,2011(10).
[作者:李燕燕(1976-),女,广西博白人,广西教育学院教管系副教授;李玲玲(1979-),女,广西博白人,广西玉林市南江一中中学一级教师。]
【责任编辑王颖】
*该文为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研究”课题(编号:2010A02)的阶段性成果endprint
2.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首先,在学科教学内容中挖掘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例如,语文老师在上《孔融让梨》时突出对学生心理产生重要影响的内容,例如“孔融把大的梨分给别人,自己留下小的”,使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帮助学生形成谦让的积极心理品质。其次,在学科教学中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培养学生合作、接纳等积极心理品质。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无条件地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放下教师高高在上的架子,和学生成为朋友,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创造一种无拘无束、平等交流的心理氛围,促进师生之间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帮助学生形成合作、接纳等积极心理品质。再次,在学科教学中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各学科任教老师可以在教学组织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在活动中进行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教育,认识做人的道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内化为积极心理品质,塑造完美性格。
3.创设积极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学理论认为积极的环境能够促进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积极的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首先,父母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良好的家庭环境应该有和睦的家庭氛围以及正确的父母教养方式。和睦的家庭环境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没有无谓的争吵,父母有权威,给孩子制定行为的准则,但同时孩子有一定的自主权利,能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独立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其次,学校要为孩子建设积极的校园环境。安全、文明、洁净、优雅、舒适的积极校园环境能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感染学生,使学生更容易体验积极情绪,自觉地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不知不觉中拥有积极心理品质。例如,在校园里种上美丽的鲜花和碧绿的小草,在校园里建书画长廊,在教室后墙出精美的手抄报、板报等,让美丽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无时无刻地、“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再次,学校要联合社会相关机构为孩子创造积极的社会环境。社会存在着许多消极的现象以及不良的意识和观念。青少年学生由于认知能力、是非分辨能力较低,容易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侵蚀和毒害,所以学校要联合社会相关机构,共同努力创造有利于孩子健康发展的积极的社会环境。例如,网络成为青少年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经常通过网络搜集资料、进行人际交往,但网络上存在着很多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这需要学校和相关机构联合起来,为学生建设绿色网络,为学生创设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使学生远离不良诱因,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护航。
————————
参考文献
[1] NoremJ.K.,ChangE.C.The positive psychology of negative thinking.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2(9).
[2] ParkN,Peterson C.Moral competence and character strengths among adolescents: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Valuesin Action In ventory ofStrengths for Youth.Journal of Adolescence,2006(29).
[3] 姚春生.老年大学学员主观幸福感及有关因素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6).
[4] 许芳.大学生人格特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10.
[5] 安英红.初中生乐观、归因方式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08.
[6] 杜志丽,刘连龙.农民工社会支持及人格与主观幸福感关系.中国公共卫生,2011(10).
[作者:李燕燕(1976-),女,广西博白人,广西教育学院教管系副教授;李玲玲(1979-),女,广西博白人,广西玉林市南江一中中学一级教师。]
【责任编辑王颖】
*该文为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研究”课题(编号:2010A02)的阶段性成果endprint
2.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首先,在学科教学内容中挖掘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例如,语文老师在上《孔融让梨》时突出对学生心理产生重要影响的内容,例如“孔融把大的梨分给别人,自己留下小的”,使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帮助学生形成谦让的积极心理品质。其次,在学科教学中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培养学生合作、接纳等积极心理品质。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无条件地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放下教师高高在上的架子,和学生成为朋友,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创造一种无拘无束、平等交流的心理氛围,促进师生之间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帮助学生形成合作、接纳等积极心理品质。再次,在学科教学中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各学科任教老师可以在教学组织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在活动中进行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教育,认识做人的道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内化为积极心理品质,塑造完美性格。
3.创设积极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学理论认为积极的环境能够促进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积极的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首先,父母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良好的家庭环境应该有和睦的家庭氛围以及正确的父母教养方式。和睦的家庭环境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没有无谓的争吵,父母有权威,给孩子制定行为的准则,但同时孩子有一定的自主权利,能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独立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其次,学校要为孩子建设积极的校园环境。安全、文明、洁净、优雅、舒适的积极校园环境能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感染学生,使学生更容易体验积极情绪,自觉地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不知不觉中拥有积极心理品质。例如,在校园里种上美丽的鲜花和碧绿的小草,在校园里建书画长廊,在教室后墙出精美的手抄报、板报等,让美丽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无时无刻地、“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再次,学校要联合社会相关机构为孩子创造积极的社会环境。社会存在着许多消极的现象以及不良的意识和观念。青少年学生由于认知能力、是非分辨能力较低,容易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侵蚀和毒害,所以学校要联合社会相关机构,共同努力创造有利于孩子健康发展的积极的社会环境。例如,网络成为青少年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经常通过网络搜集资料、进行人际交往,但网络上存在着很多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这需要学校和相关机构联合起来,为学生建设绿色网络,为学生创设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使学生远离不良诱因,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护航。
————————
参考文献
[1] NoremJ.K.,ChangE.C.The positive psychology of negative thinking.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2(9).
[2] ParkN,Peterson C.Moral competence and character strengths among adolescents: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Valuesin Action In ventory ofStrengths for Youth.Journal of Adolescence,2006(29).
[3] 姚春生.老年大学学员主观幸福感及有关因素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6).
[4] 许芳.大学生人格特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10.
[5] 安英红.初中生乐观、归因方式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08.
[6] 杜志丽,刘连龙.农民工社会支持及人格与主观幸福感关系.中国公共卫生,2011(10).
[作者:李燕燕(1976-),女,广西博白人,广西教育学院教管系副教授;李玲玲(1979-),女,广西博白人,广西玉林市南江一中中学一级教师。]
【责任编辑王颖】
*该文为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研究”课题(编号:2010A02)的阶段性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