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师新课改理念下角色的转换

2014-09-02王春席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1期
关键词:角色转换新理念课程改革

王春席

摘要:2001年国家开始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试点,之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与推广全面展开。十年来,初中历史老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作为教学活动重要角色的教师,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革,教师必须从传统的角色束缚中解放出来,扮演新的角色。

关键词:课程改革;新理念;角色转换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1-0034-02

历史教育属于学科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要求广大历史教师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全面理解、把握新课标,课堂教学要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更新教育教学方法,转变自身角色。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不断变化的需求。为此,新课改《历史课程标准》提出了明确的课程目标,突出了历史课程在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课程目标分解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在思想情感教育目标中,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在知识目标中,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即分为识记、理解和应用三个层次。这不仅为教学过程中知识目标的实现提出了明确的判断目标,也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方案。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初中历史课教学,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课程理念顺应时代发展,突显现代化

所谓新课程理念现代化,是指以现代化的思想、观念、价值来统摄课程设计。新课程更加注重基础性,不再沿袭传统历史课程的目标与内容,而是通过设计学习板块和学习主体的形式,重新构建中学历史课程体系,淘汰了大量“难、繁、旧”的知识点。以北师大版本教材为例,初中历史教材七至九三个年级段教材各分上下册,每册三、四个单元不等,每一个单元独立作为一板块,而全册书几单元之间又相互关联,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也打破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之间的界限,彼此之间互相关联与渗透。知识点也比原教材进行了压缩,删减了许多诸如农民起义、朝代更替、典章制度等比较难的内容。与此同时,增加了大量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历史知识的分量,照应了学生的生活基础与兴趣点。

新课程突显了活动课与探究课的重要地位,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引导学生集中开展探究活动,给学生创造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现代化的精神。

二、新课程内容丰富多彩,更加综合化

根据新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新的教材,比较注重历史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有机联系,知识的综合性明显增强。比如有的“教学活动与建议”要求“搜集古代成语、典故故事、举办成语故事会,或者成语知识比赛”,有的要求“学唱《义勇军进行曲》、《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等历史歌曲”。类似这样的综合设计比比皆是。新课程每课前引言的文字,也引用了大量的诗歌或者其他内容。总之,课程内容的综合化,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有利于培养他们从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与能力。

三、新课程更加倡导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

发展学生个性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所谓学习方式的个性化,就是一种主动的学习,即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在这方面,新课程做了许多探索。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注重学生主动地探索与研究。为此,新教材安排了大量的充满个性的探究活动。学生需要从多方面搜集资料,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还要把搜集的资料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筛选与编辑。整个过程提倡个人创造与群体协作相结合的精神,尤其是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以充分的发挥。

为了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和探索。

首先,课堂教学由重结论的灌输转变为重过程的体验。“轻过程重结论”是传统课堂教学中十分突出的问题。所谓重结论,就是教师只重视知识的结论,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省略了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死记所谓的“标准答案”。所谓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过程与方法上,放在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历史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对历史现象进行质疑、判断、比较,进而分析、概括、综合,让学生由一个丰富的思维过程,通过各种观点的碰撞、比较,进而形成自己的结论、可以说,历史学习就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的过程。历史学习如果只强调灌输现成的结论,要求死记硬背教材中的知识和观点,那么,又怎能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和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呢?

其次,由课堂教学转述教学内容转变为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从新课改的精神来看,历史教师除了贯彻课程标准以外,还有机会参与到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而且,随着教材选用权的下放,即使专家编写的教材,教师也有评价和选择的权力。这样,历史教师要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就要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以支撑历史教学。历史老师开发的各种资源包括:文字资料、影视资料、历史文物、历史遗址遗迹等,还可以通过图书馆、博物馆、上网等其他渠道获得。

再次,由默默耕耘的独行者转变为与同行交流的合作者。历史教学的内容非常丰富,古今中外,上下几千年。在这种情形下,如果历史老师还是抱残守缺,极少与同行切磋,显然是不适应当前形势的。新教材结合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充分注意发挥材料的论证作用,增加了大量的阅读材料,还有很多的讨论、探究课题,由运用许多直观形象的图片资料,创设了丰富的历史情境。对此,单凭教师个人的力量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因此,面对新课程,初中历史老师不能束手无策,需要群策群力,在备课活动中,相互讨论,共同分享资料与灵感,相互观摩教学,这是最可行的办法。

综上所述,新课程的实施,使历史教学面临许多根本性的挑战,要顺利实施新课程,我们每一个初中历史老师都应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努力探索教育教学的新路子,这也是新课程成败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林华民.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7.

[2][美]MichaelFullan.教育变革的新意义[M].武云斐,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魏勇.用思想点燃课堂[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

[4]王一军,程振响.课程教学理念与实践引领[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endprint

猜你喜欢

角色转换新理念课程改革
新理念实干 高质量作为
现代调解的新理念与新思维
国外兴起长寿新理念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新理念下再启航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的角色转变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