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博在培养大学生主动学习精神中的应用研究

2014-09-02顾磊杨李婷

科技视界 2014年22期
关键词:教学科研主动学习微博

顾磊 杨李婷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微博在大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培养中的重要性,然后分别从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微博数据挖掘技术三个方面对微博在大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培养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与研究,并且提出了一些措施来促使更多的大学生掌握大学学习方式,增强自己的主动学习能力。

【关键词】微博;主动学习;教学科研

0 引言

当前高校很多大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依然禁锢于高中阶段的学习模式,即为了应付考试,在老师和家长的强力监督,甚至逼迫之下去学习知识,这些大学生对于具有开放性的、自由性的、创新性的大学学习常常表现出强烈的不适应,大学成绩较高中阶段相比直线下滑,最后导致厌学、退学。究其原因,主要是这部分大学生严重缺乏主动学习精神。大学生的主动学习是指大学生在大学教师的辅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自主发展、自主成才[1]。大学生如果具有主动学习精神,即掌握主动学习方法,形成主动学习习惯,这对于大学生在四年的大学生涯中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收获丰富的科学知识、增强创新性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在主动学习精神培养中微博的重要性

造成大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精神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学生本身、中学基础教育、家庭环境等等。然而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大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精神与师生之间的距离鸿沟在不断拉大存在直接的关系,而产生距离鸿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大学教师不坐班的工作特点,二是现在很多高校校区远离城市生活区,使得教师来回交通不便;距离鸿沟导致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有问题也找不到教师,至于学生主动学习精神的培养,甚至创新能力的提高就谈不上了。在大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培养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仅仅靠课堂上的两节课以及有限时间内答疑辅导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或学校以外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与学生相互沟通。微博是一种新兴的社会网络,其具有同步/异步交流的能力、及时获取评价/反馈的能力等特点,而且手机、电脑等IT设备让微博可以随时随地被使用,因此利用微博可以消除鸿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并且使得教师更了解学生,更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

2 微博在培养大学生主动学习精神中的应用

微博自身的特点使得它可以在学生和教师之间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使得师生之间的沟通变得简便易行,因此教师可以把微博作为一种工具,使其应用于大学生主动学习精神的培养中,可以使得大学生尽块地掌握大学的学习方式,为自己在大学中全面地获取文化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微博应用于大学生主动学习精神的培养中,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教学工作,二是科研工作,三是微博数据挖掘技术的使用。这是因为大学教师日常从事的都是教学科研工作,而教学和科研都与学生的学习息息相关,一方面学生需要通过教学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借助科研来提高创新能力;其次微博挖掘技术可以从大量的微博文本中提取隐含的、有价值的信息[2],利用这一技术可以从学生的微博或评论等处统计出有用的信息,从而让教师能从多种角度去全面了解学生、能有的放矢地去培养学生。由此可见,从上述三个方面出发才能使得微博在大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培养中的应用更为全面、更为具体可行。

2.1 从教学工作出发

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这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的关键,因此首先需要做的是如何利用微博在课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充满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在课堂上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其次需要做的是如何使用微博在课后进一步阐述难点内容及其学习方法,并且对学生的疑问做出答复,只有及时的答疑,才不会磨灭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不会让学生产生厌学、弃学情绪。此外,还可以考虑采用何种方式在微博上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主动学习效果进行考核。

具体的做法如下:首先将课程知识的应用背景、应用实例、应用源程序等等以转发或提供链接的方式在微博上公布,学生可以通过浏览和下载在课前了解相关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可以把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学习方法在微博上发布[3],然后,还可以在课后将课程内容中的难点以简要的文字在Word中加以阐述,并且与上课的PPT文件一起以微盘链接的形式提供给学生下载,此外,针对每个难点在微博上发帖,让学生通过评论或私信的方式提问并解答。最后,每个章节上课结束后,可以在微博上以发帖的方式,布置一两到练习题,率先回复的同学给予考核加分。

2.2 从科研工作出发

科研对于大学本科生来说具有强烈的新鲜感。从事科研工作特别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它是培养大学生主动学习精神的重要手段。因此首先需要做的是如何使用微博告诉学生什么是科研,科研的目的、意义在什么地方,只有了解清楚这些,学生才会感受到科研工作的魅力所在;其次需要做的是如何利用微博让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具体科研方向,并且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科研工作,学生只有真正着手进入了科研中去,才能对其主动学习能力有显著的增强;最后可以考虑如何通过微博解答学生在科研过程中提出的种种疑问,答疑解惑可以消除学生主动学习过程中的障碍。

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将与教师自身相关的各个科研方向的国内外科学家主页、实际工业应用示例、升学与就业前景等相关信息以转发、贴图、提供链接、甚至开设微吧的方式告知给学生,唤起学生从事科研工作的渴望。其次,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或喜好,为他们指定一个具体的研究方向,在微博上以微盘链接方式提供给他们相关的参考文献和部分源代码等等,并且以微博转发的方式提供各种科研经验让学生学习。最后,主要采用微博私信的方式回答学生在科研工作的疑难问题。

2.3 从微博数据挖掘技术出发

学生利用微博与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上进行交流,必然会留下很多如评论、转发、私信等信息,这些都可以看成是学生在主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如果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这些反馈信息进行的统计处理,可以得到更多的有用信息,从而能让教师根据这些信息进一步地加强学生主动学习精神的培养。因此可以考虑着重将数据挖掘中三种技术,即聚类技术、分类技术和预测技术用于学生微博反馈信息的深度挖掘中。

具体做法如下:首先收集学生的微博反馈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中文分词等预处理。其次,利用聚类技术获取同一主题的信息,以便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然后,利用分类技术对学生信息进行优良中差的归类,以便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状态。最后,利用预测技术来判断下一届或下一学期的新同学对课程知识难点或科研工作重点的掌握程度,并以此作为今后课程教学工作、指导学生科研工作的方式方法改革的参考。

3 小结

过去对于学生主动学习的研究往往将研究对象集中在中小学生身上,对于大学生的主动学习,其研究并不多,而且往往被忽视,其主要原因是认为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主动学习能力,然而恰恰相反,很多大学生并不能适应这种从中学到大学的学习模式的转换,而且由于大学教师的工作特点以及大学校区的地理位置所限,这些不具备主动学习能力的大学生又无法从教师那里得到更多的帮助,因而经常在大学里出现学生成绩下降、厌学、弃学时常发生。微博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利用微博作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纽带,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刘宏坤.让学生具有永续的主动学习能力[J].人民教育,2008(11).

[2]蒋盛益, 麦智凯,庞观松,等.微博信息挖掘技术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2(17).

[3]陈振,李小艳,蒋志辉.微博在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中应用分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12).

[责任编辑:周天凤]

猜你喜欢

教学科研主动学习微博
何以解忧?基于社交媒体大数据的睡眠健康公众叙事研究
独立学院转设过程中如何构建合理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管理体系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数字电路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及调研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重大突发事件中微博之力不微
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纪律建设亟待加强
湖南文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