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强镇占主导 块状经济促发展
2014-09-02陈然刘冰
陈然 刘冰
小城市培育试点三年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的GDP累计完成188.86亿元,三年累计完成度达118.82%;尤其是2013年,完成GDP71.8亿元,同比增长15.56%,完成目标度110.8%。
塘栖镇确定“工业强镇占主导”的战略,做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提升改造、科技创新、“三改一拆”工作,取得稳增长、提质效、促创新、抓投资、扩增量、强服务的效果,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推进小城市建设进程。
转型升级 增强产业集聚能力
一个城市的发展如何,归根结底取决于它的经济实力。因此,小城市试点的重要建设目标之一就是坚持工业强镇战略。塘栖镇政府牢牢把握这一中心战略,分别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着手,做到真正转型升级。
塘栖镇政府通过“清水治污”、“三改一拆”等倒逼“组合拳”转型升级,依托钱江科技城、塘栖装备机械产业园两大平台,大力培育高新科技产业,推进现代装备工业集聚化发展。塘栖镇工业发展的一大亮点就是依托平台优势,通过优化招商引资,推进“四换三名”(“空间换地”、“机器换人”、“腾笼换鸟”、“电商换市”,“名企、名品、名家”),提升改造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使经济结构整体更趋合理化。
经济项目没有载体就无法落地,要实现转型升级,载体建设是关键。塘栖镇以载体建设为抓手,通过对塘栖机械装备制造园区的提升改造和塘栖科创园的建设招引,将园区提升改造与发展创新经济、调整经济结构、改善城市形象结合起来,构建“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利用秋石路延伸带来的区位条件,大力推进产业西进。
2013年塘栖镇淘汰关停落后产能35家,改造旧厂区8.3万平方米,完成“个转企”102家。同时,完成工业园区8平方公里控规编制,结合规划切实推进工业园区改造和科技创新园建设。创建并启用塘栖科创园(一期),共计1.5万平方米,仅在2013年度引进25家科技型企业入驻。
企业始终以市场为导向。通过设备更新、工艺改进、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提升产业层次和产品竞争力;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实现产业链延伸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创新驱动 增强产业内生动力
创新是发展的永恒主题。推动技术、产品、组织、商业模式及市场等创新,是化解产能过剩、调整产业结构的根本出路。
创新也是塘栖镇发展经济的工作特色。“向科技求效益,用人才谋发展”,深刻诠释了塘栖镇在促创新方面的经验。
塘栖镇政府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培养和建设,切实提升企业经营管理层的综合素质,努力培养锻造一流的企业家队伍;同时又高度重视创新人才队伍培养和建设,鼓励企业主动引智引才,切实惜才育才,加快企业创新人才的储备和利用。
在全镇规模企业中,宝鼎重工、宝晶生物、国能汽轮、博创机械、华江科技、梅园食品等企业都通过建立良好的人才引进机制和人才管理体制,让人才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实现企业的优质发展。
塘栖镇拥有技术中心13个、研发中心15个,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7家。
2013年,塘栖镇继续实施“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三年行动目标”,鼓励和引导企业改造传统产品,开发新产品,形成多品牌、多元化的产品结构。当年,塘栖镇产值超亿元企业有26家,利润超千万企业7家;获得专利202项,创建省级以上名牌产品1件,市级以上著名商标4件,其中省级著名商标1件;申报循环经济项目5项,清洁生产审核企业8家,电平衡测试合格企业4家。其中,规模企业34家,实现工业产值39.86亿元,占塘栖镇规模工业产值的36.12%,创造利润1.62亿元,利润率为4.1%,比塘栖镇规模企业平均利润率高出1.5个百分点。
提质增效 增强产业发展活力
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
塘栖镇坚持以“增投入促转型,向投入要效益”为抓手,以节能、环保、高效为准则,在面临用地趋紧、用能控紧的不利形势下,充分利用存量土地拓展发展空间,“空间换地”、“腾笼换鸟”成效进一步显现。
数据表明:2013年,塘栖镇全镇共实施产业项目36个,其中工业项目28个,累计投入5.54亿元;现代服务业项目8个,累计投入1.67亿元。
塘栖镇在工业园区全面推进“空间换地”、“腾笼换鸟”,发展功能进一步完善。目前,园区共开发用地3282.51亩。2013年,园区内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6.57亿元,同比增长7.0%;利润总额2.4亿元,同比增长21.8%,规模以上企业实交税金2.7亿元,每亩经济密度达到263.7万元,每亩税收贡献度达到8.2万元,安排就业人员9800余人。
同时,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总量扩张、质量提升、进位前移、跨越赶超。三年来,扎实推进“百项百亿”工程建设,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提升持续发展后劲。
数据表明:2013年累计实施各类项目建设223个,完成固定资产总投资73.8亿元,同比增长24.7%,完成度197.33%,三年累计完成177.69亿元,三年累计完成度142.39%。其中,非国有投资三年累计128.98亿元,三年累计完成度200.4%。运河、超山两大综保工程三年共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亿元。保障房、安置房、中医院、宝鼎大厦、秋石路延伸、钱江国际广场、国家盲人门球训练基地、杭州钱江科技创新中心等一大批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提升服务 增强产业发展优势
城镇化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加快发展服务业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攻方向。
随着小城市建设的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方兴未艾。“现代服务业特别是商业服务业逐步摆脱‘短板限制,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发展。”这是塘栖镇镇长计子法的经验之一。
2013年,塘栖镇整合山水资源,策划“名山—名湖—名镇”水上游线,并以“三名”格局为突破,实现余杭方志馆、运河申遗馆、谷仓博物馆、塘栖城市规划展示馆、塘栖老字号展示馆等五馆集中亮相,并成功举办“中国杭州塘栖枇杷节”等重要节庆,带动商贸服务业快速发展。同年,塘栖镇共接待游客314万人,实现旅游收入5.7亿元。
同时,通过重点项目带动,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宝鼎大厦、东宁商务酒楼、广济商务酒楼、巨龙商务酒楼等楼宇项目均已开发建设并保持良好态势,国家盲人门球训练基地二期开工建设,塘栖综合市场二期消防改造顺利完工,首家一级企业法人资格的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浙江余杭德商村镇银行进驻塘栖。这一系列的进展,都显示出塘栖三产行业的发展,已经越来越符合小城市建设的要求和小城市发展的活力。
服务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同时,大力发展三产服务业是破解当前要素瓶颈制约的一把“金钥匙”,是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塘栖镇以“高度的预见性,敏锐的洞察力”紧抓小城市培育建设和运河申遗双重契机,全力推动现代服务业,特别是商业服务业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鼓励发展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在更高层次上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做了一些新的尝试。
一方面,依托小城市发展和运河申遗叠加优势,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有选择地引进更多优质现代服务业企业落户。另一方面,对现有产业及品牌,做好扶持和推广工作,引导企业创建知名商号,扶优做强,从而进一步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塘栖镇以古镇休闲旅游为切入点,以枇杷节等节庆活动为抓手,突出休闲商贸,融合美食、娱乐、文化、养生等要素,着力营造慢生活体验环境。以项目建设为侧重点,通过引进和落实大型优质现代服务业项目,培育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支持发展会务展览、艺术创作、文化交流、体育训练、网络传媒等业态,大力提升塘栖镇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
以服务企业为发力点,塘栖镇通过强化管理能力和增强服务意识,大力提升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增强产业发展优势,努力打造远近闻名的 “京杭运河文旅休闲之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