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略读性质 优化教学方法
——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的教学
2014-09-02谢焕忠
谢焕忠
(福建省南靖县和溪中心小学,福建 南靖 363604)
明确略读性质 优化教学方法
——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的教学
谢焕忠
(福建省南靖县和溪中心小学,福建 南靖 363604)
精读与略读之间是“典型引路”与“举一反三”的关系,学生是略读教学的主体,教师是略读教学的主导。常用的略读教学方法有比较阅读、读写结合、激疑阅读和活动表演。
小学语文;略读教学;优化教学
人教版小学语文从三年级开始安排略读课文,且篇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对发展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纵观略读课文的内容,大多为名家名篇,且以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见长;从篇章结构来看,这些略读课文构成了一定的阅读层面,有广泛的文体结构和知识结构,形成了精读教学的延伸和有益补充。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理不清精读与略读的关系,将略读课文当作精读处理,不仅加重了教与学的负担,而且重点抓不准,难点无法突破;还有一些教师把略读与精读课文完全对立起来,放任自流,学生往往不知所措,以致对阅读内容不求甚解。这两种做法都违背了《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和教材编写意图。那么,怎样才能优化略读课文的教学,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呢?本文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和个人多年的教学实践,试作分析。
一、弄清略读性质,明确教学方向
1.略读与略读教学的内涵。略读又称跳读或浏览,是指快速阅读文章以了解其内容大意的阅读方法,是一种实用的快速阅读技能。这跟《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有关略读的“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要求具有相同的含义。然而,略读并不等同于略读教学。略读只是一种阅读的方式,只是为了获取相关的信息,而略读教学是一种教学活动,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的同时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略读能力。正确处理好精读与略读的关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叶圣陶先生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这里,叶老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它们都是阅读的最基本的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略读与精读一样重要。换句话说,精读与略读之间是“典型引路”与“举一反三”的关系。精读课文作为典范指导其他,在教学中起“举一”的作用;略读课文则主要引导学生运用精读教学所学的知识和能力的迁移,起“反三”的作用。这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形成由理解到运用、由知识到能力的转换。
2.学生是略读教学的主体。学生的阅读是教师永远不可代替的,教师只能从阅读方法、技巧和内容上加以指导,充分地让学生感知、发现、辨别和理解,让学生达到阅读的个性社会化。略读课文虽然与精读课文同属于课堂教学的内容,但前者主要还是学生自己阅读,教师只作指导。略读课的教学应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保证学生把精读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在略读过程中加以运用和实践,这样不仅增加阅读量,而且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略读课文要突出“略”字,略的是教师精雕细刻的精讲细说,强调学生“自读为主”,自始至终要让学生唱“主角”。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思想,达到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3.教师是略读教学的主导。强调略读课文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意味着贬低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不给他们切实的指导,任由学生自己“读”,很容易使他们进入误区,以为略读只是粗略地甚至于“忽略”阅读了事。相反,略读课要“略”,就要求教师更加注重引导和控制,以“扶”为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事实上,一切教学活动都渗透着教师的主导作用,都需要教师付出艰苦的劳动。一般说来,教师在略读课文上的“导”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读前指导,明确方向。许多略读课文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许多值得斟酌的地方,但教学时一般只安排一课时,因此,略读课文教学上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该读什么、怎么读。作为教师应该根据单元提示与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明确略读目的,确定阅读重点。②读中疏导,排除障碍。学生由于阅读水平和年龄特点等方面的原因,在阅读时难免遇到各种问题,教师适当地疏导使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意图有了明确的认识,对课文的理解也就趋于正确。③读后引导,掌握规律。“教材是最好的老师”,略读课文同样需要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归纳语文学习的规律。
二、优化略读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堂成功的略读课应该是扎实而又生动的,既要使教学落到实处,又要使课堂丰富多彩,学生思维活跃,达到这一要求就必须优化教学方法。《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曾把略读课文的教学步骤概括为“提示引路,讨论交流”两个方面。根据多年的探索实践,笔者综结出以下几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1.比较阅读法。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之间是“典型引路”与“举一反三”的关系,两者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运用比较阅读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以求同而温故,求异而知新。这种比较既可以是同一内容不同作者作品的比较,也可以是同一主题的不同作品、同一内容的不同体裁、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等的比较,具体地还可以从取材、立意、构思和语言等方面进行多方面的比较。如四年级上册略读课文“秦兵马俑”对兵马俑众多的类型、鲜明的个性进行了非常细致、逼真的描写。教学时,笔者让学生凭借本单元所学过的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中“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选择一种兵马俑,谈感受、学方法、悟写法。又如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几篇课文“观潮”、“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鸟的天堂”和“济南的冬天”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这些景物对象不同,作者观察的视角和感受也不同。通过比较阅读能使学生学会鉴别,在此基础上提高阅读能力和发展思维能力。
2.读写结合法。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只有眼到、口到、手到、心到,才能读懂书。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而是需要多次往复,反复训练。对略读课文加以适当的辅导练习是必要的,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把读与写紧密结合起来。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在取材熔裁、构思立意、布局谋篇乃至遣词造句等方面获得借鉴,就能步其门而登堂,效其法而变通。因此,对于每篇略读课文,笔者都会围绕课文精心设计一些问答题,让学生按照考试时完成阅读题的速度做题,其目的在于通过做题迅速把握文章的内容,达到以练代讲;同时在课堂上强化训练学生的做题思维能力。
3.激疑阅读法。怀疑是发现的钥匙,是创新的前提。语文教师如果善于挖掘课文中可质疑的材料,于无疑处生疑,引导学生在正确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多问几个“为什么”,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锐性是很有帮助的。而略读课上运用质疑讨论的方法,尽量调动学生的感知潜能,激励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然而,设疑提问是一门教学艺术,设计好的问题并不容易。真正称得上好的提问就像一根无形的指挥棒,能把学生引进知识的迷宫,引导学生寻非探奇。为此,教师在略读课上更应精心设计各种类型的问题,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4.活动表演法。活动表演法具有直观性、新颖性,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是最受同学们欢迎的一种教学方法。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他们通常都以具体生动的形象为中介进行思考。所以说,学习语文学习者能否建立“形象”至关重要。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努力使学生主动唤起形象,使凝固的语言文字变得鲜活可感。实践证明,将活动表演这种直观、生动的形式用于语文教学过程,既顺应了语文学科性质的要求,也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达到优化学习过程的目的。对于略读课文的教学来说,更是如此。如学习“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后,要求学生课外采访周围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做一份访谈记录;诗歌类的略读课文,如”最后一分钟“,可以采用“朗诵法”,进行强化训练和理解;戏剧、相声类的略读课文,如《打电话》,可以采用“表演再现法”,指导学生模拟戏剧情境,让学生立体地学习、感悟课文,等等。
G622.0
A
1674-9324(2014)21-007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