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校特色的球形结构理论
2014-09-02丁林兴
摘 要“学校特色阶梯发展说”取局部性界定和整体性界定之长,避两者之短,认为学校特色呈“局部性学校特色—整体性学校特色—品牌性学校特色”的阶梯发展状态,它为球形结构理论提供了预设。球形结构理论通过对学校特色与学校整体内在结构的动态描述,揭示了学校特色从局部性特色向整体性特色跃迁的规律。要实现学校特色的这种跃迁,就必将做优做强作为局部性学校特色的内核,形成学校文化。学校特色与学校文化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两者相互作用。学校特色只有以深厚的学校文化作为底色,才能充满活力,历久弥新。
关键词 球形结构理论局部性学校特色整体性学校特色
我国学校特色的实践与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一方面,许多学校积极进行探索学校特色方面的实践,形成了或浅或深的学校特色;另一方面,学界对学校特色开展了如火如荼的研究,对学校特色的概念、特征、路径、策略、评价等方面进行探索,形成了许多阶段性成果。然而,学校特色研究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伴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的办学方向,学校特色建设的实践与研究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本文试图从球形结构理论的角度,对学校特色建设进行论述,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一、预设:学校特色的阶梯发展说
开展学校特色建设的前提是要搞清学校特色的概念,即什么是学校特色?只有对学校特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才能认清目标,确立路径,进而通过各种方法、策略、行动等实现这个目标。然而,学界对学校特色的概念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学校特色概念进行厘定,这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球形结构理论的一种预设。
1.学校特色概念的争鸣
目前,学界对“学校特色”的界定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局部性界定”,一种是“整体性界定”。局部性界定是一种广义的界定,指学校建设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特色。譬如:孙孔懿认为:“学校特色,是办学主体刻意追求逐步实现的学校工作某一方面特别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而稳定的品质,也称为办学特色。”[1]吴秀娟认为:“学校特色一般是指一所学校在全面育人工作中所选择的重点,或是把已出现的某种经验特色通过深化积累,逐步形成某种富有个性的强项或优势。”[2]这种局部性界定方式有利于激发广大中小学校创建学校特色的积极性,但容易造成浅层次的学校特色,甚至是虚假的特色。整体性界定是一种狭义的界定,它强调学校特色的整体面貌。譬如,邢真认为:“学校特色界定是指: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办学风貌或教育风貌。这里所说讲的‘独特,不能仅理解为学校这个整体中的某个教育要素的个性体现,也不能狭义地理解为是‘你无我有,你有我精,而是指学校整体的个性。它是学校整体中最具典型意义的个性风格或个性风貌。”[3]整体性界定强调学校特色的整体性、成效性和广泛影响性,因而对学校特色的要求较高。整体性界定在实践中可以杜绝学校特色建设中的虚假现象,有利于促使学校特色建设朝高标准的方向发展,但是,也容易让许多学校望而却步。因此,这两种学校特色的界定各有利弊。如何扬两者界定之长而避两者界定之短呢?为此,笔者提出学校特色的阶梯发展理论。
2.学校特色的阶梯发展
笔者认为:学校特色是学校依据一定的校本教育哲学和教育理念,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性、优质性、稳定性和文化性的办学风格或风貌,学校特色因办学特色程度的不同而呈现“局部性学校特色(学校特色)—整体性学校特色(特色学校)—品牌性学校特色(著名学校特色)”不同的阶梯发展状态。
这种学校特色的界定有两个优点:
第一,有利于消解学校特色的争辩,形成一个较为统一的认识。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因此,我们既不能抹杀它们之间的差别,也不能人为地切断它们之间的联系:一方面,要承认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之间的区别,学校特色是局部性学校特色,特色学校是整体性的学校特色,两者有“质”的不同(是不同级别的特色);另一方面,要承认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之间是有联系的,两者有可能发生转化——当学校的某些项目特色或局部特色对学校的“整体”产生一种“辐射”,并形成一种文化氛围时,就可能生成一种新“质”,即转化为一种整体性的学校特色(特色学校)。这里所说的“特色学校”不是某种专业性的学校(如体育运动学校),而是具有某种特色的学校。
第二,有利于形成百舸争流的创特图景,促进学校特色的创建。“学校特色”是指学校形成了某项特色、某几项特色、局部特色或浅层次的特色,属学校特色的初级阶段。特色学校是中等层次的学校特色,属整体性或全局性的学校特色,是学校特色的成熟阶段。著名学校特色是最高层次的学校特色,是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和辐射度的品牌特色学校。这种界定,让一些薄弱学校不至于因学校特色门槛较高而望而止步,能激发和调动这些学校创建学校特色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能让强势学校有创建品牌特色学校的追求目标和不竭动力。
学校特色是一种实然存在,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发展过程。因此,对待学校特色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重在看学校特色的实质。放眼当今学校特色发展,异彩纷呈,参差不齐。但总体而言,局部性学校特色居多,整体性学校特色较少,品牌性学校特色凤毛麟角。如何实现学校特色从局部性特色向整体性特色跨越呢?为此,笔者提出学校特色发展的球形结构理论。
二、原理:让特色成为学校的“内核”
理论的提出一般需要经历提出假设与进行论证两个阶段。当一种假设为逻辑的力量证明时,这种假设便成为一种理论。当然,新的理论还需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1.球形结构理论的假设
学校特色的球形结构理论是一种由局部性特色向整体性特色发展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学校特色一般都经历一个由局部性特色向整体性特色的发展过程。当学校特色为局部性特色时,作为局部性学校特色的小球与作为学校整体的大球是一种相交关系,这时,学校特色对学校整体发展的作用十分有限。随着学校特色的做优做强(不是做大),作为局部性学校特色的小球对学校整体的发展将产生越来越大的作用,它逐渐成为学校的中心,即作为学校整体这个大球的核心,这时,学校特色的“正能量”就对学校整体产生“强辐射”,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和学校特色的跃迁——学校特色实现由局部性特色向整体性特色跨越。随着学校特色弥散在学校教育的各个面,它逐渐成为带有某种特色的学校文化(见下图)。
2.球形结构理论的论证
首先,“学校特色阶梯发展说”为球形结构理论打开通道。“学校特色阶梯发展说”将学校特色看作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发展过程,学校特色由局部性学校特色向整体性学校特色发展,并朝最终的品牌性学校特色发展,这就拆除了有些学者人为地在局部性学校特色(学校特色)和整体性学校特色(特色学校)之间设置的障碍,打开了两者之间的“绿色通道”,即局部性学校特色经过一定的努力,是有可能引起质变,产生新质,即发展为整体性学校特色的。
其次,球形结构理论得以成立的两个条件能获得满足。要实现由局部性学校特色向整体性学校特的跃迁,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其一,局部性特色能否成为学校整体这个大球的核心?学校特色与学校整体之间有许多相关性,譬如,校长为法人代表,这就决定了学校有一个核心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和发展战略,校长拥有领导力、预见力和决策权,并能将办学目标和办学思想得到真正的落实。学校特色与学校整体同属教育,因而有许多相似性。譬如,需要有宜人的育人环境,都通过一定的课程对学生施以教育,都重视文化对学生发展的熏陶作用。这些相通性让校长可以通过某种举措,不断加大学校特色在整个学校发展中的权重。随着学校特色发展权重的不断增加,学校特色也就从学校的边缘逐渐转移到学校的中心。可见,学校特色是能够成为学校整体这个大球核心的,其关键在于校长的领导力和执行力。
其二,局部性特色的核心对学校整体能产生多大影响?当局部性特色成为学校整体的核心后,能否最终跃迁为整体性特色,还要看作为核心的局部性特色对学校整体的辐射强度。从理论上讲,局部性特色对学校整体的强辐射是有可能的,因为学校特色(如艺术、科技、外语等)作为一种现代人必备的素质对学生的发展而言是必要的,它们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譬如,苏州三中以多语种教学为其办学特色,即学校开设英语(国际课程班)、日语、德语、法语等,由于选择这些语种学习的学生较少,因而,初创时表现为一种局部性特色。但是,一旦多语种教学特色做优做强,将其发展为一种国际化教育时,这种局部性特色对学校的影响就不再是局部性的,而是整体性的影响了,即学校通过多语种教学校色对全校学生进行国际化教育,让学生熟悉异国文化,培养国际意识,让学生通晓国际规则,培养合作竞争能力,等等。当学校特色(包括校园氛围、课程文化、价值观念等)弥漫整体校园时,学校特色自然而然地成为一种学校文化,此时,学校特色与学校文化同一。
由此可见,局部性学校特色向整体性学校特色的跃迁是可以实现的,实现这种跃迁的路径是做优做强学校特色。
三、路径:从做强特色到形成文化
学校特色的球形结构理论是一种由局部性学校特色向整体性学校特色发展的理论,揭示了学校特色与学校整体之间内在结构的动态发展。要让这种理论转化为学校特色发展的现实动力(或者说成为现实),还需做优做强局部性学校特色。那么,如何做优做强局部性特色呢?
1.做强学校特色这个“核”
第一,定位学校发展战略。学校特色发展的定位非常重要,学校领导的目光、素质、胆识与魄力决定学校特色发展的高度与深度。所谓学校特色的定位,就是学校特色发展的目标,即要将学校建设成为怎样的一所学校?具有怎样的特色?多大程度上的特色?是真特色还是假特色?等等。一位有远见有责任心的校长,他对学校的定位应该是办一所高质量的学校、特色鲜明的学校、有品位的学校。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特色可能起步于局部性特色,但它的目标一定是整体性特色。譬如,苏州三中的多语种教学特色,它的定位应该是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富有中国情怀的创新型人才;同时,通过做优做强多语种教学特色提升学生的国际意识和综合素质。只有这样,局部性特色才能发展为整体性特色。为此,学校应该有学校特色发展的智囊团,制定学校特色的发展战略,规划学校特色的蓝图(即制定学校特色发展的规划)和落实相应的举措。
第二,加强学校自身修炼。校园环境和设备设施是学校特色的外在表现,对学校特色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高度重视。譬如,走进多语种教学特色的校园,就应有一股扑面而来的异国风情和异国文化,就应有相应的多语种研究、教学和管理机构,必要的语音教室和实景化的专用教室,多语种图书资料室和阅览室。课程建设是核心,学校特色只有通过课程建设才能渗透到学校发展的血脉,才能真正融入师生的教育生活。作为学校特色的课程,既要有专业的核心课程,又要有大众化的普通课程,要能够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因此,课程建设时特别要重视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此外,学校要加强特色项目的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有敬业精神和专业素质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加强学校特色的宣传,强化市民、同行对学校特色的认可,扩大学校特色的影响。
第三,形成良好外部环境。学校特色发展的外部环境有大环境和小环境。前者是由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决定的,后者是学校通过努力可以建构的环境,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校自身的资源和主体努力。例如,多语种教学特色的高中校需要与下一级学校(初中)搞好关系,以保证充足的生源;需要与高一级学校(国内高校)搞好关系,以保持学生毕业后的输出渠道;需要与国外学校或教育机构建立联系,以确保学生出国深造的“绿色通道”,并借鉴国外的办学经验。学校特色的发展,需要建构良好的校际“生态圈”。
第四,保持适度发展规模。局部性学校特色需要保持一定的发展规模。因为,只有保持一定的发展规模,学校特色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否则,学校特色可能陷入困境。一般而言,局部性学校特色需维持不少于全校学生七分之一的规模,如1400人规模的初中或高中学校,特色班的学生应保持在200至300人之间,以便于开班。
上述四方面的合力,将有助于学校特色的做优做强。
2.形成学校特色的文化
局部性学校特色做优做强了,它自然而然地渐渐成为学校的中心(即“内核”),但是,这个“内核”能否对学校整体产生影响,还取决于它对学校整体的辐射强度。作为局部性学校特色的“内核”对学校的辐射是多方面的,如办学目标、教育理念、共同愿景、学校制度、校园环境、师生行为、课程文化、重大活动、特色标识等,尤其以课程文化最为重要(因为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也是学校文化的表征)。这种作用达到一定强度和持续“照射”后,学校整体会被特色化,形成一种带有办学特色的学校文化。因为,当思想成为行动,当愿景成为现实,当校园环境、课程文化和师生行为融合成一种带有倾向性的氛围,当校园中不同个体形成一种共识并为之努力时,学校文化也就形成了。这时,学校文化就成为一种整体性的学校特色,即特色学校。
学校文化一旦形成,它又具有一种极强的穿透力,对学校特色起促进作用。彭钢说:“(学校文化)统领学校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物质与精神、外在与内在、制度与组织、行为与形象等;应具有内生内源的性质,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而不是简单地执行外部指令和满足外部需要,要形成自主性、内控性、独特性的生存和发展方式;应具有发展的可持续性,而不是短期行为。”[4]可见,学校文化具有弥散性、内生性和可持续性。如果说对学校特色的发展有三种影响力——人、物和文化的话,那么,人的影响力随着人的流动将很快消失,物的影响力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渐渐淡化,只有文化的影响力是最持久、最深远的。
学校文化与学校特色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学校主体应该通过做优做强局部性特色,使其成为学校整体的中心(或“内核”),通过“内核”增强学校特色对学校整体的辐射,进而让学校整体特色化,成为整体性特色,从而形成学校文化,反过来,再让学校文化强化和稳固学校的特色。具有深厚文化底色的学校特色,才是充满活力、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学校特色。
球形结构理论通过对学校特色与学校整体内在结构的动态描述,揭示了学校特色从局部性特色向整体性特色跃迁的规律。这个理论已为一些学校特色建设的实践所验证。相信这一个理论对学校特色的创建大有裨益,并将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与验证。
————————
参考文献
[1] 孙孔懿.学校特色的内涵与本源.教育导刊,1997(2、3).
[2] 吴秀娟.关于学校“各自办出特色“的哲学思考.教育导刊,1998(8、9).
[3] 邢真.学校特色建设理论的探讨.中国教育学刊,1995(5).
[4] 彭钢.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形成学校特色.教育发展研究,2008(2).
[作者:丁林兴(1963-),男,江苏江阴人,苏州市第三中学校高级教师,博士。]
【责任编辑孙晓雯】
其二,局部性特色的核心对学校整体能产生多大影响?当局部性特色成为学校整体的核心后,能否最终跃迁为整体性特色,还要看作为核心的局部性特色对学校整体的辐射强度。从理论上讲,局部性特色对学校整体的强辐射是有可能的,因为学校特色(如艺术、科技、外语等)作为一种现代人必备的素质对学生的发展而言是必要的,它们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譬如,苏州三中以多语种教学为其办学特色,即学校开设英语(国际课程班)、日语、德语、法语等,由于选择这些语种学习的学生较少,因而,初创时表现为一种局部性特色。但是,一旦多语种教学特色做优做强,将其发展为一种国际化教育时,这种局部性特色对学校的影响就不再是局部性的,而是整体性的影响了,即学校通过多语种教学校色对全校学生进行国际化教育,让学生熟悉异国文化,培养国际意识,让学生通晓国际规则,培养合作竞争能力,等等。当学校特色(包括校园氛围、课程文化、价值观念等)弥漫整体校园时,学校特色自然而然地成为一种学校文化,此时,学校特色与学校文化同一。
由此可见,局部性学校特色向整体性学校特色的跃迁是可以实现的,实现这种跃迁的路径是做优做强学校特色。
三、路径:从做强特色到形成文化
学校特色的球形结构理论是一种由局部性学校特色向整体性学校特色发展的理论,揭示了学校特色与学校整体之间内在结构的动态发展。要让这种理论转化为学校特色发展的现实动力(或者说成为现实),还需做优做强局部性学校特色。那么,如何做优做强局部性特色呢?
1.做强学校特色这个“核”
第一,定位学校发展战略。学校特色发展的定位非常重要,学校领导的目光、素质、胆识与魄力决定学校特色发展的高度与深度。所谓学校特色的定位,就是学校特色发展的目标,即要将学校建设成为怎样的一所学校?具有怎样的特色?多大程度上的特色?是真特色还是假特色?等等。一位有远见有责任心的校长,他对学校的定位应该是办一所高质量的学校、特色鲜明的学校、有品位的学校。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特色可能起步于局部性特色,但它的目标一定是整体性特色。譬如,苏州三中的多语种教学特色,它的定位应该是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富有中国情怀的创新型人才;同时,通过做优做强多语种教学特色提升学生的国际意识和综合素质。只有这样,局部性特色才能发展为整体性特色。为此,学校应该有学校特色发展的智囊团,制定学校特色的发展战略,规划学校特色的蓝图(即制定学校特色发展的规划)和落实相应的举措。
第二,加强学校自身修炼。校园环境和设备设施是学校特色的外在表现,对学校特色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高度重视。譬如,走进多语种教学特色的校园,就应有一股扑面而来的异国风情和异国文化,就应有相应的多语种研究、教学和管理机构,必要的语音教室和实景化的专用教室,多语种图书资料室和阅览室。课程建设是核心,学校特色只有通过课程建设才能渗透到学校发展的血脉,才能真正融入师生的教育生活。作为学校特色的课程,既要有专业的核心课程,又要有大众化的普通课程,要能够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因此,课程建设时特别要重视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此外,学校要加强特色项目的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有敬业精神和专业素质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加强学校特色的宣传,强化市民、同行对学校特色的认可,扩大学校特色的影响。
第三,形成良好外部环境。学校特色发展的外部环境有大环境和小环境。前者是由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决定的,后者是学校通过努力可以建构的环境,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校自身的资源和主体努力。例如,多语种教学特色的高中校需要与下一级学校(初中)搞好关系,以保证充足的生源;需要与高一级学校(国内高校)搞好关系,以保持学生毕业后的输出渠道;需要与国外学校或教育机构建立联系,以确保学生出国深造的“绿色通道”,并借鉴国外的办学经验。学校特色的发展,需要建构良好的校际“生态圈”。
第四,保持适度发展规模。局部性学校特色需要保持一定的发展规模。因为,只有保持一定的发展规模,学校特色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否则,学校特色可能陷入困境。一般而言,局部性学校特色需维持不少于全校学生七分之一的规模,如1400人规模的初中或高中学校,特色班的学生应保持在200至300人之间,以便于开班。
上述四方面的合力,将有助于学校特色的做优做强。
2.形成学校特色的文化
局部性学校特色做优做强了,它自然而然地渐渐成为学校的中心(即“内核”),但是,这个“内核”能否对学校整体产生影响,还取决于它对学校整体的辐射强度。作为局部性学校特色的“内核”对学校的辐射是多方面的,如办学目标、教育理念、共同愿景、学校制度、校园环境、师生行为、课程文化、重大活动、特色标识等,尤其以课程文化最为重要(因为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也是学校文化的表征)。这种作用达到一定强度和持续“照射”后,学校整体会被特色化,形成一种带有办学特色的学校文化。因为,当思想成为行动,当愿景成为现实,当校园环境、课程文化和师生行为融合成一种带有倾向性的氛围,当校园中不同个体形成一种共识并为之努力时,学校文化也就形成了。这时,学校文化就成为一种整体性的学校特色,即特色学校。
学校文化一旦形成,它又具有一种极强的穿透力,对学校特色起促进作用。彭钢说:“(学校文化)统领学校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物质与精神、外在与内在、制度与组织、行为与形象等;应具有内生内源的性质,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而不是简单地执行外部指令和满足外部需要,要形成自主性、内控性、独特性的生存和发展方式;应具有发展的可持续性,而不是短期行为。”[4]可见,学校文化具有弥散性、内生性和可持续性。如果说对学校特色的发展有三种影响力——人、物和文化的话,那么,人的影响力随着人的流动将很快消失,物的影响力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渐渐淡化,只有文化的影响力是最持久、最深远的。
学校文化与学校特色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学校主体应该通过做优做强局部性特色,使其成为学校整体的中心(或“内核”),通过“内核”增强学校特色对学校整体的辐射,进而让学校整体特色化,成为整体性特色,从而形成学校文化,反过来,再让学校文化强化和稳固学校的特色。具有深厚文化底色的学校特色,才是充满活力、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学校特色。
球形结构理论通过对学校特色与学校整体内在结构的动态描述,揭示了学校特色从局部性特色向整体性特色跃迁的规律。这个理论已为一些学校特色建设的实践所验证。相信这一个理论对学校特色的创建大有裨益,并将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与验证。
————————
参考文献
[1] 孙孔懿.学校特色的内涵与本源.教育导刊,1997(2、3).
[2] 吴秀娟.关于学校“各自办出特色“的哲学思考.教育导刊,1998(8、9).
[3] 邢真.学校特色建设理论的探讨.中国教育学刊,1995(5).
[4] 彭钢.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形成学校特色.教育发展研究,2008(2).
[作者:丁林兴(1963-),男,江苏江阴人,苏州市第三中学校高级教师,博士。]
【责任编辑孙晓雯】
其二,局部性特色的核心对学校整体能产生多大影响?当局部性特色成为学校整体的核心后,能否最终跃迁为整体性特色,还要看作为核心的局部性特色对学校整体的辐射强度。从理论上讲,局部性特色对学校整体的强辐射是有可能的,因为学校特色(如艺术、科技、外语等)作为一种现代人必备的素质对学生的发展而言是必要的,它们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譬如,苏州三中以多语种教学为其办学特色,即学校开设英语(国际课程班)、日语、德语、法语等,由于选择这些语种学习的学生较少,因而,初创时表现为一种局部性特色。但是,一旦多语种教学特色做优做强,将其发展为一种国际化教育时,这种局部性特色对学校的影响就不再是局部性的,而是整体性的影响了,即学校通过多语种教学校色对全校学生进行国际化教育,让学生熟悉异国文化,培养国际意识,让学生通晓国际规则,培养合作竞争能力,等等。当学校特色(包括校园氛围、课程文化、价值观念等)弥漫整体校园时,学校特色自然而然地成为一种学校文化,此时,学校特色与学校文化同一。
由此可见,局部性学校特色向整体性学校特色的跃迁是可以实现的,实现这种跃迁的路径是做优做强学校特色。
三、路径:从做强特色到形成文化
学校特色的球形结构理论是一种由局部性学校特色向整体性学校特色发展的理论,揭示了学校特色与学校整体之间内在结构的动态发展。要让这种理论转化为学校特色发展的现实动力(或者说成为现实),还需做优做强局部性学校特色。那么,如何做优做强局部性特色呢?
1.做强学校特色这个“核”
第一,定位学校发展战略。学校特色发展的定位非常重要,学校领导的目光、素质、胆识与魄力决定学校特色发展的高度与深度。所谓学校特色的定位,就是学校特色发展的目标,即要将学校建设成为怎样的一所学校?具有怎样的特色?多大程度上的特色?是真特色还是假特色?等等。一位有远见有责任心的校长,他对学校的定位应该是办一所高质量的学校、特色鲜明的学校、有品位的学校。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特色可能起步于局部性特色,但它的目标一定是整体性特色。譬如,苏州三中的多语种教学特色,它的定位应该是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富有中国情怀的创新型人才;同时,通过做优做强多语种教学特色提升学生的国际意识和综合素质。只有这样,局部性特色才能发展为整体性特色。为此,学校应该有学校特色发展的智囊团,制定学校特色的发展战略,规划学校特色的蓝图(即制定学校特色发展的规划)和落实相应的举措。
第二,加强学校自身修炼。校园环境和设备设施是学校特色的外在表现,对学校特色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高度重视。譬如,走进多语种教学特色的校园,就应有一股扑面而来的异国风情和异国文化,就应有相应的多语种研究、教学和管理机构,必要的语音教室和实景化的专用教室,多语种图书资料室和阅览室。课程建设是核心,学校特色只有通过课程建设才能渗透到学校发展的血脉,才能真正融入师生的教育生活。作为学校特色的课程,既要有专业的核心课程,又要有大众化的普通课程,要能够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因此,课程建设时特别要重视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此外,学校要加强特色项目的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有敬业精神和专业素质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加强学校特色的宣传,强化市民、同行对学校特色的认可,扩大学校特色的影响。
第三,形成良好外部环境。学校特色发展的外部环境有大环境和小环境。前者是由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决定的,后者是学校通过努力可以建构的环境,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校自身的资源和主体努力。例如,多语种教学特色的高中校需要与下一级学校(初中)搞好关系,以保证充足的生源;需要与高一级学校(国内高校)搞好关系,以保持学生毕业后的输出渠道;需要与国外学校或教育机构建立联系,以确保学生出国深造的“绿色通道”,并借鉴国外的办学经验。学校特色的发展,需要建构良好的校际“生态圈”。
第四,保持适度发展规模。局部性学校特色需要保持一定的发展规模。因为,只有保持一定的发展规模,学校特色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否则,学校特色可能陷入困境。一般而言,局部性学校特色需维持不少于全校学生七分之一的规模,如1400人规模的初中或高中学校,特色班的学生应保持在200至300人之间,以便于开班。
上述四方面的合力,将有助于学校特色的做优做强。
2.形成学校特色的文化
局部性学校特色做优做强了,它自然而然地渐渐成为学校的中心(即“内核”),但是,这个“内核”能否对学校整体产生影响,还取决于它对学校整体的辐射强度。作为局部性学校特色的“内核”对学校的辐射是多方面的,如办学目标、教育理念、共同愿景、学校制度、校园环境、师生行为、课程文化、重大活动、特色标识等,尤其以课程文化最为重要(因为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也是学校文化的表征)。这种作用达到一定强度和持续“照射”后,学校整体会被特色化,形成一种带有办学特色的学校文化。因为,当思想成为行动,当愿景成为现实,当校园环境、课程文化和师生行为融合成一种带有倾向性的氛围,当校园中不同个体形成一种共识并为之努力时,学校文化也就形成了。这时,学校文化就成为一种整体性的学校特色,即特色学校。
学校文化一旦形成,它又具有一种极强的穿透力,对学校特色起促进作用。彭钢说:“(学校文化)统领学校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物质与精神、外在与内在、制度与组织、行为与形象等;应具有内生内源的性质,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而不是简单地执行外部指令和满足外部需要,要形成自主性、内控性、独特性的生存和发展方式;应具有发展的可持续性,而不是短期行为。”[4]可见,学校文化具有弥散性、内生性和可持续性。如果说对学校特色的发展有三种影响力——人、物和文化的话,那么,人的影响力随着人的流动将很快消失,物的影响力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渐渐淡化,只有文化的影响力是最持久、最深远的。
学校文化与学校特色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学校主体应该通过做优做强局部性特色,使其成为学校整体的中心(或“内核”),通过“内核”增强学校特色对学校整体的辐射,进而让学校整体特色化,成为整体性特色,从而形成学校文化,反过来,再让学校文化强化和稳固学校的特色。具有深厚文化底色的学校特色,才是充满活力、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学校特色。
球形结构理论通过对学校特色与学校整体内在结构的动态描述,揭示了学校特色从局部性特色向整体性特色跃迁的规律。这个理论已为一些学校特色建设的实践所验证。相信这一个理论对学校特色的创建大有裨益,并将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与验证。
————————
参考文献
[1] 孙孔懿.学校特色的内涵与本源.教育导刊,1997(2、3).
[2] 吴秀娟.关于学校“各自办出特色“的哲学思考.教育导刊,1998(8、9).
[3] 邢真.学校特色建设理论的探讨.中国教育学刊,1995(5).
[4] 彭钢.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形成学校特色.教育发展研究,2008(2).
[作者:丁林兴(1963-),男,江苏江阴人,苏州市第三中学校高级教师,博士。]
【责任编辑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