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狂想曲(上)
2014-09-02崔明理
崔明理
没有权威机构的认证,没有正式的身份,却并不妨碍消费者对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的信赖。与其说市集卖的是有机食品,不如说是传递一种回归朴素的价值观:以食物为链条,重塑农人与食客之间的信任关系。
周末的北京城,雨一直淅淅沥沥地下着,位于顺义的启明星双语学校里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的人流不是学生,而是拎着菜篮、衣着时尚的一群白领,其中“老外”大概占了一半。
“阿姨,您又来赶集啦。”
“子彧,上次我买了你们家的面条,一直没吃完,到现在两个礼拜了,搁在下面的面条怎么都长毛了?”
“阿姨您得注意了,我们家的手工面条没有使用任何添加剂、防腐剂,所以不能存放太长时间。平时存放面条的时候要保持通风。要不这回您少买点?反正我每次开集的时候都在。”
这个名叫陈子彧的大男孩一边说着,一边为顾客打包货品:一捆面条,两包粉丝,以及几袋小包装的花生。买卖双方相当熟络,聊了几句家常,丝毫没有要讨价还价的意思。
“这位阿姨是我的老顾客了,她特别喜欢我们家产的小杂粮和手工面条,我每次来‘赶集,她都会捎一些回去。”陈子彧拍着摊位上的面袋说,“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家自己种的,面粉、面条也是在自家作坊加工的。我可以拍着胸脯说,这些粮食种的时候只使用有机肥和生物杀虫剂,加工过程中没有使用任何添加剂、防腐剂,所以味道特别纯正,吃起来也放心。”
陈子彧口中所说的“集市”,正是颇有名气的“北京有机农夫市集”。每逢周末,北京有机农夫市集都会在一些社区“开集”。
“市集活动在市内的几个地点轮流举办,目前选址相对固定,在朝阳区的酒仙桥、三元桥,以及东城区的崇文门附近开集比较多。有时候我们的消费者会主动与物业联系,邀请我们到他们所在的社区举办活动。”集市现场,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的工作人员马彦介绍了集市的基本情况。“每次开集大约有30到40名农友作为商户参加,现场消费者的人数基本在一两千人的规模。农户带来各种各样的有机产品,包括瓜果蔬菜、米面肉蛋,还有面包、火腿等加工品。”
民间、自发、公益,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生而具有“接地气”的有机理念。
“想把集市办成朋友们聚会的地方”
创办于2010年9月的北京有机农夫市集,一开始便有着强烈的公益色彩。“农夫市集”最早的发起人是日本女艺术家植村绘美(Emi),初衷是从艺术的角度关注食品的生产和安全问题,此后吸引了热衷于食品安全的麦克(Michael Eddy),关注中国“三农”问题的人类学家梅若琳(Caroline Merrifield)等组织者的加入。因为由艺术家组织,所以前两届市集充满了艺术味道:选的地点都是艺术空间,来的也都是老外和华侨等跟文化和艺术沾边儿的人,以至于有媒体直接将这个活动视为一个行为艺术作品。“看一群金发碧眼的外国朋友坐在一起,激烈地讨论中国的小农户该怎样生存、发展,这给人一种很奇妙的感觉。”集市早期的志愿者之一,曾供职于农业与贸易政策研究所的常天乐如是说。
随着人员的更迭变换,北京有机农夫市集最初的创立者们大都不再活跃,目前市集的管理团队有五个人,四个人负责集市的现场活动,一个人负责新开办的店面“集室”,店里有两个长期的工作人员。“市集从去年开始才有全职的工作人员。像我就是去年才来到市集工作。”马彦说道,“我最初只是集市的消费者,在参加过几次活动之后,对集市的兴趣越来越大,便成了集市的志愿者。现在我们团队里,有好几位同事都有这样的经历,从最初的消费者摇身一变成为工作者。”
能吸引消费者成为自己的工作人员,北京有机农夫市集这个松散的组织有着独特的“个人”魅力。“我是个‘吃货,我们市集的人也都是‘吃货啦。”马彦爽快地笑道,“集市是一个公益组织,在集市工作的人都是认同公益理念、认同有机概念才聚到一起的,我们在一起很快乐。”马彦说,集市最初没有任何报酬,大家也一直坚持了下来。后来事务越来越多,有了专职人员之后,集市才开始给工作人员发工资,但这笔微薄的收入不足以支撑在北京的生活。“有时几个月不发工资,大家也不会在意,因为大家是抱着做公益的动机才来集市的。”
集市吸引人的氛围,不只存在于工作人员之间。来自东北的柳姑娘是一名“北漂”,也是农夫市集的“资深”农友,与市集保持着稳定的合作关系,长期在农夫市集上售卖自家产的蓝莓鲜汁、蔓越莓果酱、玫瑰果茶等山货。“我们夫妻搭档,父母帮忙,经营大兴安岭天然健康的山货。我没有其他渠道,只依靠在农夫市集上的销售维持在北京的生活。日子虽然过得不温不火,但我很享受这种状态。市集提供了一个可能性,让我能够自由自在,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且,我特别喜欢市集的氛围。”柳姑娘特地强调,“集市里的农友都非常好,平日生活里都互相帮助,也帮过我很大忙。”言语之间,柳姑娘表现出一种归属感。
“虽然天气不是很热,但拿回家也要记得要冷藏哦!”每卖出一瓶蓝莓鲜汁,柳姑娘都会善意地嘱咐顾客一句。而顾客们通常会一边喝着果汁,一边笑着回答“不用到家,不出市集这瓶就会见底啦!”
“你好!我们又见面了!”在德南面包坊的摊位前,一名来自中东的女士用略带生涩的中文与老板娘交谈。老板娘叶香吟来自台湾,两个人开着熟人之间的玩笑,并不急着把面包卖出去。“我最初创办面包坊的目的,是想让家人吃到健康的面包。市集上的大多数消费者都赞同健康有机的理念,我们志同道合,所以很容易交上朋友。”
农夫市集上,农户们会互相品尝对方的产品,与相熟的顾客聊聊家常。尽管市集上的货品要比市面上的贵,但唯独听不到讨价还价的声音。
作为“元老级”的工作人员,常天乐是市集的管理核心。她为市集的形态定了调:最希望市集能够成为朋友们聚会的地方,让大家能够一起在周末品尝美食,谈天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