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白桦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引种驯化试验初报
2014-09-02吴义军
吴义军
(民乐县林业调查规划队,甘肃民乐 734500)
东北白桦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引种驯化试验初报
吴义军
(民乐县林业调查规划队,甘肃民乐 734500)
城市绿化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它的质和量的发展水平反映一个城市形象,是衡量城市现代文明积蓄和是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民乐县城由于地处高寒,可用于城市绿化的树种较少,尤其是阔叶乔木树种相对匮乏。为了改善我县城市园林景观,丰富园林绿化树种,加快建设“宜居宜游”的高原生态文明县的步伐。通过引种试验,初步掌握了东北白桦的生物学特性,总结出了科学适用的驯化和促活技术,为全面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东北白桦 引种 驯化试验
1 试验地的自然概况
试验区设在民乐县城西郊生态公园和城北新区生态园,该区位于我县中部冲积、洪冲积倾斜平原,海拔2240m,地面坡度2—5°左右,气候属高寒、半干旱、干旱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2-4℃,≥10℃积温平均值1378-2104℃,年日照时数2900h,年降水量253-346mm,年蒸发量1638mm,植物生长期153-173d,无霜期137-151d,土壤以灰钙土和灌耕土为主,pH值7.5-8.6左右,有机质1.78%,含氮0.999%,速效磷5.61ppm。气候总的特点是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热量不足,昼夜温差大,平均气温低;降水集中、总量偏少,时空分布不均,蒸发强烈。主要灾害性气候是干旱、干热风、霜冻、沙尘暴等,引种试验地点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灌溉条件较为便利、技术力量雄厚,管理基础好。
2 东北白桦的生物学特性及分布
东北白桦为桦木科桦木属,别名桦树、桦木、桦皮树等,学名:(Betulaplatyphyllavar.mandshurica),属浅根系落叶乔木,树冠卵圆形,树皮白色,纸状分层剥离,皮层黄色,小枝红褐色,无毛,喜光,不耐荫,耐严寒。对土壤适应性强,喜酸性土,湿润阴坡生长较好。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各地。白桦枝叶扶疏,姿态优美,尤其是树干修直,洁白雅致,具有独特的欣赏价值,十分引人注目。孤植、丛植于庭园、公园之草坪、池畔、湖滨或列植于道旁均颇美观。若在山地或丘陵坡地成片栽植,可组成美丽的风景林。白桦树是俄罗斯的国树,是这个国家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3 驯化试验的主要技术措施
3.1 苗木来源
驯化试验苗木来源于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林场。2012年4月中旬调运生长强健,无病虫害的胸径12-15cm白桦280株,胸径3-5cm白桦120株。调运前对苗木进行疏枝及修剪,对大规格苗木截留1/3树冠,修剪2公分以上的枝条,修剪时剪口确保平滑,截面尽量缩小,剪口处涂沫防腐剂或用蜡封顶。小规格苗木保持全冠。
3.2 驯化试验地选择
选择土质肥沃、疏松、排灌水条件良好,交通便利,无污染的土壤做驯化培育地。
3.3 驯化试验地土壤处理
东北白桦适应稍偏酸性土壤,PH值达在5.0-7.0为适生区。因为我县土壤PH值在7.5-8.6之间,移栽前对栽植地土壤的理化性质、地下水矿化度、土壤盐碱含量进行分析并进行土壤盐碱地改良。
碱性土壤处理 盐碱土的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肥力低,理化性状差,对苗木生长有害的阴、阳离子多,影响苗木根系生长。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步骤如下:
(1)洗盐。首先在苗木栽植前把水灌到造林地里,使土壤盐分溶解,通过下渗把表土层中的可溶性盐碱排到深层土中或淋洗出去。
(2)增施有机肥。有机肥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形成腐殖质,能提高土壤的缓冲能力,并可和碳酸钠作用形成腐殖酸钠,降低土壤碱性。因此,增施有机肥料是改良盐碱地,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
(3)使用土壤改良肥料。使用酸性肥料,如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铵、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硫酸钾等,定向中和碱性。
(4)深耕深翻。盐分在土壤中的分布情况为地表层多,下层少,经过耕翻,可把表层土壤中盐分翻扣到耕层下边,把下层含盐较少的土壤翻到表面,并把有机肥料和土壤改良肥均匀地施入土壤。翻耕能疏松耕作层,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弱土壤水分蒸发,有效地控制土壤返盐、返碱。
4 起运栽植
4.1 起挖时间
栽植白桦的时间根据北方的气候条件选在3月20日到4月10日。此时白桦还在休眠,树液尚未流动。白桦移植应做到随起、随运、随栽、随浇。
4.2 起苗
按着技术规定,根系要保证不小于胸径的10-12倍,胸径12-15cm树木土坨直径80cm,胸径3-5cm树木土坨直径40cm,土坨平整完好,形似苹果,并用湿润的稻草绳进行包扎。用吊车吊苗时,钢丝绳与土坨接触面偏放一寸厚的木板,以防土坨因局部受力过大而松散。
4.3 运苗
树木装、卸车时一般用吊车,树木装进汽车时,要使树冠朝向汽车尾部,根部靠近驾驶室,装、运、卸时须采取措施不得损伤树体和根部土球。长途运输应尽量选在阴天或夜间进行,还应注意喷水、遮荫、防水等,遇大雨应防止土球淋散。苗木装车时要按秩序排好,保护好树形,装车后要以草帘或蓬布遮荫。途中每隔3-4小时喷1次水。
4.4 栽植
根据白桦的树坨深浅,把树坨放入种植穴内,栽植深度略高于原来的土坨2-3厘米。将白桦轻轻斜吊于定植穴内,撤除缠扎树冠的绳子,将树冠立起扶正,移动和调整树冠方位,要尽量符合原来的朝向,并保证定植深度适宜,然后撤除土球外包扎的绳包(草片等易烂软包装可不撤除,以防土球散开),分层夯实,把土坨全埋于地下。最后加入ABT3号或GGR6号生根粉浇灌液浇定根水。
4.5 设立支架
为了防止树体倾斜,东北白桦移栽后要设支架。一般采用三脚支架,四脚支架固定法,将树牢固支撑,确保大树稳固,设立支架时,捆绑不可太紧,应允许树木适当摆动,支撑点应加草绳、麻袋片、纸壳类的透气垫层,以防树干受到机械损伤。通常在1年后大树根系恢复良好时撤除支架
5 常规管理
5.1 水肥管理
白桦移栽后的前几个月是水肥管理的关键时期。如果根干缺水、树皮龟裂,会导致树木死亡;浇水过多,土壤通透性差,根系呼吸困难腐烂,同样会造成树木死亡。因此,浇水时期、浇水量和次数,对树木成活至关重要,要视具体情况而定。除适时浇水外,我们还利用了捆草绑膜缠布进行保湿,我们在从地面到1.5米处,先用草帘将树干包好,然后再用草绳将其固定在树干上。接着用水管将草绳喷湿,然后用塑料薄膜包于草帘外,树干部靠近土球处让薄膜铺展开来,将土坨一起覆盖起来压好。这样可利于用土壤温度的调节作用,保证被包裹的树干空间内有有足够的温度的湿度,可以省去浇水的辛苦。
5.2 修枝整形
大树移栽后,白桦树根处会生出萌芽,长出萌生枝。不要急于抹芽和整枝,等到确定大树已完全恢复生长功能后,再逐步整枝整形。
5.3 搭棚遮荫
夏季气温高,水分蒸发大,为了降低白桦的蒸发量,应在树冠上方和周围搭建荫棚,以防强烈的日晒。
5.4 病虫害防治
白桦大树通过锯截、移栽,伤口多,萌芽的树叶嫩,树体的抵抗力弱,容易遭受病虫危害,应加强预防。刚长出的枝叶极易引发蚜虫为害,可用多菌灵或托布津、敌杀死等农药混合,稀释成83%溶药液喷施防治。
5.5 输液技术的运用
为了迅速补充水分和养分解决供需矛盾,采取输液技术,输入的液体既可使植株恢复活力,又可激发树体内原生质的活力,从而促进生根萌芽,提高移栽成活率。液体配制应以蒸馏水为主,同时加入微量植物激素和矿质元素。通常我们每次用1升水溶入GGR6号生根粉0.1g+磷酸二氢钾0.5g+葡萄糖10ml进行注射。用医用吊瓶或专用吊树带盛装进。
5.6 防冻
移植后生长1年的大树,仍在缓苗期,生长势与移植前相比仍然很弱,因而抗性很低。冬季由于气候寒冷干燥,对大树越冬不利。为了防止冬季树干皮层被冻裂,应对树干采取保护措施。一是树干石硫合剂涂白,二是用草绳或草袋片把树干包扎起来,还要浇足封冻水,以利树木安全越冬。
6 结果与分析
6.1 东北白桦在我县繁育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
大苗栽植当年侧枝平均生长8.5cm,第二年侧枝平均生长12.5cm,小苗栽植当年侧枝平均生长10cm,第二年侧枝平均生长14.5cm,说明采取土坨栽植、适度修剪、土壤改良、地膜覆盖、营养液灌输等技术,是白桦树异地驯化实验的理想方式。
6.2 东北白桦抗性强,特别是抗枯梢能力强
2012年我县引进不同规格白桦400株,分别移植在县城西区和北区,经2013年4月下旬观察,280株胸径12-15cm苗木死亡5株(其中2株栽植时土坨已破),120株胸径12-15cm苗木死亡2株,平均成活率达到98.2%。2014年5月上旬观察没有发现干旱、霜冻、冻拔及冬季抽条现象,全部安全过冬。证明在本区生长完全适应。由于其抗性强,可以在西部干旱、半干旱的平原川地做城市园林景观树种。
7 结语
(1)东北白桦形态美观。该树顶端优势明显,主干通直,树皮光滑洁白,萌芽早、叶型美,可广泛运用于城市园林绿化项目。
(2)东北白桦移植成活率高。总结出了科学实用的栽培技术,为大力推广提供了技术保障。
(3)通过物候期观察和生长量测定,东北白桦在本县表现良好,可成为我县的城市园林绿化阔叶树的首选树种。
[1]郑雪峰.谈白桦育苗技术探讨[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01).
[2]李天芳,姜静,杨传平,刘桂丰.我国白桦育种研究概况.江苏林业科技,2008(2).
吴义军(1974一),男,大学学历,林业工程师,主要从事园林景观设计和施工监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