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探索

2014-09-01付雪芳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报国爱国爱国主义

付雪芳

摘要:地理教学不但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在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也是核心的主旋律之一。中学教学与实行爱国主义教育有着‘‘天然”的密切关系。中学教材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得天独厚的爱国主义教育“素与“资源”。

关键词:地理;教学;爱国主义教育;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356-01

在地理教学中充分利用“素材”,挖掘资源,深化、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一、通过比较法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爱国之情”是构筑爱国主义的首要因素,是学生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当然,学生的爱国之情不会自然产生,需要教师去激发与引导。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不同的方法向学生展示中国的壮丽河山,中国的自然优势以及新中国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等方面,让学生通过比较使“爱国之情”油然而生。事实上,地理教材的每一章节中都蕴藏着此类素材,只要教师潜心钻研,便容易获得。①利用直观手段讲述祖国的壮丽河山,激发爱国之情。教学中可利用图片、录像、电视、电影等直观教具,把教材涉及到的此方面内容以小插曲的形式或主要传授方式教育学生。例如:中国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中就有许多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教师可结合内容绘声绘色地给学绍黄山、庐山、泰山等名山;讲述长江、黄河、京杭运河等名川,畅谈长城、故宫、天安门等名胜。让学生直观地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从而抒发热爱祖国的感情。②比较祖国的优势,激发爱国之情。中国物产丰富,许多资源的总量居世界前列,教师要挖掘这方面的资料,并艺术地向学生介绍,以便激发学生的自豪感,比如我国有辽阔的土地,多样的地形、气候、生物与土壤等,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水能资源,许多矿产资源的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世界上粮食、棉花产量最多的国家等等事例。只要教师有心去修饰,学生的爱国之情定会油然而生。③介绍祖国建设的新成就激发爱国之情。通过与旧中国的各方面比较,教师要理直气壮地讲成就,壮国威,让祖国的新成就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如:我国对大江大河的治理所创造的奇迹;工农业在建国后的巨大变化;沿海经济的腾飞以及香港、澳门的回归;中国在国际中地位日益重要;高科技产业区与三峡工程的施工;巨大林业生态工程等等,总之建国后我国在各方面都取得过巨大成就。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比较分析,学生一定会受到很大的鼓舞。

二、通过综合法激励学生的“报国之志”

“报国之志”是学生爱国情感的升华,是学生爱国之情的巩固与发展,是爱国精神的体现。激励学生的“报国之志”是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使命;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正确评价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正确理解我国协调人地关系的各项方针措施;创造让学生锻炼才干的机会,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主张,树立报国之志。学习地理的目的就是要协调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教材中这方面的内容比比皆是,是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的重要保证。具体处理有:①大胆“暴露问题”激励报国之志。当前我国突出存在着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水土流失有增无减,森林减少,草原退化,耕地减少,荒漠化面积扩大,水域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海洋污染日益加重,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等。对于这些不利的国情,在教学中要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加以综合分析,激励学生从小立志去努力改革不合理的令人堪忧的现状。②根据“解决问题”指明“报国之志:的方向。地理教材每章节都有协调人地关系的途径与措施,教学时应根据存在的问题加以综合理解,初步树立学生正确的志向,尽量让他们体会到他们所肩负的重任,不断地告知学生祖国还有许许多多的事情等着你们去做,有许许多多的问题等着你们去解决。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初步体验报国之志的设想。教师在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要十分注意引导学生应用地理知识等分析现实或当地的地理问题。让学生开展同地理知识有关的课外活动:如撰写地理小论文,建立气象、天文观测等兴趣小组,进行地理社会调查等活动,让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综合地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

三、通过联系法引导学生“效国之行”

效国之行是爱国的真实体现,是培养爱国主义的关键环节与归宿。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效国之行,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当前的中学生来说,只有将学生所学的地理知识与周围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激发他们主动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搞好最基本的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等系列行动,积极地参与宣传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等系列活动中去,真正将所学的知识活学活用,初步养成“效国之行”的习惯。在教学中可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做起:①针对地理学科的特点,激励学生勤奋好学。地理学科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且还有许多人类尚未解决的问题,教学中应将这方面的知识与其他学科联系,让学生潜移默化地认识到学习各门基础文化课的重要性,只有现在发奋学习,才有可能打下扎实的基础,为祖国的以后做出重大的贡献。一旦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还得在教学中不断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知难而上的刻苦精神,为使他们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提供前提。②针对理论联系实际原理,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地理知识涉及到日常生活、生产的每一方面。教学中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有组织、有目的的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气候、天文、水文、地震等观测活动,让他们从实践中应用知识,锻炼能力,一方面巩固知识,一方面为家乡服务,使效国之行从最基础的方面做起,初步树立热爱家多建设家乡的信念。③针对我国环境破坏严重,激励学生主动宣传环保知识。地理知识使学生认识到当前的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等困扰着人类的生存发展,教学中多阐述这方面的问题的严重性,要求学生从身边的事做起,节约用水,讲究卫生、爱护花草,珍惜动植物等,让他们用所学的知识向社会办宣传栏,出宣传刊,写黑板报,普及国情、国策的教育与宣传;积极开展当地资源调查活动,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活动,参加植树造林,美化环境等活动,做效国之行的有益尝试。

猜你喜欢

报国爱国爱国主义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李迪川:矢志不渝,逐梦报国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坚守初心 治水报国
报国何时尽此心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