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运用的进一步体会

2014-09-01朱丽娜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课堂

朱丽娜

摘要: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一定的环境中教与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331-02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一定的环境中教与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

一、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教学理论与教学思想。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思想主要是培养下一代人在信息社会中所必须具备的各种能力。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理论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以信息处理为主线,注重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主动探索。

2、教学环境与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环境为计算机网络教室,配有多媒体教学平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进行交谈,讨论心得体会。

3、关系与结构。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学生、教材、媒体等要素之间的关系是以学生为中心,利用媒体创设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最终能使学生掌握教材内容为目的的结构形式。

二、在对信息技术课堂6种教学模式的尝试探索中,我有以下体会。

1、“引导——发现式”教学模式

我的体会是,“引导-发现式”的过程能否得以正常有序的进行,还取决于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学到什么,学生能发现什么,还是在于老师是否落到实处地进行引导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是什么,学生的兴趣点是什么,作为老师要先考虑清楚。所以在另一方面,对教师的教学语言也是很大考验。

如果引导做得好,那么学生好奇的天性肯定得以发挥,能够发现更多的问题,能够寻找更多的解决方法。

2、“示范——模仿式”教学模式

我的体会是,这种方法适合于较抽象的,如LOGO编程语言。对于学生来说,模仿能力是很强的,一节课下来,如果让学生模仿操作,教学任务容易完成,但是学生的探索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就没有发挥、展示的平台了。对老师而言,讲解一节课,示范操作一节课,也是件很辛苦的事。虽然在课前可以不必做太多的教学情境设计方面的思考,但是一节课下来,学生容易忙于模仿,而一旦学生走神了,学习能力较落后者就无法完成学习任务了。

3、“情境——训练式”教学模式

此模式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能很好地实现分层教学。学生的学习差异可以在此种模式的任务分配中得以合理化。由于作品的具体内容由学生自己发挥完成,所以学生的兴趣也是比较容易激发的。但是也是对教师提高要求,因为学生的操作活动一定要有明确的指向性,否则学生的操作活动会有盲目性,对于学习内容较不感兴趣的学生来说,还会产生厌倦、反感的情绪。

此外,对时间的安排也是有一定的挑战性的。由于学生的学习程度不同,学生的作品完成情况也会不同。在课堂结束之前,需要腾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否则学生的学习情况得不到肯定,失落的同时,也可能会失去学习兴趣。

4、“协作——开放式”教学模式

在尝试运用这种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我的体会是,硬件一定要跟得上,小组划分一定要合理。信息技术终究也是作为一项学习的工具的,我们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学生的学习服务。要加强与其它学科的渗透,将计算机巧妙地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加强学科创新能力之间的有效迁移,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任务形式具有课程整合特点的任务。这种教学模式容易实现,因为只要硬件设备跟得上,学生就可以自己上网搜集相关的资料,然后进行一些加工处理。课堂教学活动,能够很好地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现自己的平台,在班级在小组的活动中,都能体现自己的能力。但是小组划分也是一项问题,如果小组分配得合理,学习活动能够顺序开展。反之,可能出现部分学生被冷落、厌学的情况。所以,小组合作是关键,小组分配合理是前提。

5、“自学——辅导式”

我的感受是,在学生自学过程中,问题意识表现得非常强烈,教学要充分肯定学生敢于提问的勇气,并及时给以辅助,帮助和引导学生理清知识的内在联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知其一而及其他”,在教师适时点拨下,学生自然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此模式的特点是知识的变相重复,既是对旧知的巩固,又能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理解力。

我发现,这种模式应用较为困难的地方是“类比”,即把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软件的操作大多有相似之处的,所以细心的学生都能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所以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不难发现。所以“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在新旧知识有相似的情况下使用,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是一些较独立的软件的学习,采用这种模式也是能够实现的,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通过自学书本也同样能达到学习新知的目的。所以这一教学模式,对老师来说是比较省心的,而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比较“辛苦”的,但是通过自学而获得的新知,学生更容易产生成就感,学习到的知识就更深刻。

6、“目标——竞争式”教学模式

我的应用体会,这一教学模式关键点在于“目标”的设置。首先“目标”一定是学生感兴趣的,很有实现欲望的。如果“目标”不够吸引学生,那么竞争的方式也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否则,学生会觉得“目标”完成与否跟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没有完成目标的欲望也就谈不上竞争,更无法实现学习新知的目的。

这六种教学模式是针对不同的任务而进行的细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有时候用到的不止是其中的一种,按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学内容的不同,可能既用到了“引导-发现式”又用到了“自学-辅导式”,有时候依据某一教学内容进行了情境的创设后,设置某种目标让学生进行自学,然后进行完成任务的竞争。所以我觉得课堂教学应是灵活应用教学模式的过程。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课堂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甜蜜的烘焙课堂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美在课堂花开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