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作文教学要学会放

2014-09-01祝羽翩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应用文虚构

祝羽翩

摘要:在现在的作文教学中产生了一些误区,那就是老师什么都“兜”着,这束缚了学生身心。我认为学生应该在教学中起主体作用,老师应该“放”,学会“放”。比如“放”开学生思想——容许学生虚构,开“放”作文题目——命题不能过难过偏,“放”眼社会生活的实用性——重视应用文的写作,从处处紧抓中“放”手——注重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作文的批改讲评权利下 “放”——学生来进行作文的修改讲评等。我们树立新观念,让作文教学素质化,并且去实践。

关键词:虚构;应用文;写作习惯;作文的修改;作文后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319-01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在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下,新思想、新观点、新做法、新经验层出不不穷,已经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势头。在这清新的改革大潮中,我产生了这样的的想法,我们老师应该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学会“放”。

一、“放”开学生思想——容许学生虚构

现在学生作文禁区很多,不准虚构就是其中的一个。不准虚构者的观点是:学生一定要按照生活写作文,生活中的人和事是什么样子,就要在作文中如实的反映出来。就是要学生写真人真事,不能虚构。对此我有不同的观点。虚构就是通过创造性想象,对生活素材进行选择、集中、提炼、加工,塑造新的形象的过程。大千世界,一些有意义的人、事、景、物往往分布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不同的层次和平面上,而把这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不同的层次和平面上富有特色的东西组织在一起,就必然要通过虚构。鲁迅先生对虚构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要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作文离不开想象,没有想象便没有作文,想象乃虚构的途径。作文如果清规戒律太多,必然窒息学生的活力。所以不仅应该虚构,还该提倡虚构。

二、开“放”作文题目——作文题目不能过难过偏

现在考试大多是命题作文。出一个题目,让学生按题目要求写成一篇文章,叫命题作文。命题作文能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统一的、系统的、有计划的训练,不会因为自由放任而走弯路,也不会因偏爱偏废而造成学生写作能力结构的缺陷。但是现在的命题作文的题目越来越难,越来越偏,很多学生不会写,写不出。包括一些写作能力较强同学也很难拿捏。命题过难过偏,不利与学生发挥。命题好,学生作文快意累累,文思泉涌,不断流出;命题难,学生作文则如蚁扛鼎,艰难行进,咬笔撕纸,叫苦不迭。因而,命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次作文的成败。其实我们考作文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能写、愿意写,我们何必让作文那么难写呢?作文题目就不该过难过偏。

三、“放”眼社会生活的实用性——重视应用文的写作

传统作文的训练弊端之一就是实用性不强。从教学思想上看,从上到下都根本不重视应用文体教学,将应用文列入作文教学的“副品”,打入“冷宫”,视为可要可不要的对象。应用文是人们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应用范围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文体,其最大特点就是具有社会性和实用性。未来社会的语言将超出交流思想的职能范围,成为表达和交换信息的符号系统。未来社会的主要文体是灵活多变的短小精悍的实用文体。因此,注重写作教学的实用性是当今世界各国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我们要大刀阔斧的改革,要增大应用文体教学比例,使应用文体写作训练与记叙文体写作训练,达到最佳结合。我们不应该只写狭窄的单一记叙文,使写作体裁多元化,表现体例多样化,训练方法多元化,让作文教学更实用化些,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四、从处处紧抓中“放”手——注重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良好的作文习惯,能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比如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审题就是对作文题目进行周密、深入的分析思考,弄清题目的意思和要求。审题的主要任务是: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选材范围和写作重点,辨明文章的体裁,考虑文章的人称等。审题的过程就是思维具体化的过程。还可以培养学生拟提纲的习惯,如果说整个作文过程存在工序的话,那么编拟写作提纲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然而,现在多数学生对这一作文“工序”掉以轻心,认为编写作文提纲是费事,不如直接写爽快,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编拟写作提纲,实际上是把头脑中的构思程序化、书面化,也是一种思维训练。培养讲究文面的习惯,文面是文章的外表,是文章给人的第一印象。文章的外表是否整洁美观,字写得是否正确好看,这些都影响文章内容的表达,影响读者对文章的看法。因此,养成文面整洁的习惯,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五、作文的批改讲评权利下“放”——学生来进行作文的修改后评

现在大多数作文写完后就算,其实这绝对是错误的。文章贵精,文不厌改。任何作品只有反复修改才能够完善。这是因为反复修改是一切创作的规律,又是一切创作的一段不可逾越的路程。但更家错误的是依赖老师来改,其实应该要求学生自己修改,主动修改,学会修改。同时修改也不是只指个别词句的润饰,而是指通篇文章的指点。古人说:“文章不厌百回改”,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改”。这些话说明一个道理: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还有很多教师对作文后评的重要性没有充分的认识。其实后评绝对是作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实施批改后,在拥有大量的一手资料后,而作出的反向信息输出。后评的意义在于它是作文指导的深化,作文情况的总结,同时也是师生交流思想、及时反馈的重要环节。作文后评能让学生对作文的成败有明确认识,对写作本文形成或多或少的感触。

参考文献:

[1] 《主题式作文训练教程走通作文路》,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徐慧莲著.

[2] 《我的作文教学革命》,福建教育出版社,管建刚著.

[3] 《大夏书系•可以这样教作文——24位名师的小学作文教学经验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余文森、林高明、郑华枫主编.

猜你喜欢

应用文虚构
虚构
应用文写作:语言简练、得体、有效
虚构的钥匙
融媒时代,如何正确地“非虚构写作”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虚构的犹太民族?
高职应用文教学方法初探
论文学创作中的虚构
关于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课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