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验法演示法在透视教学中的应用

2014-09-01李林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4期
关键词:玻璃片火柴盒形体

李林

摘要:在《透视》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实验法、演示法,可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直观形象的认识,变难为易,加深印象,从而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实验法;透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274-01

关于透视的现象和规律,虽然客观地存在和贯穿于万物之中,而作为初中美术基础教学,能否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这种现象,并恰当地运用其中某些基本原理去研究和解释绘画形象的长短、宽窄、高低、远近和大小变化,来认识形象和表达形象,历来成为美术教学中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现行中小学美术教材,注重形体结构的训练,学习透视正是理解形体结构的重要手段。一般地讲七年级学生可塑性强,具有追求真实的心理特征,对于透视中的简单原理,只要教师认真引导是能够接受的,这对他们正确地描绘物体,以科学方法进行造型训练、提高造型能力是有益的。怎样使学生较快地理解并掌握《透视》知识呢?我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实验法、演示法,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透视现象的认识教学

1、在内容上力图从丰富生动的画面欣赏、分析中,引导学生初步认识透视中的基本现象,从中领悟基本形体的变化规律,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感觉与立体造型意识。教授透视知识困难较大,因为它知识性强而抽象,若单纯地讲授知识,实践证明效果不佳。限于学生年龄和知识积累,多从透视现象上强化学生的生活感受,增强空间感觉,是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在教学中通过图示的方法,从科学的角度来生动形象地说明透视现象。如我在黑板上画一透视图,学生观察。讲解说明:凡同样大的形象如果有远近距离时,感觉印象是近大远小,此外长短、宽窄、粗细也是两样。这是因为眼睛看近的东西时,视角放大,所以眼底印象也大;反之,视角缩小,眼底印象也小,并不是物体本身真正有了大小。除图示外,还应启发学生先回想生活中的实例,或带学生到户外观察,如:道路两边的树木、楼房、田野上的电线杆等由近至远的变化,最后归纳总结,让学生理解透视现象的实质就是近大远小,它是普遍存在的,又是与绘画密切相关的。这样,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可以加深理解,接受较快。2、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分散教学难点,将透视现象中的基本专业术语,寓教于学生的观察和欣赏之中,教学中抓住典型的景观和艺术品的欣赏分析,唤起学生参与判断和认知,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实践活动,是知识教学与审美教育的生动结合。通过观察、实验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较抽象的概念,如:在讲授“画面”一词时,可通过观察、实验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在室内引导学生透过玻璃窗向外看,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窗外房子、树木都能反映在一个小窗格里?进而讲解画面的概念,生动、形象易于理解。

二、透视原理的教学

在认识了透视现象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切实理解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的视觉原理,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进行归纳和肯定,在此基础上作初步练习,为学习三度空间抽象形态的写生表现打下基础。本课教学是通过对实物形态的具体观察分析,认识方形物体在平置状态下平行透视中各侧面和棱线与画面的关系,讲清成角透视中所见各面和棱线与画面的关系,讲授中应突出不同面的深度关系及近大远小的透视缩狭现象,同时讲清“主点”、“余点”的不同方位和不同点以及同视平线的关系,结合实际进行比较,加深理解和记忆。具体做法是:教学中紧紧抓住“画面”和“视平线”对作画的关系进行复习巩固,特别是画面,从理论上知道在通常情况下做画,它是画者与被画物之间的假设透明面,空间思维性强,需反复强化,学生如果对此缺乏理解,那么对方形体面的平行与不平行,学生就找不到对应关系,就很难理解什么是平行透视,什么是成角透视。因此,在讲授中利用实验、演示的办法,能够让学生对此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通过观察,找出规律和特点:

实验1:让学生右手执透明玻璃片放在眼前,左手把火柴盒(方形物体)放在玻璃片后,使火柴盒的一个面与画面平行。提问:(1)这个玻璃片在透视中代表什么?引导学生回答:画面。让学生明确画面所对应的物体是玻璃片,使画面具体化。(2)观察方形物体中与画面平行的面(边、棱)在玻璃片上的图形是怎样的?引导学生回答:与画面平等。(3)观察方形物体中与画面垂直的边(面)在玻璃片上的图形中是怎样的?引导学生回答:向视平线上的一点消失。

实验2:让学生右手执玻璃片放在眼前,左手把火柴盒放在玻璃片后,使火柴盒的棱角对着玻璃片,看到所有火柴盒面(方形物体)与玻璃斤(画面)均成一定角度。提问:这一透视现象与刚才的现象有什么不同感觉?学生对照实物和玻璃片上的透视图形观察后总结:该实验中所有的面都与画面成一定角度,与画面成角度的面(边)都向视平线上的两点消失,比较两透视现象的异同点。

实验3:将以上两种实验演示分别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近到远移动火柴盒,观察在不同位置上的火柴盒和反映在玻璃片上的透视变化,又有什么不同?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回答,归纳总结出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特点和规律。

三、透视原理在绘画中的应用的教学

在学习了透视原理的基础上,面对生活中的实物,进一步按照形体构成原理,作形体结构的归纳与表现,从而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体积概念,为学习静态物象中按基本形体结构原理表现,打下良好的知识与技能基础。教学中应处理好以下关系:

1、处理好与透视规律的关系,使之在表现形体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成关系上得到应用与体现。具体做法是:无论什么形体都遵循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根据这一规律,来画物体的透视图,其步骤为:(1)观察它所处的位置在视平线的什么位置(上、中、下)?在主点的什么位置。(2)度量它的各面的长宽、棱边的倾斜程度。(3)画出前面的边棱(或面)。(4)根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按顺序画出后面的边棱(或面)来。(5)观察、修改、整理、完成。按以上方法来画物体的透视图,学生较易掌握,出错较少。

2、处理好自然形体与人的视觉关系,在平面纸上再现这种关系时,应是先有基本形体的体块分析、概括,再有不同形体的构成关系,这是在认识静态复杂形象,进行艺术表现时的必然过程,是理解物体基本结构的基础。

猜你喜欢

玻璃片火柴盒形体
让冰花从手中绽放
自动翘起的火柴棒
火柴盒里的人
西夏文形体研究述略
鸡霉形体
火柴盒卡片
早期形体训练对产妇产后形体恢复的积极效果
玻璃片
倒立的水杯
形体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