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效课堂教学实践的反思

2014-09-01刘和平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教学反思教学实践高效课堂

刘和平

摘要:高效课堂是新课改教育的基础方针,也是教师最主要的教学目标。为了加强高校课堂的内涵,需要找出高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指导课堂教学。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292-01

我国高效课堂教学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其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并且找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增强课堂生命力。

一、课堂时间利用率

时间利用率非常容易误导教师的认知,单纯从字面理解含义,应当是低投入高回报,也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大量灌输知识,提高学习收益率。但是高效教学时间利用率不是依靠单教学效率决定的,教师没有正确理解教学概念,就会导致课堂教学过于紧凑,虽然知识含量增大,但是忽略了教学的基本概念,也就是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高效教学其根本含义是提高学生整体能力,培养学生心智、情感、思维能力,为了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需要运用以下措施。

(一)重视课前预设

课堂高效性需要科学的教学理念作为支撑,十分依赖课前备课。教师需要仔细钻研教材,从客观角度出发,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与经验,针对学生的爱好与需求制定课程计划。教师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才可以制定出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并且在学习与创新上加大投入,提前准备重点难点讲解方法。通过严密的课堂计划,才能使课堂效果完全发挥出来,得到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加强课后总结

教学遵循感性原则,但是提升目标却是理性认知,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认知活动,将理性认知灵活应用到生活与实践之中。教师需要在课程完成后,进行评价总结,并且对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进行统计,对课堂教学过程反思并批评,从客观角度评价教学优势或者缺点,做到课堂高效、有序。

二、多样化教学追求

高效课堂的理念与策略就是多元化教学,也是教师追求的价值。课程是一门科学的艺术手段,它具有独特的体系与规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循科学性。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必须通过教师运作,通过正确的策略来提高小于,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提高学生集中力。活跃的课堂氛围,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兴趣才是课堂学习效率的保障,丰富的课堂形式,帮助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知识难点。

在一些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进行各种课堂活动,学生的确十分活跃,唱歌、讨论、做游戏,丰富多彩。虽然课堂气氛良好,学生全部投入到课堂活动之中,但是从教学成果来看,学生并没有掌握需要学习的知识点。所以说课堂教学必须明确目标,突出课程重点,活动内容应当与课程有一定联系,学生需要通过思考来掌握知识内容。课堂教学如果没有明显的特点,就无法展示出教学的灵魂,只有循序渐进的开展教学活动,才可以激发学生潜能,获得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高效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教学,通过师生共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是课堂的灵魂,也是课程的创造者与决策者。教师通过课堂实践确立教学大局观,完成高效课堂向魅力课堂的转变,这也是未来教育者需要积极探讨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德庆,张警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审视与反思[J].课程与教学教育测量评价,2011(8):30-32.

[2] 诸步申.新课程中课堂教学互动误区分析[J].江苏教育管理,2010(11):39-40.

猜你喜欢

教学反思教学实践高效课堂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