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管理理念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2014-09-01谭耀锋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理念班级班主任

谭耀锋

摘要:目前高中班级管理存在”独治”现象严重、师生关系不融洽、班主任管理观念落后等问题,本文从人本管理的“人”、“环境”、“文化”和“价值观”这四个基本要素入手,将现代管理理念引入高中班级管理中来,并指出在实施过程中班主任要更新班级管理理念,班级管理要因人而异,同时还要适当运用激励机制。

关键词:班级管理;现代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165-01

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单元,是实现管理学生的重要场所,如何有效管理高中班级是每个高中班级班主任都要思考的问题。笔者对高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从人本管理的“人”、“环境”、“文化”和“价值观”这四个基本要素入手,将现代管理理念引入高中班级管理中来,可以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一、高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班级管理中“独治”现象突出

目前高中班级管理模式基本上都处于“独治”状态。所谓“独治”,就是指班级管理的权利全部集中于班主任一个人手中,班级事务无论大小都由班主任决定。这种方法虽然有管理严格和效率高的优点,却造成班主任工作繁琐、压力大,人累心累,学生也不能形成自我管理的习惯,依赖性强,脱离班主任就无所适从。

2、班级管理中师生关系不够融洽

目前大部分高中班级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对师生关系的定位不准确,认为师生关系就是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学生必须尊重老师,服从老师,听从老师的安排。从这样的师生定位出发,班主任会用家长式的管理方法来管理班级。由于学生处于青春敏感期,有自己的主见和看法,他们面对班主任的强势行为很容易出现逆反心理,导致师生之间关系不融洽。

3、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管理观念落后

目前高中阶段班主任基本上都是由课任老师担任,他们除了要完成日常的教学任务,还要完成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常常忽略了班级管理的技术和技巧,班级管理方式简单粗暴,管理观念落后,认为批评和惩罚是班级管理最好的方法和手段。

二、现代管理理念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管理以人为本已成为公认的现代管理理念,通常我们称之为“人本管理”。人本管理重视认识人性,强调人的重要性和在管理中的主体与核心地位,强调一切管理活动由人决定、策划、操纵、运作,人始终是整个管理过程的主体或主导要素。

要把“人本管理”这一现代管理理念运用到高中班级管理中来,可以从人本管理的四个基本要素入手:

1、人

班主任工作非常重要,原因在于如何做到真正确立学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实现班级的管理目标,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点对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非常重要。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也是管理活动的客体。学生既是班级管理活动的主体,也是班级管理活动的客体。作为管理主体,学生要具备管理的能力,学会对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判断和决策,运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进行管理。作为管理客体,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为班集体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促进班级的和谐发展。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除了担任管理者的角色外,还应该担任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自己管理好自己的班级。

2、环境

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两种。班级管理中的物质环境是指班级制订的班规班纪和组织的班级文化活动等。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班级管理要想实现“规范化”和“制度化”,就要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遵循统一的规范标准,也就是制订符合班级实际的班规班纪,使班级各项工作都有据可循,有章可循,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高中班级文化活动主要包括学校组织的军训、升旗仪式、运动会、义务劳动、文艺晚会等;班级组织的班级辩论赛、演讲比赛和班会等;以及校外的春游、秋游活动和社区实践活动等。文化活动必须围绕着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主题,才有积极意义,才能达到良好的目的。班级管理中的人文环境主要是指人际关系环境,包括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环境。师生之间关系融洽,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是搞好班级管理的重要保障。

3、文化

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文化。浅层的行为文化,即学生在班级管理、学习娱乐、人际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表现。中层的制度文化,即与班级实际相适应的班规班纪,和与之相配套的组织机构等。深层的精神文化,即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形成的独具班级特征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把握好这三个层次的文化,可以让班级管理更具有导向性、约束力和凝聚力。

4、价值观

它是指学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行为准则。价值观的一致性和相容性是保证班级管理顺利的前提和保障,班主任应引导学生努力营造适合班级管理的价值观体系,使其发挥相应的作用。在班级管理中的价值观,主要通过班训、班风和班级目标来体现,班主任要及时把班集体的荣誉、课任教师的优秀评价以及家长对班集体的肯定反馈给学生,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班级的荣誉感,提高学生对班级的认可度,从而形成强烈的归属感。

三、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班主任要更新班级管理理念

班主任要尽快摈弃一味“管学生”的老思想,将“服务学生”牢记于心,坚持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班级管理中关心学生、尊重学生,把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看待,将被动管理变为主动管理,理顺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使管理富有人性化。

2、班级管理要因人而异

班级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高中生个性不同,班主任对待不同个性的学生就要使用不同的方法技巧进行沟通;班级环境可能会变化,管理措施可能会过时,管理手段也可能会落后,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原有的策略方法,才能更好地管理好班级。

3、班级管理要适当运用激励手段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和个性特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激励手段,才能有的放矢,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表扬鼓励是班级管理的常用策略,在表扬鼓励的同时,班主任也还是要适时使用批评教育的手段,两者相辅相成,这也就是孔子提倡的“因材施教”的一种体现。

参考文献:

[1] 谢灼枢.现代管理理念在职业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1)

[2] 王兴芳 彭士华“以人为本”理念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9(27)

猜你喜欢

理念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班级“四小怪”
夸夸我的班主任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班主任
不称心的新班级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