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开远市课堂教学改革

2014-09-01杨敏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生物教学高中

杨敏

摘要:课改,意味着学校管理、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课堂文化的重设。传统课堂教学需要改革,这几乎成为一种共识,但怎样改又无疑成为另一个“共同”的困惑。课改要想成功,课堂就成为了主阵地、主渠道,只有紧紧抓住了课堂教学这个中心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才能提高教学成绩,完成教育培养人的任务。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课题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091-01

今天我们的教育教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顺应时代的要求进行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其目的是追求最优化的教学。目前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为了向社会、家长、学生提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从幼儿园到高中都在进行着课堂教学改革。下面我将针对开远市的课堂教学改革,小议一下我市的高中生物教学。

一、教师要更新观念,提高素质。

转变观念、更新理念、提高思想水平。新教材的教学模式是由封闭走向开放,新的课程目标需要我们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活泼,主动参与、主动探索、分析、评价、交流的教学环境的教育理念。要求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方面都得到发展。为此,加强理论和新教材新的课程标准的学习,提高教师素质势在必行。

1、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把教师角色的转换落实到实处,使教师的教能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例如,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有很多设计实验的题目,教师不要包办,要让学生大胆去设计,大胆开拓自己的思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每位学生的设计思路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不足之处,进行改正,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确实做到是一个指导者,是一个辅导者。

2、课程理念发生巨大的变化:课堂教学不再是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不再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学习不再是为了考试,而是让学生“学习对自己终生发展有用的生物”,倡导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的新理念。改变了以前单一的考试,从而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热情。

3、生物教师应定时进行新课标学习,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和理论,及时交流心得、体会。教师之间频繁进行听课、课后交流等教研活动,共同探讨如何进行改革才能使课堂更活跃,学生更乐听、乐学,这样既提高自身素质,又提高教学水平。

二、提高业务水平、合理开发和利用课改中的课程资源,特别是教材资源

在教育过程中,探究知识不再是教师单纯的传授和学生机械的记忆。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来指导学生,掌握各种技能和技巧,来和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原由。高中生物的《课标》在能力方面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能够正确地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实验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第二,能够运用多媒体搜集生物学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第三,发展探究能力。在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也能合理开发和利用课改中的课程资源。在课堂上,力求突破“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寻求和创设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对课本上有的活动大胆进行取舍,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并自行设计一些简单而自认为好用的方法进行课堂活动,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交流能力、提出问题能力。而上述的这些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能够正确的指导学生,针对学生的讨论和做法能从科学角度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

三、课堂中的变化

1、学生角色的改变

在课堂中,学生结合教师布置预习课文的要求,自主地预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中创造了老师和学生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2、教学方法的变革

在新的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在课堂中只是组织者、参与者,而学生却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和主人。在教学中对教材的运用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3、教学评价的改变

在对学生评价方面,我们并不只单看学生期末试卷上的卷面成绩,我们也要看重学生平时的学习和课堂上、课堂后的各种表现等。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尽量利用非规范性评价如:促其成功:你想的真好;帮其成功:你的想法挺好,能说的清楚一点吗?盼其成功:别急,再想想等激励性语言进行评价。

4、习惯的改变

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质,同时也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注意学科间的的联系。让一些热爱生物学的学生脱颖而出,普遍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这是作为一名生物教师最大的愿望。

四、可能存在的问题

教学需要具体的实践,我们应采用多种形式、方法进行尝试,在有一些收获的同时,也会有不少困惑:如,在班级人数多的情况下如何开展活动?如何关注不同年段的每一个学生? 教学资源存在不足:如,实验仪器的破损与数量的不足,有的实验需要几小时甚至几天,我们要如何操作?课时少而学习内容多应怎么办?虽有一定的评价体系,但却很难操作,应如何形成一套更完整更适宜操作的评价体系?等等。

参考文献:

[1] 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

[2] 吴中民.构建高效课堂的理念与方法.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生物教学高中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