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4-09-01许旺央
许旺央
摘要:进入21世纪以后,在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影响下,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但由于录取分数线较低,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且普遍不高,高职生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高职教育工作者只有改变教育学生的理念和方法,才能使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更好地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幸福服务。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027-01
21世纪的今天,我国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我国的高等教育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动荡,人们的价值观也趋向多元化。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无论从宏观层面,还是从微观视角来考察,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都面临着不少严峻挑战。针对目前大学生的现状,谈谈新形势下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看法。
一、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特点及成因分析
1、接受新事物快,正确筛选信息的能力有待提高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的精力和财力都在变大,90后大学生从懂事开始,就与网络一起成长,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90后”的生活。无论是手机、宽带、数码产品等,他们对新媒体的熟悉程度和亲和力远远超过前几代人,他们是全球化时代中最易感染和吸收的人群。高职院校学生的课余时间相对充裕,学生可以进行课外阅读或上网获取信息,但目前的现状是学生课外阅读中有大量的时间用于阅读那些对自身的长远发展无意义的消遣性读物。计算机这个信息时代的宠儿似乎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只不过是一个上网玩乐的工具,与此同时,网络上大量的不健康信息也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着不利的影响,有些学生甚至因为浏览了某些不健康的信息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一切都表明学生筛选、接受外来信息的能力急需教师来帮助提高。
2、集体观念淡薄,缺少责任感
目前的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而他们的父母、爷爷奶奶等长辈的青少年时代生活条件多数不好,生怕他们吃苦受罪,所以对他们疼爱有加,久而久之他们养成了什么事都以自己为中心、按着自己的意愿去做事的习惯。缺少心与心的沟通与感情上的交流,从而导致他们养成不知道什么是忍让、不知道什么是协作。由于没有经历过太大的风浪,致使他们的心理普遍比较脆弱,常因为一点小事受挫就会感觉人生毫无意义,轻者出现学习动力不足、厌学等现象,重者产生焦虑、焦躁甚至抑郁等一系列心理问题。这就造成他们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为人服务的意识。对很多社会现象不闻不问,更谈不上参与了,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缺少政治追求。
3、公民意识淡化,缺乏基本公德
公民意识包括国家意识、主体意识、法治意识、公德意识、全球意识、环保意识。在这里我们想着重说一下法治意识、公德意识和环保意识。就法治意识而言,学生一方面对法律知识知之不多,另一方面表现为在情绪失控后无视法律法规,图一时之快,步入违规违法的道路,制造事端。就公民的基本道德而言,从小学至高中阶段,学生接受的是不折不扣的应试教育,很少接受法律道德教育。所以,虽然步入了大学,他们的公民道德意识并未全面养成。在大学里,乱扔垃圾、吃饭浪费、缺乏礼让、没有目标、不知自强的表现随处可见,这些都应该引起教师们的警惕。就公民的环保意识而言,虽然大学生都知道塑料袋应该尽量少用,废电池、旧塑料不应该乱扔,但是知易行难,学生很难将其兑现到行动中。因此,规范学生在这方面的行为显得非常重要。
二、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思想政治教师的工作有其特殊性,是在向学生讲述有关思想政治、道德修养方面的立德立身之本。不同思想素质的人对于立德立身各有自己的看法,一些正确的观点极易被先入为主的不合理观点所抵制。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教育对象对强制性的要求持反对态度,他们只愿意接受来自于自己心灵的观点。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做被教育者的朋友,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让学生明白教师的要求、标准也是他们自身发展应该努力达到的标准,这样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由此观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对学生进行成功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2、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通过广泛深入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既积极学习、正确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又自觉鉴别和抵御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教育和引导他们牢固树立集体主义意识,坚信社会主义制度必然可以战胜资本主义制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使他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3、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提高学生公民意识
思想政治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并可借助学院团委的力量,共同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首先,开展普法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公民意识之一的法治意识。其次,开展环保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公民意识之一的环保意识。开展这项活动时,政治教师可以携手团委,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进行环保宣传,讲解塑料污染的危害,宣传垃圾分类、废旧电池回收等内容,这样不仅能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也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在校园里,还可组织青年志愿者进行分类回收垃圾的活动,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把“保护环境”从观念意识层面上升到自觉行动中,于国于己都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