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模具专业教学改革

2014-09-01蒋爱荣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蒋爱荣

摘要:模具专业教学在高职课程的特点,如何引导学生对模具有效的认识了解,认清模具在制造业中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对模具专业的学习兴趣,成为今后企业中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模具专业;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016-01

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模具技术对模具行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模具行业的技术人才十分紧缺,已制约着我们模具产业发展。目前,在高职模具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上存在误区:一是重传授理论,轻专业实践操作;二是教学与工厂生产岗位脱节,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马上上岗,还需要接受较长时间的技能再培训。面对模具制造与加工业“零距离”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结合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高职模具专业的教学改革,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模具专业人才,已势在必行。

要进行高职模具专业教学改革,就必须把高职模具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确立正确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因此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践。

一、课程设置的改革

培养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应以“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的思路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切实抓好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建立特色鲜明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从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实用性、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发展及生产岗位的需要,我们通过认真调查、专家认证,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等方面做了严格的调整与改进,减少了一些课程上的部分理论重复,将一些理论知识有机地融入到实践教学中。采取“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等方式,我们设置了《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基础》,其中安排金工实习,《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模具制造工艺学》等主要专业技术课程,突出了专业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在这期间安排模具拆装实训,使理论联系实践,边学边做,学以致用,提高学习兴趣,巩固专业技能。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由原来的1∶0.7调到1∶1,加大了实践教学比重。在教学质量评价中,实践课与理论课同等对待,从这些硬性措施上保证了课程改革的落实。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1、和职业技能鉴定相配合

以职业技能鉴定为依托,强化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打破“先理论后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切忌脱离实践的单一理论灌输式教学,避免空洞的理论,要尽量把课堂从教室搬到模具实验室、实训加工中心、企业生产一线开展教学。例如,专业老师在讲授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时,把课堂设在实训现场边做边讲、讲做结合,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对学生技能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高效。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数控工艺员等多项职业技能鉴定,根据职业技能鉴定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实训,使学生在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同时,掌握较高的实践技能,为将来的创业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将模具专业的实践教学分为三个层次: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训练,三项训练由简到繁,能力要求依次递进,且实训内容均贴近工厂实际,使学生毕业时即能顶岗操作,便于实现与工厂的零距离对接。

2、推行模块教学

随着工业模具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高职工科模具教育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为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直接反映出模具专业内涵的多样化和技术发展要求。我们打破了传统的“先学基础理论再进行实践实习”教学方法,大力推行模块化教学方法,把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把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将整个教学内容分为两大模块,即教学内容模块和综合能力模块。模块确定后,对每一模块又提出具体要求,这样,专业针对性明显增强.学生对专业学习目的更为明确,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1)模具设计模块的要求:能运用常规的设计手段和模具专业设计软件进行中等复杂程度的冲压模具、塑料模具设计;同时能进行模具制造成本估算。

(2)模具制造模块的要求:

① 普通机械加工模块:能熟练地编写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并能熟练地使用普通机床加工出合格的模具零件;

② 数控编程加工模块:能熟练地使用手工方式和CAM方式编写数控加工程序,并能熟练地操纵数控机床且加工出合格的模具零件;

③ 模具特种加工模块:能熟练地使用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加工出合格的模具零件;

④ 模具装配调整模块:熟悉模具装配、试模、调整及维修的全过程,能熟练地使用模具钳工常用机械设备、辅助设备和相应的工装、工具进行模具装配,具备在现场分析、处理模具加工与装配工艺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要尽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在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吸收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恰当选用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工程实例教学、启发教学、网络教学等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结合课程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并根据岗位职业能力,系统地开展项目化、模块化等教学改革。

总之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改革要面向制造、敬业生产第一线,培养具备模具设计能力及模具制造工艺知识,能熟练运用设计制造软件及操作数控机床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以实现职业院校模具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要的零距离对接。

参考文献:

[1] 劳振龙.论模具专业教学探讨.现代教育信息,2012:6.

[2] 狄庆华.职业院校模具专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职业教育研究,2010.

[3] 张田荣.高职模具专业教学改革与市场需求结合的研究.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

[4] 徐慧民 贾颖莲 模具制造工艺.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